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有雷影評心得│《電影版 空中急診英雄》難得聚首的五人組,再度翱翔天際為緊急救援(與粉絲間的對話)

yamMovie電影特區

發布於 2018年10月11日07:50 • 紫嵐楓

高人氣、高收視日劇《空中急診英雄》已熱播三季,劇組為了回饋廣大粉絲一路熱情支持到現在,於2017年第三季播畢後宣布「2018映画化」,正宣告該系列在邁入十週年之際,將以更大規模場面推出電影版《空中急診英雄:海空災難最終救援》為系列作劃下完美的句點。「Code Blue」是醫療界專業術語,當病人有心臟病象徵(例如心律不整,或是心跳停止),醫護人員喊Code Blue就表示要開始進行心肺復甦搶救。基於本片以2007年日本通過法案建構之全國救護直升機體系為背景,以該急診中心作為主要場景,為了忠實呈現醫療急救過程,以及實習飛行醫師與指導醫師的互動關係,自然劇情會側重於描繪專業寫實的急救操作、醫療倫理等。相信一、二季能夠成功奠定口碑,累積一大票忠實粉絲,就是以上述所言之寫實熱血,又帶有親情溫暖的醫病橋段為構築,更甚撼動日本醫學的社會價值。

圖片攝自網路
圖片攝自網路

筆者雖然不是該系列的劇迷,但就身為劇迷的朋友觀後感想轉述,對於第三季新的編劇安達奈緒子背棄殷切期盼五人組再次合體的心情,深感憤怒及失望,諸如:缺乏令人屏息以待、搶救黃金救援時刻的緊張感;少得可憐的直升機升空畫面,本末倒置;過多不必要的支線開展,參差雜亂;模糊帶過的傳承精神,乏善可陳;多的篇幅竟是病患與家屬間豐富到over的感情線,讓整體救援行動的精隨失了焦點。然而,電影版仍是延續由安達奈緒子擔綱編劇工作,呈現出來的成品依舊存在第三集為人詬病的缺失,形式上再度促成五人組合體,惟實際卻名存實亡,角色間狗尾續貂,少了推展劇情的因子;尤其是承續著第三季「傳承」的骨架,但不知是不是嘗試新舊世代交替惹來惡名被罵怕了,新人角色在電影版中猶如打醬油的邊緣人物,台詞少就算了,若將之抽離似乎也一點都不影響劇情發展;唯獨新人護士雪村(馬場富美香 飾)在某支線上被編寫為重要一環,可惜過於誇張與灑狗血的表演方式,依然故我地病患與家屬間豐富到over的感情線,一再堆砌不必要以及不存在於本傳的支線,模糊了code blue 專業掛帥、作足醫療場面,及撼動人心的敬佩態度。往事只能回味,說穿了本片只是賣弄粉絲劇迷對五人組的情懷,演出一部連稱為番外篇都不夠格的作品。

圖片攝自網路
圖片攝自網路

寫完了忠實粉絲的觀點後,筆者以純粹觀賞單一電影的角度來看,作為年度備受矚目之鉅片,有著近年日本最夢幻卡司陣容強勢回歸,把山下智久、新垣結衣及戶田惠里香等再度集結,果不其然在日本颳起一股codeblue熱潮,刷新年度票房紀錄;此外,該有的大規模場面一開場就震懾四方,客機因濃霧而被迫緊急著陸在成田機場,傷亡慘重機場頓時成人間煉獄,扎實的急救SOP、搶在黃金時間為所有傷患做有效的治療,浩大且有效率的醫療工程,猶如透過鏡頭在宣揚日本救護直升機體系的搶救實力。再者,第二場面航行於東京灣上的渡輪,因濃霧撞上海瑩休息站,更可看到藍澤醫師(山下智久 飾)果斷的判斷力,以及五人組團隊合作的默契與迷人魅力所在。不過,本是抱持著如看《麻醉風暴》系列般,期待有強烈的醫學與道德間的衝突戲碼,可惜在本片沒廝等橋段,而是以一種日式肥皂劇方式在描述感情戲,在第二段及第三段支線上真教人看得有點不耐,不得不同意劇迷表示:依然故我地病患與家屬間豐富到over的感情線;而且靈魂角色竟在中後段因發生事故缺席了大半場,以若有似無地情感表達來推展劇情,既不感人且流於贅冗;我們知道劇組表態給粉絲取向回味,但一再以過往的電視劇片段來搪塞,對比前面大規模救難場面,可說是明顯的虎頭蛇尾。

圖片攝自網路
圖片攝自網路

作為一部電影的角度觀看,個人是給予這部片的評價的是尚可一看;但若作為連續劇的特別最終回,就粉絲的角度觀看或許就見仁見智了。總而言之,作為日本新世代的醫療職人劇,該系列可以延續熱播那麼久,相信一定有它過人之處。劇組決定將最終回搬上大銀幕,就整體看來是個成功的決定,該有的災難搶救現場設計逼真,醫療急救水準非常到位,對比國內幾部知名專述醫療之戲劇,我們還有努力的空間。

圖片攝自網路
圖片攝自網路

 

推薦指數:5分(滿分10分)

加入「yamMovie電影特區」LINE好友,隨時掌握熱門電影動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