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航空客運危機還未解除!華航策略仍以貨運為重,董事長為何認為今年更有優勢?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21年08月12日15:38 • 發布於 2021年08月12日11:30

航空業在疫情衝擊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去年在產業大多虧損的情況下,華航逆勢小賺1.4億,而今年隨著疫苗施打穩定進行,有機會看到航空業曙光嗎?華航董事長謝世謙在今(12)日登場的股東會上,給出的答案是有些保守的。

「本來今年看好第四季,客運會逐漸恢復,但現在看起來,還是無法解除(危機)。」謝世謙表示,今年華航仍舊會以貨運生意為主,在全球塞港、宅經濟崛起的趨勢下,能吃到更多的商機。

仍以貨運生意為主軸,為何今年更有優勢?

去年(2020)全球航空業陷入急凍,主要原因就是沒客人載,如:香港國泰航空公司(Cathay Pacific)2020年就虧掉新台幣790億元;台灣的長榮航空則虧掉33.6億元,基本上大家都在虧錢,只是金額的多寡而已。

延伸閱讀:【圖解】7家國航疫情年成績總盤點!二哥慘虧33億元,熬過寒冬後有哪些起飛策略?

華航是國際上少數,還能夠獲利的航空公司,2020年小賺1.4億元,主要原因是華航擁有18架747F,及全新引進的777F全貨機,再搭配客機腹艙(飛機下方貨艙)的龐大貨運能量,因此能在去年載貨艙位供給大幅減少的情況下,透過貨運生意賺到錢。

謝世謙說,今年營運策略變化不大,還是會以「貨運生意」為主軸。主要原因是全球疫情仍未明顯趨緩、各國仍實施邊境管制,客機航班大幅減少,造成腹艙運能不足,基本上跟去年情況類似。

跟去年相比,華航截至目前,已經有三架777貨機完成交機,讓旗下貨機機隊總數來到21架,再加上客機腹艙載貨空間,華航貨運業務上,是更有餘裕的。

華航股東會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說,今年營運策略變化不大,還是會以「貨運生意」為主軸。

謝世謙觀察,現在全球海運面臨塞港狀況,加上宅經濟、電商及相關通訊設備等需求穩定成長,像是半導體、晶片這些高科技零組件,都有大量運送需求,有很多貨運訂單都會「由海轉空」,認為今年下半年「貨運商機有很多優勢,預期整體貨運艙位依舊吃緊。」

去年華航的貨運收入,比起2019年成長約88.21%,今年營運的狀況跟去年雖然差不多,不過華航是獲得國際醫藥品冷鏈運輸認證的航空公司,也在全球疫苗運輸扮演重要角色, 預期貨運全年收益將增長5% ,即便比例上相較於前一年的猛爆性成長,看起來並不是太多,但在如此艱難的產業環境下還能成長,已經是很不容易。

引進省油新飛機,增加航線營運效益

客運市場發展,依舊受到全球疫情走向牽制。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 預估,因為疫苗施打加速,今年客運需求預估比去年增加50.4%,但如果疫情惡化,實施更嚴格的旅行管制,今年航空客運需求可能只能比去年增加13%,總體來說,全球航空業可望減少虧損。

謝世謙表示,華航會配合政府開放程度,機動調整客運班次,來符合市場及旅客期待。同時,也會積極規劃及爭取季節性、主題性等各類包機或包區、包艙服務等客製化產品,替旅客創造出多元搭機服務。

疫情使得航空產業營運,面對大量不確定性,謝世謙談到,會藉由靈活的調度能力,波段性調節航班運能,使用新一代、更高燃油效率的飛機,像是全新空中巴士A321neo客機,會在今年底前陸續完成交機,取代老舊、相對耗油的波音738客機,新型飛機除了節能省油,還有助於減少碳排放,做到降低單位成本,對於航線營運效益將有很大幫助。

謝世謙認為,今年客機市場雖然還沒有辦法恢復到疫情前榮景,過基本上運作都還算是平順,公司內部會利用這段時間,加強內部員工訓練、精進服務品質,強化後疫情時代的競爭優勢。

責任編輯:蕭閔云

最新8月號雜誌《區塊鏈上的金融新世界》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