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Vanity Fair》雜誌專訪到了克莉絲汀史都華 (Kristen Stewart) ,她大方的分享了從演出《暮光之城》(Twilight) 後,自己所面臨到的壓力以及挫敗。畢竟身為公眾人物並不容易,眾人喝采的背後,所要面對的是難以想像的輿論。
當初 2008 年推出的《暮光之城:無懼的愛》(Twilight) 上映時,引起青少年族群的暴動,平凡女孩貝拉與吸血鬼愛德華的轟轟烈烈愛情,讓這部電影一砲而紅,以 3700 萬美金的成本,創下全球 3.9 億的驚人票房。但克莉絲汀並不希望永遠被定型,不希望大家只記得她是貝拉,不想只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
的確,隨著《暮光之城》系列電影的退燒,不少粉絲只記得克莉絲汀在電影裡永遠只有一號表情,甚至封他為「萬年臭臉」,也因此當克莉絲汀 2012 年演出《公主與狩獵者》(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 後,便開始轉往獨立電影發展。
2014 年她與法國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Olivier Assayas) 合作《星光雲寂》(Clouds of Sils Maria) ,不只與大滿貫影后茱麗葉畢諾許同台飆戲,這部片也入選了當年的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此外,同一年,他也演出茱莉安摩爾 (Julianne Moore) 主演的《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 ;2016 年克莉絲汀與伍迪艾倫結緣,在他執導的《咖啡‧愛情》(Café Society) 與傑西艾森伯格談了一場糾結的三角戀,隨即又再與導演奧利維耶二度合作《私人採購》(Personal Shopper) ,這部片也讓導演抱回 69 屆坎城最佳導演獎。
同一年,李安 (Ang Lee) 執導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也找上了她。當初李安曾在訪談中表示:
「我的第一人選就是她。她在西恩潘(Sean Pann) 執導的《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 裡演出的小角色,讓我特別有印象。」
而上述這些獨立小眾電影,不只讓她證明了自己的演技實力,同時也讓她能夠逃離那些讓人喘不過氣的聚光燈。克莉絲汀表示:
「這給了我一些機會能夠不再焦慮,當初這些壓力實在難以承受,不過當我演出這些電影,我的壓力與導演們的故事主角相比,反而顯得微不足道。作為一個表演者,我也終於有機會被看到,而不是像偶像崇拜那樣被說著『喔!這是演暮光之城的女孩。』」
這段時間也讓克莉絲汀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可以讓她證明自己不僅僅是『演暮光之城的女孩』,不過她也承認,演這些電影讓她不容易被看見,
「我想我成長了,雖然我曾經為此非常沮喪,因為我無法得到大家的關注,我其實並不叛逆,我只是希望大家喜歡我。」
《暮光之城》讓她一砲而紅,卻也讓她痛苦萬分,過去媒體會因希望滿足粉絲,而要求她以貝拉的形象在各大場合亮相。但事實上,這與她原本的個性有所落差,她因而決定更真實的做自己。而與羅伯派汀森的那一段情,也是她低潮的主因之一,媒體的過度關注,讓她害怕成為焦點,不過如今她也大方公開自己的性向,當她被問及為何願意公開出櫃時,也表示過:
「其實我私下的行為,能夠影響到很多人,這也給了我機會,透過犧牲一點點的隱私,就能讓更多人(LGBT族群)有勇氣去認同自己。」
而克莉絲汀最新一部電影——新版《霹靂嬌娃》(Charlie’s Angels) ,預告剛出就備受討論,這部電影由伊莉莎白班克斯 (Elizabeth Banks) 執導,並找來《阿拉丁》娜歐蜜史考特 (Naomi Scott)、英國新生代女星艾拉巴林斯卡 (Ella Balinska) 與克莉絲汀一起聯手出擊。
導演也曾在訪談中表示對克莉絲汀的讚賞,她說道:
「首先,毫無疑問地,她是一個很棒的動作演員。然後,她真的非常、非常有趣,絕對會讓粉絲驚喜。」
其實從克莉絲汀一路走來,可以發現她對於自己的每個角色都十分認真詮釋,早就已經不是當初大家心中的暮光女,而或許你不知道,克莉絲汀其實一直很想當導演,她過去執導的短片《Come Swim》曾在坎城放映,超現實的前衛風格,獲得不少好評。
而她的下一個計畫,正是開始編導第一部處女作——《The Chronology of Water》,這部電影將改編自美國作家 Lidia Yuknavitch 的回憶錄,內容描述一個女孩因探索自我的雙性戀傾向,被眾人貼上「不正常」標籤的痛苦過程。
「我很喜歡她的作品,我要寫出一個最棒的女性角色,寫出一個我非常想要的角色,但我不會自己來演。」
她不是暮光女,也不是羅伯派汀森的前女友,她是克莉絲汀史都華,她用演技證明自己的價值,現在,我們也得好好期待她的執導之作了。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