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這樣做就能降低死亡率!簡單卻關鍵的走路小撇步一次報你知

健康遠見

更新於 2023年01月19日08:57 • 發布於 2023年01月19日08:57 • 閱讀,對身體好!

規律的高強度運動並不能降低死亡率。 能增進健康、降低死亡率的最理想方法,就是走路。 —亨利.所羅門(Henry A. Solomon)

踩著緩慢的步伐前進時,我會注意到其他人走路的模樣,每個人走路的樣子和姿勢都不一樣,相當多元。怎麼走路比較好呢?

走路時有許多要注意的部分。看到那些走得很快的人時,我不禁好奇應該要走到什麼程度才好。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速度前進,因此,關鍵是一邊踏出自己的步伐,一邊調節速度

若想減重,就要在步速方面多花心思。如果要增加體力消耗、多燃燒熱量,快步走路是很好的方法。然而,為了走快一點而加大步伐並非正確的方式。

走得快不一定好。如果勉強快步走,可能會對關節造成負擔,尤其容易影響腳踝或膝蓋關節。以小步伐快速走路對腰比較好,而且也有助於提升運動效果。能邊走邊聊天的速度最恰當,拖著腳步走路反而會更疲憊,一分鐘走60到100公尺尤為適中,應該在速度維持一致的狀態下增加走路的時間。

不管做什麼運動,姿勢都是最重要的。一開始姿勢如果不正確就會非常辛苦。若沒仔細留意,光是隨意地走,之後就會遇到關節痛的問題。不要隨便走,要在過程中留意自己走路的方式。

為脊椎的健康著想,走路時要挺直腰桿。從鏡子看自己側面的站姿時,背部挺得直直的才是正確的姿勢。脖子和頭部也要呈現拉直的狀態,視線看向正前方,以平穩的步伐走路。

建議大家走路時以腳後跟為起點,接著是足弓,再來才是腳趾頭,這樣才能支撐體重,減少膝蓋的負擔。如果走路時維持這個姿勢,很容易流汗,還能減輕疼痛感並加強運動效果。腿部如果產生疼痛感,可以熱敷或泡熱水澡促進血液循環,也可以透過伸展以舒緩肌肉。

平常努力養成習慣,就能擬定一套專屬自己的走路方法,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平常努力養成習慣,就能擬定一套專屬自己的走路方法,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走路時最好要注意的部分

為了好好走路,要妥善準備才行。不要在出門前忙著帶這個、帶那個而花掉太多時間,否則動力會下降。要盡可能減少準備出發的動線,將走路常用的東西先放在玄關,像是帽子、防曬乳、太陽眼鏡等,如果先放在同一處,準備起來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

出門之前要仔細且均勻地塗抹防曬乳。冬天外出時,務必記得戴手套。戴帽子也很保暖。走路會流汗,所以要注意避免讓體溫下降。

鞋子選健走鞋為佳,腳後跟的鞋墊要扎實才行,能充分吸收腳後跟衝擊的鞋墊厚度以三公分為優。另外準備一雙耐穿且鞋墊品質良好的鞋子會比較方便。鞋墊也有使用壽命,穿太久就無法發揮原本的機能,要常常確認鞋墊狀態並適時更換。

下雨天需要比平常花更多心思在鞋子上。不管再怎麼小心,都無法避免鞋子沾溼。

溼掉的鞋子會發出惡臭並且留下汙漬,需要用乾抹布仔細地擦除汙漬和水氣。在鞋子內放入報紙有助於去除溼氣,也能固定鞋子,避免變形。

將擦拭乾淨的鞋子放在通風的陰涼處,晾個幾天就會變得很乾爽。記得在晾之前先把水氣甩掉。雨水造成的汙漬只要用檸檬切片搓一搓後再洗過,就能清除乾淨。

在下雨天走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而且也需要更強大的意志力。不過只要不怕麻煩,稍微多花些心思,就會比其他時候更有趣。

如果拿著雨傘走路,遇到突發狀況可能會反應不及,很容易發生事故,預備帽子和雨衣會比較好,這樣可以避免雨滴流入眼睛,影響視線。如果是在車道旁或巷弄裡走路,就要穿亮色系的衣服,好讓自己看起來顯眼一點,以維護自身安全。

雨傘要兩手輪流拿。沒拿傘的那隻手要晃一晃,舒緩關節,建議經常換手撐傘比較好。如果都用同一隻手撐傘走路,關節就會疼痛、不舒服。運動完後要確實伸展,洗個熱水澡並充分休息。

走路時要補充足夠的水分,水分不足時,運動能力會下降,耐力也會減弱。完全吸收一杯水的水分,需花費20分鐘。

出門之前我會先喝一杯水,走路途中會再補充水分。比起一次喝很多,經常補充少量的水分為佳。

長途健行時,適合攝取運動飲料,不過喝太多可能會一直覺得口渴,所以我還是會盡量多喝水。走一個小時以上時,要攝取500毫升的水才足夠。

我以前走路的時候喝很多水,但那樣會經常跑廁所,每次都很麻煩又辛苦。在走路時把時間花在其他事情上實在很可惜。我找了很久後,終於掌握到現在走的路線上哪裡有廁所。現在我適當地將飲水時間分成走路前和走路後,正確的飲水習慣能使血液變清澈,並且減輕肌肉的疼痛。如果平常不太喝水,至少走路時一定要努力補充水分。

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運動,要養成習慣都很不容易。如果平時多花些心思,努力養成習慣,自然而然就能擬定一套專屬自己的走路方法。

正確的飲水習慣能使血液變清澈,並且減輕肌肉的疼痛,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正確的飲水習慣能使血液變清澈,並且減輕肌肉的疼痛,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重新思考健康的定義

藉由走路來變健康吧!

❝能延長我們生命的最佳方法,就是不間斷地帶著目標行走。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

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延長,經濟條件也比其他時代更為富裕。資訊與數位工具普及化、科學技術發達等,生活變得越來越便利。然而,過得越舒服,生活的滿足度就越高嗎?壽命雖然延長了,體力卻逐漸衰弱。生活不再感到匱乏的現在,有時候反而更懷念以前的日子。

在人類壽命可以活到100歲的時代,活得長久不見得是好事。有句話說:「即使活著,如果不健康,還是像在受罰。」因此重點在於是否能健康地活得長久。應該要重新思考健康的定義。

《維多利亞宣言》中提到的「健康四大基石」,包含: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每個人維持健康所需的要件都是一樣的。靠意志和努力多少都能達成這些項目,然而,人總是以忙碌為藉口而一再拖延。

作家羅賓.夏瑪(Robin Sharma)主張:「若不為運動挪出時間,往後搞不好要為疾病挪出時間。」現在如果不為自己的健康運動,未來就需要花費更多的金錢和時間。

因此,維持健康就是對自己的一種投資。

如果不健康,日常就會失序。從憂鬱症、子女問題到生活困難等,人不曉得會遇到多少問題。老年如果不健康,光是生病就很難過了,甚至還會讓身旁的人感到辛苦,尤其會把痛苦帶給親近的家人。

沒有事先準備並鍛鍊是不行的,能支撐自己的力量不會突然湧現,因此,哪怕只做一點也好,要趁年輕時多花心思照顧自己的身體。

但光是活得健康長久還不夠。人生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想做的事情,還有什麼意義?那種人生就算睜著眼睛也只是行屍走肉罷了。往後的日子,比起活得久,更應該思考生活的本質,思考如何生活。

不該隨興生活,而是要決心「過得快樂」。要多一些愉快的樂趣,生活才會有意義。

假如身體健康,生活卻很無聊,就會覺得枯燥,即使擁有一切,還是會感到空虛、沒有意義。要將健康快樂地活得長長久久當作目標才行,為此,內心要達到安穩的狀態。

精神健康是最重要的。為求心理上的安定,需要樂於助人且知足,懂得讓自己快樂。

要能以感謝的心愉快地開啟每一天,並在被賦予的時間中感受到意義。知道自己做什麼事情會覺得開心,並且持續花時間探索自我,這也很重要。要沉浸於快樂之中,使身心都感到幸福,生活才會有意義。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人類需要投入大量勞力與時間的工作越來越少。現在應該將焦點放在感受性多一點的事物上,越投入於工作,越會感到疲勞,要讓大腦休息才行。

當我們飽受疲勞折磨時,大自然就是我們的依靠,人類在大自然中能感受到完全的自在。因為維持高度專注精神的勞動而受苦的人,更需要在大自然中獲得休息。

並不一定要到遠處走路、欣賞美麗的景致,才能感到快樂。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抽空走走路才對,若想額外挪出時間,反而會不太順利。只要有一點零碎的時間,便可以出去走路,會發現生活中的零碎時間意料之外地多。午飯後稍微走一下,或是不搭電梯改爬樓梯,刻意繞遠路也是一種辦法。應該要利用周遭的環境,思索該怎麼做才能多走一點路。

我有事外出時,會利用空檔走路。要在日常中利用空閒時間,一點一點地試著多走一些路,這麼做才有辦法持續走路。需要反覆練習在生活中多付出點努力。體力是打造出來的,不是天生的,是透過持之以恆的練習培養的。運動選手如果太相信天生的體力而偷懶不努力練習就完蛋了。

練習是唯一的方法,如果透過練習培養出體力,就沒什麼好怕的了。面對挑戰的時候不會再那麼猶豫不決,而且會產生至少要嘗試些什麼的自信,即使失敗也不會太糾結,因為在練習的過程中,連意志力都跟著強化了。

有時候,人面對狀況的處理態度會左右抉擇的瞬間,透過反覆練習所培養出的耐力,會讓心態會變得更為正向、更加從容。這時由內迸發的活力和朝氣蓬勃的外貌所散發的氣場,勝過手上提任何名牌包,不論在哪裡都能充滿自信。

(原文作者為張銀珠:原文刊載於《放過那個卡關的自己,先出門走走:以走路展開每一天》/木馬文化出版)

《放過那個卡關的自己,先出門走走:以走路展開每一天》書封/木馬文化出版
《放過那個卡關的自己,先出門走走:以走路展開每一天》書封/木馬文化出版

成為健康遠見Line好友,讓健康更貼近你的生活!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