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第一間藍莓智慧溫網室,7日在卓蘭鎮正式啟用,由鎮內首位百大青農吳保諒,經苗栗縣政府協助爭取,農業部農糧署補助建置而成,搭配智能環境控制、水養液供應系統,可大幅減少人力成本,更精準控制作物生長環境。
全新的溫網室,種植約2千株的藍莓,不同以往盆栽種方式,莓農直接搭設智慧溫網室,控制土壤酸鹼、溫濕度,並採用生物防治方式,降低蟲害發生。
苗栗縣卓蘭鎮藍莓農 吳保諒:「我一般像雞母蟲,每年我自己有養雞嘛!所以每年我都會讓牠進來,去做抓蟲的動作這樣,對對對!所以其實我這邊,雞母蟲的量也還好,已經比較少了,幾乎可以說沒有了,然後再加上我們做設施的時候,它可以隔絕蟲進來,所以牠也沒有辦法在這裡面去進行繁殖的動作。」
莓農指出去年藍莓收成前碰上雨季,收成不到1成,在縣府輔導下,爭取農糧署經費補助搭設智慧溫網室,希望利用智慧農業系統改善瓶頸。
苗栗縣卓蘭鎮藍莓農 吳保諒:「第一我就是只要比如說下雨,我可以設(定)時它自動遮雨,我不用再耗人力,有時候我可能在其它田區,我不用趕來趕去得這樣,對!會比較,相對於比較方便一點。」
農業部農糧署北區分署長 林傳琦:「那這個是在生產力提高之外,它也對防災的部分,它的降低天然災害造成的損傷,其實也會有非常的幫助。」
農民表示,智慧溫網室可控制作物栽培環境,降低氣溫因子對作物的負面影響,國產藍莓產季約4到7月,目前藍莓還在開花初期,初步看來生長狀況良好,由於縣內目前約有13位青農,投入藍莓栽種市場,栽種面積約5公頃,縣府未來也希望擴大輔導,並協助拓展青農銷售管道,讓藍莓成為苗栗農產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