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作為中國最有權勢的領導人,自2012年執政以來不斷集中權力,他從未透露任何接班人計畫,讓中國的政治繼承問題成為敏感而關鍵的議題。
隨著習近平邁向可能的第4個任期,接班問題日益迫切,但他為了避免成為「跛腳鴨」,而保持模糊的態度。他透過清除政敵、強化個人統治,確保無人能挑戰其權威,並效仿普丁的「無二號人物」模式,打破鄧小平以來、過去的「集體領導」傳統。
金融時報報導,在中國,有關領導層更替的話題則是禁忌。作為自毛澤東以來中國最有權勢的領導人,習近平至今沒有透露任何關於接班人的訊息。在長達十多年的政治清洗與權力集中後,習近平的權威未受到直接挑戰,他甚至暗示他將「無限期執政」。
然而,即便在如此受控的環境下,政治接班問題依然難以迴避。隨著習近平進入第3個5年任期的中期,這位自2012年底以來領導中國共產黨的71歲領導人的繼任問題變得越來越迫切,無論在中國內部還是國際社會。這雖然在公開場合鮮少被提及,但它貫穿於每次關於中國未來的討論之中。
儘管習近平掌控全局,並排擠了所有直接競爭者,但作為革命英雄之子,他仍須在政治上保持微妙的平衡。為了維持體制的穩定,他必須發出某些訊息,表明接班機制最終將會啟動,甚至在他發生意外時可以立即啟動。但如果透露過多細節,他可能會變成「跛腳鴨」,甚至面臨更糟糕的局面。
研究中國與俄羅斯菁英政治的專家、《習仲勛傳記》的作者托里吉安(Joseph Torigian)直言,接班問題至關重要,這是包括習近平在內的每位中國領導人,都極度關注和痴迷的問題。這關係到他們個人的安全、政治遺產是否能夠延續,甚至關乎整個政權的存亡。
自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接班問題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困境」。
習近平13年前也是「是是先生」
全球頂級中國菁英政治學者、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李成認為,習近平已經在著手準備接班計畫,可能會在開始第4個任期時明確其接班安排。他提醒外界,不要輕易忽視那些看似溫順、但尚未展現個人政治抱負的高級官員。
李成說:「很多人說習近平周圍都是『是是先生』(唯命是從的人),這大體上是對的。但我們也應該記住,13年前的習近平,自己也是1名『是是先生』。」
自毛澤東以來,只有5個人曾同時擔任中國最重要的兩個職位——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與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分別是華國鋒、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隨著習近平邁向極有可能的第4個黨領導任期(2027-2032),接班問題將變得更加緊迫,屆時他將年滿79歲。
無法接觸習近平,採「克里姆林宮學」研究方法
2023年底,前中國總理、黨內排名第2的領導人李克強突然去世,這讓人們意識到「任何人隨時都可能去世」。然而,過去6個月來,記者訪問的分析人士、外交官和其他官員普遍認為,關於中國接班人的公開跡象仍非常有限。
由於對習近平身邊核心圈層的接觸越來越受限,研究中國領導層變動的人們不得不採用類似蘇聯時代「克里姆林宮學」(Kremlinology)的分析方法。這包括研究中國最高領導層內部的動態,這是7人組成的政治局常委,還有習近平歷年來的人事提拔模式。
學者們仔細分析照片、影片、講話和黨內文件,以判斷誰經常陪同習近平出訪、誰被提拔或受到冷落。另外,他們還會閱讀中共黨章文件,研究歷史先例,以識別哪些與習近平關係密切的高級官員可能在長期內發揮關鍵作用,或者在習近平突然卸任時成為接班人選。
這些分析指向有些可能的未來領導人,他們的共同點是參與習近平提出的科技自主與國家安全戰略,還有1群年齡在50歲至60多歲、較為分散的官員群體。
習近平的「無限期執政」
1位駐北京外交官表示,中共官方論調顯示,習近平計畫長期執政,並正為中國的「艱難時期」做準備:「他們正在為長達15年的鬥爭做好準備。」
然而,隨著接班問題懸而未決,黨內乃至中國都可能進入周期性的政治混亂,這不僅會威脅習近平的政治遺產,甚至可能動搖共產黨本身。托里吉安直言:「在最高層菁英政治方面,習近平時代比中國現代歷史上的許多時期都更加穩定。但這種模式並不可持續,因為他畢竟是個凡人。」
習近平的政治清洗與無對手格局
習近平時代的一大標誌性特徵是,他徹底鏟除了政治對手及其派系。習近平利用黨內腐敗嚴重的觀感,發起了持續多年的「打虎拍蠅」反腐運動。這場運動不僅清除了腐敗官員,也為習近平剷除政敵提供了完美掩護。習近平的對手主要來自北京的安全機構,以及效忠前領導人江澤民的官員,他最後確保了沒有任何派系能夠威脅他的權力。
習近平還透過黨內人事安排制度進一步集中權力,並在有利於自己的時候,強制執行退休年齡和任期限制等制度。
當前的政治局常委將任職至2027年底,但沒有人被視為習近平欽點的接班人。如果下屆黨代會遵循非正式的退休年齡規範,大多數現任高層領導人都將在2027年卸任。
習近平效仿普丁的「無二號人物」模式
習近平的統治方式也與前任不同。他摒棄了自鄧小平時代以來「集體領導」的模式,在「集體領導」模式下,國家主席與1位強有力的總理共同分權治理。例如,胡錦濤與溫家寶搭檔執政,而江澤民則與改革派總理朱鎔基共同治理中國。然而,在習近平治下,沒有明確的「第二號人物」。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吳木鑾(Alfred Wu)表示,習近平從他的朋友普丁那裡學到了一點:永遠不要讓任何人坐上「第二把交椅」。在俄羅斯政治中,普丁永遠是唯一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