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美食

深藏不露的雜草系美學!莎草科與禾本科植物特展,展現強韌生命力與多面向價值

上下游新聞市集

發布於 2022年09月23日03:56 • 上下游News&Market
深藏不露的雜草系美學!莎草科與禾本科植物特展,展現強韌生命力與多面向價值

穿越公園、郊外踏青、上山下海時,最容易見到的植物,非莎草科與禾本科莫屬。它們看起來就像貌不驚人的雜草,其實卻隱藏珍貴價值。現在台北植物園正舉辦「平凡中的不平凡——莎草與禾本科植物特展」(以下簡稱莎禾展),邀請大家一起來「賞草」。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以下簡稱林試所)的研究員們說明,因為莎草科與禾本科相當常見,也容易栽培,對於大眾又具有食用、造景觀賞、環境綠化等多方面用途,瞭解它們能兼顧實用與教育保種的意義。希望民眾藉由這次展覽,能更認識這些看似普通、實則深藏不露的「雜草們」。

深藏不露的雜草系美學!莎草科與禾本科植物特展,展現強韌生命力與多面向價值
海米在台灣屬於瀕危植物,目前野外僅存在馬祖與貢寮龍門沙灘。(攝影/孫維揚)

看似雜草其實是寶,可吃可用可觀賞

「我們踏上草皮,腳下幾乎都是這兩科植物」,林試所副研究員兼台北植物園園長范素瑋表示,由於莎草科與禾本科很常見,民眾可能認為「都是雜草」,忽視它們的存在。「但也因此凸顯它們不凡之處」,因為這兩科植物對生長環境接受度高,再嚴苛的岩壁、高山、海濱地區都能見到它們的蹤跡。藉由莎禾展一次展示,能讓民眾仔細觀察和辨認。

莎草科與禾本科植物廣佈在自然環境中,也深入人類的生活裡。范素瑋舉例,光是食用,禾本科即有稻米、小米、玉米等糧食作物,也有竹筍、茭白筍作為蔬菜食用。而莎草科的紙莎草和藺草,則可作為造紙、編織等用途。去海邊會遇到臺灣虎尾草,爬山則遇見無芒山澗草,「它們在我們生活中真的無所不在」。

台北植物園園長范素瑋表示,民眾可以在這次展覽看見每種莎草科與禾本科植物的獨特之處。(攝影/孫維揚)
台北植物園園長范素瑋表示,民眾可以在這次展覽看見每種莎草科與禾本科植物的獨特之處。(攝影/孫維揚)

另外莎草科與禾本科也具有景觀價值。林試所助理研究員伍淑惠解釋,這兩科植物在溫帶地區種類較少,原本是英式造景中比較受歡迎,「但它們有很多種的株型優雅、花型特別,觀賞價值很高,在台灣也逐漸受到關注」。像是粉白囊狀花器的囊稃竹、或者是花穗多且小花雪白的日本鯽魚草,都很吸引參觀莎禾展的民眾目光。

在環境保護方面,莎草科與禾本科也有優勢。「它們繁殖效率高,可以更快綠化環境或淨化水質」,范素瑋舉例,在淨水流程末端,就可以種植蘆葦,會比其他科植物更快覆蓋濕地或水池,可吸收水中養分或重金屬,減少環境污染或優養化。

日本鯽魚草的花穗雪白而眾多,觀賞價值高。(攝影/孫維揚)
日本鯽魚草的花穗雪白而眾多,觀賞價值高。(攝影/孫維揚)
囊稃竹的花器呈現小顆、粉白的囊苞,吸引民眾眼球。(攝影/孫維揚)
囊稃竹的花器呈現小顆、粉白的囊苞,吸引民眾眼球。(攝影/孫維揚)

部分種類瀕臨滅絕,保種計畫看見台灣植物珍貴性

雖然莎草科與禾本科植物相當常見,但其中仍有瀕臨滅絕的種類。范素瑋舉例,海米就屬於「極危」類別的植物,從1924年以來只有3筆採集記錄,現在野外群體也僅見馬祖與貢寮龍門沙灘上,「之前因為跟小海米混淆,不會發覺它很稀少,認識它才知道在台灣的珍貴」。

本次莎禾展起源自「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以下簡稱方舟計畫),為受威脅的植物保種,果真把一些原本認定在台灣已經滅絕的莎草科或禾本科「找回來」。「印尼珍珠茅就曾經判定是『區域滅絕』,直到我們再找到它」。范素瑋解釋,印尼珍珠茅從1914年第一次由佛里神父在屏東採集後,就無其他採集記錄,等到2020年方舟計畫才又於屏東牡丹鄉找到它的蹤跡,並馬上保種。

伍淑惠強調,縱使有些植物並非稀有種,可能也在慢慢適應台灣環境中,逐漸變成台灣獨有的種或品種。像是海米在全球並不少見,但是以台灣來說是稀少的物種,而且長久在台灣生長的海米,基因可能已經分化變得更適應台灣的族群,故仍有保育的價值。

伍淑惠也説,像油芒對環境逆境耐性高,當初台灣油芒就是從野生油芒選育出的台灣特有品種,凸顯野生油芒的保育也很重要。如果未來氣候環境變得更嚴苛,需要培育抗逆境的食用禾本科品種,野生油芒就是重要育種種原。

野外的印尼珍珠茅。(照片提供/特生中心黃朝卿)
野外的印尼珍珠茅。(照片提供/特生中心黃朝卿)

藏種於民,盼大眾協助保種又可綠化環境

回歸方舟計畫的本質,范素瑋說明,主要目標是保存台灣珍貴的植物,並且設法讓它們回到台灣原生地生長。「我們還希望『藏種於民』,讓大眾實際參與保種」。她認為,讓植物原生環境的周邊民眾共同養護,才能呈現每個植物與當地的關係,也凸顯當地環境的獨特性。

范素瑋表示,尤其是莎草科與禾本科植物,種植方便而且用途廣泛,大眾都可以很容易地協助保種,會更願意嘗試,「想像民眾綠化自己的環境,是用台灣珍貴的印尼珍珠茅或囊稃竹,兼顧景觀與保種,那個意義有多重大」。

而每種莎草科與禾本科植物喜好的環境不一,能夠一次清楚認識它們的機會不多,范素瑋鼓勵民眾趁著展覽期間前來欣賞和辨認這兩科植物,「好好觀察它們,自然就能體會這些平凡的植物,對我們人類最不平凡之處」。

「莎草與禾本科植物特展」一次展出多種植物,讓民眾可以好好便是不同種植物的差異。(攝影/孫維揚)
「莎草與禾本科植物特展」一次展出多種植物,讓民眾可以好好便是不同種植物的差異。(攝影/孫維揚)

【展覽背後】「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是林試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各地植物園或保種場地共同合作,從2019年搜集在「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列名的植物,分類鑑定並作活體保存。針對莎草科與禾本科植物,目前已經分別完成34種與32種活體保種,這次莎禾展也是方舟計畫推行四年後的保種成果展。

【展覽資訊】平凡中的不平凡—莎草與禾本科植物特展
地點:台北植物園 南門町三二三
時間:2022/09/16(五) - 10/02(日)09:30-16:30
周一、周二固定休館,9/28因辦理療癒測試活動暫停開放參觀。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