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低調的產地:注重品質的「瑞士葡萄酒」

換日線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1天前 • Chris/旅見步鮮
低調的產地:注重品質的「瑞士葡萄酒」
低調的產地:注重品質的「瑞士葡萄酒」

Photo Credit:Chris 提供

你也是葡萄酒的愛好者嗎?你喜愛什麼樣風味的葡萄酒呢?今(2024)年有幸趕上歐洲葡萄採收的秋季尾端,與好友在瑞士法語區的萊芒湖(Lac Léman)湖畔欣賞湖光山色,也在拉沃(Lavaux)地區的葡萄莊園裡踏青健行。

途中我們品嚐了幾款不同的葡萄酒,感受酒精流淌在血液中的美好,同時也不禁好奇發問:旅行至今,為什麼我們好像鮮少在國際市場上見到瑞士產的葡萄酒?

瑞士法語區兩大葡萄酒產區:瓦萊邦、沃邦

紅葡萄黑皮諾(左)及白葡萄莎斯拉(右)。圖/Gaga Mumladze@Shutterstock(左);Elena Ska@Shutterstock(右)

根據 MySwitzerland 網站對瑞士葡萄酒產區的劃分,瓦萊邦(Valais)和沃邦(Vaud)為瑞士法語區兩大主要產區,前者的大宗葡萄品種為紅葡萄黑皮諾(Pinot Noir),後者為白葡萄莎斯拉(Chasselas,又名 Fendant、Gutedel)。

我們這次踏訪的拉沃地區位於沃邦,根據歷史記載,拉沃這片土地早在羅馬時代便開始種植葡萄,現存的葡萄梯田最早可追溯至 12 世紀,由當時的本篤會和熙篤會修道院開墾、管理,2007 年這裡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另根據 Swiss Wine 對瑞士葡萄酒品種的介紹,Pinot Noir 帶有草莓與覆盆子的果香味,且散發出潮濕皮革、菸草或森林地的味道。Chasselas 則酸度較低,隨熟成度而產生蜂蜜、接骨木花、洋甘菊等風味,且質地偏奶油,與剛熟成時的清香有明顯差異。

天、地、人三要素交織:拉沃地區的「風土條件」

風土條件(le terroir)一詞源於法文,該詞包含「氣候」(les climats)、「品種」(les cepages)、「土壤」(le sol)與「人類影響」(l’influence de hommes)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左右葡萄、咖啡與茶葉等農產品的關鍵因素。

由於不同葡萄酒產區的風土條件存在差異,因此在品嚐與分析各地葡萄酒風味的同時,認明葡萄酒產區的風土條件,不僅可提昇對葡萄酒的鑑賞程度,更可為品酒增添許多樂趣,也更能將舌尖上的美味與大自然產生連結。

萊芒湖畔北岸的拉沃地區葡萄梯田。圖/Chris 提供

氣候條件來說,適合葡萄生長的緯度範圍介在南北緯 30 度至 50 度之間,北半球的葡萄園向南可吸收更多日照。而瑞士國土位於北緯 45 度左右,位在拉沃地區的葡萄園梯田正是坡向面南。

除了緯度決定葡萄生長的地區,海拔坡度也決定日照時數與氣溫變化,間接影響葡萄的成熟度。葡萄適合種植於氣溫較低的地區,因此葡萄園通常位在較高海拔的位置。在多山的瑞士,葡萄園多種植於陡峭的山坡上,坡度越陡,獲得的光照也越多。

溫差是決定葡萄酸甜度和種類的另一關鍵,靠近海洋或湖泊的地區,通常溫差比較小。瑞士是個內陸國家,境內有高聳山脈,也擁有眾多湖區,因此有些產區在水氣較少的內陸山坡上,有些則在水氣較豐沛的湖區旁。靠近湖區的葡萄園得益於湖水調節溫度,湖面反射也能讓葡萄接收更多日照。

而談到土壤條件,萊芒湖是一個典型的冰磧湖,形成於約 1 萬 5 千年前的冰川期。隨著阿爾卑斯山的冰川退卻,冰川侵蝕形成的盆地被融冰填滿而成。

冰磧湖土壤中的礦物質含量高,對於葡萄種植非常有利。雖然冰磧湖的土壤成分多元且分佈不均,砂礫與黏土含量也因地而異,但葡萄對貧瘠土壤的適應性強,能從深層土壤中吸取礦物質,這也成為葡萄在冰磧土壤上生長的優勢之一。

拉沃葡萄園梯田正是坡面向南,位在萊芒湖畔的陡坡上。圖/Chris 提供

最後,人類活動對葡萄種植的影響也很重要。冰磧湖周邊的地形通常為較陡峭的丘陵和山坡,這對開墾葡萄園有利。不過,雖然陡坡能促進排水,卻也為土地管理與採收帶來挑戰。

首先,必須投入大量人力成本管理葡萄藤的生長及採收,難以機械化操作;再者,冰磧湖土壤雖然分佈豐富的礦物質,但因坡度陡峭使土壤養分分佈不均,需要有計畫地施肥與改善土壤特性。下圖中可見正在採收與整理葡萄園的工作人員,以及排水系統:

巧遇正在拉沃地區葡萄梯田採收與整理葡萄園的工作人員(左);建於此梯田的排水系統(右)。圖/Chris 提供

由此可見,每個葡萄產區的背後,都需要風土條件中所包含的天、地、人三要素完美交互作用,才得以成就屬於各地風味的美酒。

為何鮮少在國際市場中見到「瑞士產」的葡萄酒?

根據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Vigne et du vin)統計,2022 年瑞士葡萄酒在世界的生產量、出口量排名分別為第 21 名及第 63 名;隔年 2023 年生產量排名持平,出口量則上升至第 51 名。

生產量與出口量的排名差異極大,可見瑞士葡萄酒的「生產量」儘管占世界 0.4%,但多不外銷,因此能在國際市場見到瑞士葡萄酒的機會相對少,也顯得格外珍貴。

相比鄰國如法國、德國、義大利的品牌行銷與產地名氣,瑞士的葡萄酒產業規模相較不大,可說是小眾且低調,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亦相對較低。但這並非葡萄酒品質的優劣所致,而是瑞士人更傾向將葡萄酒保留給國內市場。

而這樣的數據也與瑞士的自然與社會條件有關,以下是我綜合相關資料後統整的個人見解:

一、有限產量與高生產成本

瑞士的葡萄種植面積有限,且種植環境多位在高山或陡坡,難以大規模生產。因地形和勞動成本使得生產成本較高,瑞士葡萄酒難以在國際市場上與低成本的產品競爭價格。

二、重視地方特色與內需市場

瑞士人注重葡萄酒品質與風土條件,每個產區都有鮮明且特殊的風味,再加上瑞士的生活水準較高,當地人願意為享用葡萄酒支付較高的金額,因此葡萄酒市場更傾向內銷。

瑞士葡萄酒市場始終堅持小規模、高品質的原則,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自產自銷」的循環,比起進軍國際市場,更願意維持這種熟悉且穩定的產銷模式。

與好友在萊芒湖畔品酒。圖/Chris 提供

瑞士的葡萄酒產業,既有自然條件的限制,也有社會文化的影響。對瑞士人來說,他們更注重品質而非產量,更傾向利用得天獨厚的風土條件生產葡萄酒,以保有當地的獨特風味。如果你也想享受瑞士產的葡萄酒,那或許得走訪一趟瑞士,才能啜飲到當地美酒中的低調與奢華。

【延伸閱讀】

●「水太乾淨的煩惱」──水資源保護最完善國,瑞士
●一個小農村,如何翻轉世界頂級飲食文化?──薄酒萊的故事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