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和農業部共同推動的「班班喝鮮奶」新政,為了因應2025年起紐西蘭進口鮮乳降為零關稅,預期可能對國內乳品市場造成衝擊,因此編了4年44億元的預算,今年9月起每週提供國小學生及附設幼兒園學童2次國產鮮乳,補充學童營養、增加鈣質攝取,更重要是協助本土酪農業持續發展。
但高雄市岡山國小老師林晉如說,自從「班班石斑魚」、「班班有鮮奶」、「班班保久乳」,現在看到「班班」兩字都害怕!
立意良善的班班喝鮮奶,為何造成班班老師和家長的困擾?
爭議點一:鮮奶政策急就章,反造成豆漿、保久乳大缺貨
林晉如在臉書發文表示,鮮奶政策原本排定9月開學一週喝2次,但延至10月中才開始喝,44次的鮮奶量就得壓縮在僅剩的兩個月半,變成一週喝4次。目前還沒喝到鮮奶的學校,可能會變成得「天天喝」。
但學校的營養午餐原本每週就有提供2次鮮奶、豆奶,現在加在一起等於「一週5天」要喝「6罐飲品」,已經有家長反應「連續喝會膩」,擔心孩子以後看到鮮奶會有排斥感,希望不要喝得太密集。
考量有些學生有乳糖不耐症,不能喝鮮奶,各班老師還要發單子給學生勾選:要鮮乳、保久乳 、豆乳,收單統計交回總務處。因鮮奶不易保存,目前統計75%學校都選保久乳。家住新北市的國小家長李小姐說,老師發調查單時很委婉暗示,因教室沒有冰箱,家長不妨考慮勾選保久乳,較不會因冷藏不足,造成小孩拉肚子。
但不少學校也抱怨,現況是訂不到豆漿,連保久乳也缺貨。有的學校一口氣發下8瓶保久乳,讓學生帶回家「慢慢喝」,因為學校根本沒有地方存放這麼多保久乳。
台中市圳堵國小校長楊雅娟也說,目前一般中大型學校多選擇保久乳,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冷藏設備,怕無法好好保存鮮乳的新鮮與衛生;而選擇鮮乳的大部分是偏鄉小校,因學生少、校內的冷藏設備估計還夠,學校也會希望偏鄉孩子能喝到鮮乳、補充營養。但廠商不見得有足夠配送人員前進山區、海邊,可能就會一次把一週的量送來,校方必須趕在保存期限內完成發放。
爭議點二:政府提倡「行政減量」,業務量反而越來越多?
林晉如說,不少學校抱怨這項政策讓行政及導師加重負擔,當鮮奶大量送達時,總務處和學務處得放下所有事情、展開「搶救鮮奶大作戰」,用最快的速度分裝給各班。喝完要馬上清洗以免發臭,洗完還要馬上摺好壓扁,丟進老師準備的回收水桶裡。老師要盯場,學生要速戰速決,不能放到下一節再喝,一旦放久了引發胃痛、腹瀉,家長又會質疑是老師的錯。
「本來下課時間,學務處要用來處理學生糾紛、家長溝通、輔導管教、午餐業務督導、偶發事件處理及聯繫;總務處要處理核銷、戶外教學招標、辦理家長會業務、窗戶破掉、補修器具各項修繕事項,現在都在發牛奶,」林晉如感慨,導師下課時間,本來要看孩子訂正作業,提醒功課補寫、交代班務、處理吵架糾紛、回覆家長訊息、叮嚀先拿出下一節課的教科書,現在在盯全班喝牛奶,何況根本沒人知道鮮奶運送車什麼時候會來,哪一天?哪一節下課?通通不知道!因為運送車到處跑,時間緊急,盡量要離中午用餐時間遠一點,不然學生又會說鮮奶喝太飽,中餐吃不下。
爭議點三:乳品攝取量未納入營養午餐,做整體計算與規劃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說,鼓勵小朋友喝牛奶是好事,但發放的方式有沒有配套?孩子一天的總攝取量有沒有做整體計算呢?「這個政策忽然冒出來,應該要先釐清目的,如果要小學生和幼兒園孩子補充蛋白質和鈣質,就該納入營養午餐的配膳總量計算,且規定在學校用餐期間內喝完。」
「以我們參訪過日韓等國的經驗,他們都有納入午餐的量來計算,不可能讓學生一次帶8到10瓶牛奶回家,」黃嘉琳認為,乳品既然在校園供應,就要成為營養午餐供餐的一環,以營養基準去計算才有其必要性,「念小學的兒子有一天拿了4瓶豆奶回來,他說這還不算是最多的,有人拿了11瓶回家,因為其他小朋友不想喝,全部送給他,」黃嘉琳質疑,如果結局是讓小朋友一次全部帶回家,那為什麼要從學校發放呢?
她也發現,目前很多學校的做法是利用早上10點大下課時間,請小朋友趕緊喝完鮮奶或保久奶,但有些中低年級的孩子胃容量本就小,接下來12點要吃營養午餐,又有三菜一湯份量,有的小朋友直接吃到吐,或者是午餐吃不下拿去倒掉,製造了更多的剩食問題,也與食農教育的精神背道而馳。
曾擔任台北市古亭國小家長會長何維德也說,這項政策如果是為了增加學童的牛奶攝取量,放入校園就應該要成為營養午餐供餐的一環。另外,「班班有鮮奶」也應優先考量城鄉差距問題,在發放、配送上要有因地制宜的配套措施。
長期協助學校營養午餐設計與配送的嘉學社會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嘉浩分析,對酪農業而言有時危機就是轉機,如果班班喝鮮奶為的是保護國內酪農業,鼓勵全體小學生、幼兒園生多喝奶製品,當然是好事,但不宜貿然全國同步推動,需考量不同地區的運送方式與成本,例如離島的澎湖全縣就選擇保久乳,而阿里山區有冷藏車可巡迴配送,就能選鮮奶,也建議可納入食農教育一環,向學生介紹並推廣國產農產品;未來如要持續實施,則應發放鮮奶券,讓小朋友想喝時直接在超商領取,家長可掌握孩子每日的營養攝取量,學校端也可望減少負擔,政策的推行才能可長可久。
(責任編輯:林胤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