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記錄 921 當年,土地和人們的柔腸寸斷《行走的山 ── 李賢文九九峰創作展》

FLiPER

更新於 09月20日06:59 • 發布於 09月20日06:00 • FLiPER

鳳甲美術館將於 921 大地震 25 周年之際,推出《行走的山 ── 李賢文九九峰創作展》。九二一大地震為臺灣歷史上最具震撼力的自然災害之一,曾使南投地標九九峰在一夜之間白頭,無數家庭破碎,損失慘重。

本次展覽圍繞災難與復原、創傷與修復的主題,當中最主要的作品是李賢文於 2001 年完成的巨幅卷軸《三探九九峰》。

三探九九峰・局部
三探九九峰・局部

921 大地震後,李賢文多次前往九九峰,記錄了當時柔腸寸斷的地景以及災後居民重建的過程。這幅作品以宏大的尺幅呼應地震帶來的強烈震撼,並將首次於二十多年後完整展出。

已故旅法重要藝術家熊秉明(1922 – 2002)曾為《三探九九峰》留下珍貴的跋文,說明了李賢文承襲水墨自古以來的人文關懷,但又不拘泥於形式與規則。他讚譽此作「以地震為題,古所未有」,對李賢文所採用的創新技法及其展現的細膩情感予以高度評價。

除了《三探九九峰》,展覽還包括李賢文近兩年完成的大幅作品《靜止的流水》和《行走的山》。這些作品源自李賢文再次造訪九九峰時對地景的觀察。《靜止的流水》描繪了烏溪廣闊的河面,鏡面般反射著山景;而《行走的山》則展現了九九峰隨時間推移的變化,捕捉了山上一石一鳥、一草一木的日常變遷。

靜止的流水
靜止的流水
行走的山
行走的山

展覽中還包含了十六張小幅屏風作品,專注於九九峰在不同季節和角度的風貌,提供更細緻的視覺體驗。這些新作以平靜樸實的筆觸勾勒出二十五年來環境劇變中的自然代謝,呈現藝術家對自然與時間流逝的洞察。

此外,展覽也回顧了九二一大地震後臺灣發生的一些重大自然災害,如2001年的桃芝颱風和 2009 年的莫拉克颱風(八八風災)。另一組展出作品《流變圖》以這些災難為主題,展現了土石流和漂流木覆蓋等驚心動魄的地景,這些作品由李賢文親身前往災區記錄,將感官體驗轉化為創作,透過藝術的力量撫慰人心。

展覽的設計也特別應了災難與重建、創傷與修復的主題。觀眾在進入主展廳之前,將首先看到李賢文早期的作品《看見臺北系列》、《雪霸登高圖》、《太魯閣三連作》和《山水有餘》冊頁,展示他二十餘年來對自然環境的關懷及其筆墨運用的演變。

一半山
一半山

李賢文的當代水墨作品開創了新的表現方式,反映了現代觀點與普世價值。面對氣候變遷和資訊爆炸的當下,環境帶來的威脅變得更加可見,而創作則提供一片淨土,引領觀眾思考生命的意義及人與自然的關係。

關於藝術家 李賢文
1947 年出生於臺北,目前工作與生活於臺北和中壢,中學時期即萌生對繪畫的興趣,在師大附中成立寫生會,大學在學期間推出臺灣第一本美術專業刊物《雄獅美術》月刊,對臺灣社會的藝文推廣帶有關鍵性的影響。

《雄獅美術》停刊後潛心鑽研水墨畫,長期關注臺灣的自然環境與多元文化,以萬里行腳的方式在旅途中用水墨創作記錄見聞,過去十餘年的創作發表和出版皆取得廣大觀眾回響,堅持創作不懈。本次展出以 921 大地震二十五周年的災後復甦為主軸,同時併呈李賢文投入水墨創作以來的重要作品。

921 大地震二十五周年記《行走的山 ── 李賢文九九峰創作展》
展期|2024.09.21 – 11.03
時間|10:30 – 17:30(二~日,周一休館,免費入場)
地點|鳳甲美術館(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 166 號 11 樓)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