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海外家庭熱愛的「海龜營」究竟是什麼?

換日線

更新於 05月17日06:05 • 發布於 05月08日11:38 • Grace/七年級的台美移民生
海外家庭熱愛的「海龜營」究竟是什麼?
海外家庭熱愛的「海龜營」究竟是什麼?

海龜營吸引來自不同國家的孩子,在台灣一起學習和玩樂。Photo Credit:KID.FUN.FIT 童樂趣 提供

我在幫孩子找暑期營隊時,於不同的臉書社團都看到了這個關鍵字:「海龜(歸)營」,這通常是指專門辦給在海外居住的台裔學童的營隊。

其中,師大華語夏令營可能是最廣為人知的其中一個,記得 10 多年前,在美國生活多年的親戚於年初就興匆匆地幫孩子報名這個暑假營隊,孩子在那個營隊學會了一些注音,還用注音寫了一張卡片給在台灣居住的長輩,長輩收到時覺得又驚又喜;可惜的是,回到美國後,在那個暑假學到的注音也一字不漏地全部忘光光了。

過去這一兩年,我在為孩子找夏令營時,看到不少海外家長已經不太把孩子送到專門學中文的夏令營,因為上課時雖然學的是中文,但下課時一群同學都還是用英文交談,即使是對讀、寫已不太要求的海外父母,仍覺得買了「貴鬆鬆」的機票錢到台灣,中文口說卻還是一點進步也沒有,學習效果似乎不夠好。

而這些平常在家有講中文,或是兒女有在學中文的海外家庭,大多轉向報名台灣的其他營隊;但對於不熟中文的海外家長來說,光是要註冊台灣的營隊,就要經過層層關卡。

Podcast《Our Chinese & English Journey》的主持人 Bei 在節目中就曾提到,她本身是英文母語人士,中文不是非常好,每次要為孩子報名營隊時,就感到非常頭痛;在台灣沒有銀行帳號的她,還得拜託朋友先轉帳給營隊,她到台灣後再付現金給朋友。另外,由於活動頁面都是中文,在閱讀中文的行前通知時,Bei 也曾鬧過烏龍:她沒看到需要攜帶一個午餐碗和一個點心碗,因此在營隊開始後,才趕快跑去生活百貨商店幫孩子購買餐具。

在筆者認識的華裔美國人(American-born Chinese,ABC)和台裔美國人(American-born Taiwanese,ABT)父母中,像 Bei 這樣不厭其煩地為孩子找合適營隊的家長,其實算是少數了;許多人還是習慣報名由在海外長大的爸媽所辦的營隊為主,像是 Fun Taiwan Kids,或是在北加州灣區的機構 Sky Kids 所辦的營隊。這些機構的網站都以英文呈現為主,對於習慣閱讀英語網站的家長而言,至少註冊過程不會是太大難關。不過,部分家長也表示雖然喜歡這些營隊,但參加後的中文進步有限。

藉由活動設計,與台灣文化產生連結

去(2023)年開始,我觀察到許多「海龜營」已不是以中文學習為主軸,而是主打文化體驗、主題活動,像是 Tentenkid 天天華語舉辦的「海龜洄游國際夏令營」,最讓我印象深刻。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海龜營」辦在自己的家鄉宜蘭,而且是過夜的營隊,一看到這樣的設計,我頓時覺得這位主辦人非常「勇敢」。

主辦人 Grace 老師過去也在海外生活,她希望海外學童來台灣時,不只是坐在教室裡上中文課,而能和台灣當地文化有更深的連結(更多創業故事,歡迎參考〈台灣媽媽的日本創業記〉系列文章)。因此她和台灣的小學合作,上課主題以營隊地點的 3 公里之內為座標,有攀樹、到傳統市場殺價買菜、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闖關,甚至到沙灘淨灘,營隊期間還有台灣當地學生擔任學伴,讓「小海龜」們可以和本地孩子互動。

2024 年的海龜洄游夏令營,則擴大至台灣其他地區舉辦,包含宜蘭、花蓮、苗栗、南投,其中南投營甚至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是「舊客重訪」。Grace 老師分享,這種體驗式的海龜營籌辦起來相當辛苦,每個營隊的主題要以合作學校的特色、周遭環境來設計,因此必須花費很多時間在研究和田調;但看到這麼多歐美、日本來的孩子,可以對台灣產生如此深厚的連結,是她最欣慰的事。

國內外「寒暑假」不同,營隊如何因應?

12 月是美國的重要月份,從聖誕節到新年,大部分學校都會停課,有一些產業也會放假,因此很多在美國的家長就會趁著這個「美國寒假」,帶孩子回台灣一趟。

和暑假相比,12 月因為台灣的學校還沒放假,多年來這群海外爸媽都找不到對應這段時間的營隊。面對這樣的需求,雙北營隊品牌 KID.FUN.FIT 童樂趣開設了為期 3 週的海龜營,似乎提供了另一條出路。

創辦人 Annie 在接受我的訪問時分享,最初她不是很了解海外學童的需求,所以還特別在台灣時間凌晨 2 點時與海外媽媽討論細節,最終推出的營隊不只是他們品牌本身最擅長的運動系列,也加入了一些校外教學,例如:帶著孩子搭捷運去動物園,讓他們自己練習買票;透過中文詩歌、華語童謠,以較活潑的方式進行教學。

2024 年,Annie 汲取海外家庭的回饋,配合這個族群不同於台灣學校的暑假時間,在 6 月份開了 4 個梯次的營隊,課程設計上增加了更多校外教學,讓學生可以藉由營隊認識台灣;報名方面,Annie 也架設網站,方便國外家長可以直接在網站上刷卡付款。

業界人士甘苦談:商業挑戰

雖然逐漸釐清了海外孩童來台參加營隊的需求,但目前這些機構與海外家長,仍處於摸索階段,也面臨了許多商業上的挑戰。

首先,這是一個新興市場,海外學生來源並不穩定,以 Annie 的經驗來說,上完 12 月課程的家庭,不一定隔年 6 月就會回訪。不僅如此,學生的年齡範圍廣,從 3 歲到 15 歲都有,所以在營隊設計上也深具挑戰。

Grace 老師則表示,在「行銷推廣」方面也有許多需要克服之處。以筆者自己的經驗來看,雖然許多英語、雙語臉書社團中,都有人會分享這些營隊,並獲得廣大父母的關注,但大家的討論往往圍繞在最基礎的問題,像是:營隊費用多少?營隊是否全部使用中文?因此,不管這些海龜營的內容有多棒,對於這些中文能力較差的父母來說,如何接觸資訊、順利報名仍然是第一關要克服的障礙。在呈現營隊資訊上,除了既有的中文介紹,若能增加英文版本,將有很大幫助。

身為一名台美移民,同時是有兩個正在學習中文的孩子的母親,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更多元、對海外父母更友善的海龜營,讓更多海外學童每年洄游到台灣,接觸這裡的美好文化。

【延伸閱讀】

●台灣小孩會讀書,那會不會生活?──美國小孩課後的專長培養
●別讓孩子有「中文不好」的遺憾,美國移民爸爸 Oliver:我把台灣帶進家裡!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Inaka伊納加
    來辦個台灣斑龜營!
    05月09日08:3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