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遊」——什麼樣的夜?以何種方式遊走、遊蕩於其間?
讀者們一再轉述引用楊澤主編《人間副刊》時期策畫結集《七〇年代理想繼續燃燒》、《七〇年代懺情錄》、《狂飆八〇》,如我這樣70年代末尾才出生者,多多少少是透過這幾本書,去想像我未曾經歷、或尚未具有足夠意識去睜眼觀察的島嶼硝煙與伏流。
書已絕版,影響力卻無遠弗屆。這幾冊書寫了校園生活、意識形態管控、文藝與浪游、大時代裡的小空間、幾項貫通至今的文化政治議題。人們置身其中,隨波或造浪,或許並不知道正在參與什麼,回過頭去才發現,那些為了慾望、反叛、好奇而做的燙手的事,已然冷凝為歷史肌理。而「理想」、「懺情」、「狂飆」這幾個字眼,也替那樣的年代定了調。
甫出版的散文新著《夜遊:解嚴前夕一個國中女生的身體時代記》,房慧真寫1980、90年代躁動難安的社會與自我,以及跌跌撞撞活到中年的「其後」餘波,宛如對於上述年代系列書寫的私人版本續集。那麼,她用什麼樣的關鍵詞替時代定調呢?
➤解嚴前的縫隙與廣闊
書名之「夜」,指戒嚴時代禁閉摸索如黑夜,也指「地下」的低調與黑暗。人們尚不敢大放光明地談論某些事,而仍依賴父母的「國中女生」也同樣只能在縫隙中呼吸一點自由。
「遊」,是行無定處,徘徊或者追尋,是渴望偏離無聊常軌,朝暗裡移動,假想深處有什麼異樣的存在正在等待。副題標明「解嚴前夕」,顯示政治變遷是重要座標,並循此基礎,聚焦於「身體」和「時代」如何相互定義、相互描寫。時代有戒嚴與解嚴,身體也是。
劉克襄詩集《革命青年》,副標題為「解嚴前的野狼之旅」。解嚴之前似乎對於寫作者特別具有魅力,長夜即將走到盡頭,微光閃爍就在不遠處,路徑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際,話在可說未說之間。禁忌將解未解,猶存餘威與餘悸,人們懷抱著希望,試著走得再遠一點,探得再進去一點。
年歲較長的劉克襄在解嚴前已能以「野狼」之姿呼嘯,而年歲較輕的房慧真,則在種種禁忌之外,還須與社會為了管控女性設下的防線搏鬥。
房慧真是我的同代人,《夜遊》所寫,有些經驗與感受相通,又因為地域、父輩、生活圈、個人氣質與偏好的差異,而有極大相異之處。同時,她中途離開枯燥而極端體制化的學院,投身記者行業,很快成為獨當一面的名手。記者生涯帶她更貼近台灣解嚴前後的抗爭者們,彌補了自身成長當時仍未知未明的山坡另一面。
總體來看,《夜遊》由幾個部分交織映照:敘述者的頹廢青春、來自父親家族的印尼華人文化、日後對於台灣社會變遷與運動有了進一步理解後的回望。而最後的這一條線,尤其看重從「階級」此一視角切入,重審青春身體和家族記憶,突出人在上流、中層與底土世界移動停駐的意義。
比起過去的幾冊散文集,《夜遊》更有意塑造出一種參差對照的筆調。房慧真先是傑出文學作者和讀者,然後進入記者行業。當她寫文學散文,就永遠會多一道社會性的夾述與分析,讓讀者明白私人經驗永遠是社會複雜脈絡的一部份,且不濫情,不沉溺。當她寫議題性文章,總是特別善於取譬、鍛造形象和勾勒場景,精準以其他文學作品來呼應。不只講述議題內容與爭議始末,也延伸鋪出一大塊閱讀的操場,讓貪婪的讀者走出文章後還能繼續練跑。
➤青春夜裡的小世界
解嚴,是讓懸於上的律法失效,推倒銅像,大寫的父親落地返形為凡人。寫作《夜遊》時,房慧真已能後退幾步,看明白是什麼樣的時空線索調控了父親的喜怒哀樂。
文中寫她同時具有「台灣人」和「印尼人」身分(一度擁有印尼護照),因為父親自印尼婆羅洲來台發展,「豬籠草移植過來,在80年代已馴化為一身西裝襯衫的文雅樣子」(出處)。不擅社交,使父親在航空公司裡始終抑鬱,只要一回到婆羅洲,面容與身態立刻舒展蓬勃。女兒做不成印尼人,苦苦蹲伏於台灣升學壓力底下想保留一點人形,此時唯有書店裡的書本們能把任意門開向異國,藉著文學吹一點風。
房慧真引用莫泊桑〈脂肪球〉裡的食物來自況:「明天我還是那隻躺在缽裡細煮慢熬的紅燒兔,升學主義下的祭品,『和其他斬碎的肉類混在一塊』」(出處)。升大學後,終能離家索居,遠離父親。男友的機車拓寬生活腹地,看完夜場電影心情沉湎回淡水,「那是寒冷的冬天,我們單薄的機車像一把利刃逆風切過平原,夜色如鬱藍深海,我們泅泳黑潮歸返」(出處)。
離家天地寬,這份寬敞有時候可能讓人暈眩,不願離開親手打造完全屬於自己的小世界。廢有廢的快樂,長期緊繃後的鬆脫。長期不去上課的結果,是敘述者被退了兩次學,尋常人生進程幾次延宕,成年後到中年此刻,又擺盪回老家台北城南一帶,密集巷弄適合晃蕩,適合夜遊。
〈愛情萬歲 一九九四年〉寫第一次退學後重考,讀台大中文系夜間部,仍舊對課業難以上心。某位同學以朋友名義靠近,照顧敘述者的功課,實則想拉直銷下線,彼此友誼建立於相互需要的表象,無法植根深入。
正如1994年《愛情萬歲》中楊貴媚遊走於剛剛完成的大安森林公園,仍是一片荒蕪,10年後體檢公園樹木,發現無論榕樹樟樹,莖幹細瘦,根部淺弱,原因即是上世紀建園時把工程廢土回填,土層極薄,全是碎礫。
當年陳水扁、趙少康、黃大洲三雄競逐下屆台北市長寶座,時任市長的黃早被揪出公園廢土回填問題。邊緣學生的孤獨、蔡明亮的電影和大安森林公園的工程問題,私人史、文藝史與城市史,匯合為一。
台北是房慧真「夜遊」的樂/堊土,而南洋則是惘惘的大背景,通過家族連帶輸送,使她的台北書寫、戒/解嚴風景、成長的愛與痛,摻入了鮮明的異質。
例如1998年印尼黑色5月暴動,華裔女性成為攻擊目標,〈榴槤與鐮刀 一九九八年〉寫印尼堂妹因此被送來台北暫避。堂妹其生也晚,蘇哈托政權已上台,關閉華校、禁止華文報刊,她和台北的親戚只能以英文溝通,一起夜遊上世紀末繁華流油的東區。
多少年後,堂妹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蘇哈托已下台,中國市場欣欣向榮,學華語正時興。家族經驗之外,印尼的暴動不只限於印尼人與華裔,房慧真為我們擴大景框,「民主轉型化的陣痛,輻射出去在諸多離島發生種族或宗教屠殺」。
比如馬杜拉族和達雅克族的紛爭,演變為大屠殺,比如基督徒與穆斯林因乘車口角最後演變為5000人死亡的血腥宗教戰爭。然後是千禧年,末日警告不絕於耳,結果一覺醒來,太陽還是照亮了你我窗口,叫我們看見惶惶渺渺的人間。
《夜遊》時時把視野拉遠,個人的思悟、阻絕與渴望,仍宛如縫線般把漂浮的材料拉緊。標舉身體為書寫焦點,它是意識形態作用的處所,文化衝突展演的空間,性別和國族時時修整其形狀,閉塞與解放都由此體現。解嚴前夕的國中女生,在夜遊路上,穿過無數青紅燈,鑿出了自己的地圖。●
夜遊:解嚴前夕一個國中女生的身體時代記
作者:房慧真
出版:春山出版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房慧真
七○年代生於臺北,長於城南,臺大中文系博士班肄業,重度書癡與影癡。曾任職於《壹週刊》、《報導者》,獲調查報導新聞獎若干。著有散文集《草莓與灰燼》、《單向街》、《小塵埃》、《河流》;人物訪談《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議題報導《煙囪之島:我們與石化共存的兩萬個日子》(合著)。
【島讀共同體系列活動】Apyang(程廷) ft. 郭熊|走讀支亞干:耕吧樹洞餐桌
閱讀通信vol.291》一副ORG,沒有搬不回家的書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定期贊助
單筆贊助
300
500
1,000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300
500
1,000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楊佳嫻(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2024-07-24 12:00 夜遊, 70年代, 戒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