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武漢肺炎

直播》疫情最新狀況 指揮中心說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發布於 2020年03月05日10:57

新增2確診 1例曾與確診個案接觸 1例為境外移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第43、44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案43(北部50多歲女性)為案39(境外移入個案)確診前的接觸者;案44為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北部30多歲男性)。

指揮中心表示,案43近期無國外旅遊史,由於其2月24日、25日曾與案39一同在插花班上課,且坐正對面,故列為接觸者;個案3月3日因發燒及喉嚨痛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並住院隔離,4日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研判為群聚事件,案43同住家人目前均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完成採檢,將持續追蹤個案接觸者健康情形。

指揮中心指出,案44曾於2月28日至3月3日與友人至菲律賓旅遊,3月2日於菲律賓當地出現胃脹及腹瀉症狀,3月3日返國後因喉嚨乾、倦怠情形至診所就醫,4日至醫院就醫時,院方發現個案有國外旅遊史且出現症狀故採檢通報,於今日檢驗確診,目前個案已收治負壓隔離病房;同住接觸者無疑似症狀。依個案發病前活動史研判,於境外感染的可能性較高,衛生單位將進一步調查個案旅遊行程,並持續追蹤與個案同機旅客、同住者及就醫接觸者之健康情形。

國內累計44名確診 其中12名案例已出院

國內新增2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接觸者追蹤中;我國迄今累計病例數共44例。另針對案34相關群聚,已掌握接觸者407人,共採檢342人,其中6人陽性(案35至38及案41、42)、325人陰性、其餘檢驗中;鑽石公主號19名返台國人無後送個案,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觀察健康情形。

此外,指揮中心指出,因應全球疫情,為強化國內疫情監測,以及早發現疑似個案並防堵病毒於社區及醫療院所傳播,國內自2月16日起啟動加強社區監測方案,並回溯1月13日至2月16日間曾有國外旅遊史且勾稽健保資料診斷肺炎住院病患共888案,其中採檢703案,結果均為陰性。

指揮中心統計,國內截至目前累計2,791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通報個案,含44名確診、2,446名排除,餘隔離檢驗中(211名初驗陰性、其餘待檢驗)。確診個案中,1名死亡、12名已出院、其餘個案病況穩定,持續住院隔離中。

指揮中心表示,依據中國大陸疾控中心通報及各省市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資料,中國大陸全部31省市區(不含港澳特別行政區)累計確診80,409例,較前日新增139例, 3,012例死亡。國際間累計14,726例確診病例,分布80個國家/地區;病例數以韓國5,766例、義大利3,089例、伊朗2,922例、日本鑽石公主號687例(含本國籍5例)及日本321例為多;病例中264例死亡,以義大利107例、伊朗92例、韓國35例、鑽石公主號、日本及美國各6例為多。

因應國際武漢肺炎疫情發展,指揮中心目前已將中國大陸(含港澳)、韓國、義大利、伊朗列為旅遊疫情建議第三級警告;日本、新加坡列第二級警示;泰國列第一級注意。再次提醒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並做好咳嗽禮節;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返國後14天內如出現疑似症狀,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依指示戴口罩儘速就醫,並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及時診斷通報。

避免集會群聚感染 公布「公眾集會因應指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表示,近期國內陸續確診家庭、醫院群聚感染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本土病例數已超過境外移入病例數,且有感染源不明個案,皆為社區傳播的警訊。為因應防疫需求,強化對於公眾集會的評估管理,經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指引、諮詢專家並與相關部會研商,修訂公布「『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以供各界籌辦公眾集會活動時參考。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指出,由於集會活動通常人潮擁擠,長時間且近距離接觸,具有高度傳播風險,一旦出現疑似個案或群聚事件,將提高防疫難度。因此,主辦單位應在活動前,針對「能否事先掌握參加者資訊」、「活動空間通風換氣情況」、「活動參加者之間的距離」、「活動期間參加者為固定位置或不固定位置」、「活動持續時間」及「活動期間可否落實手部衛生及配戴口罩」等6項指標進行風險評估,若評估活動性質具有較高風險,建議應延期或取消,或改以其他方式辦理。

此外,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該指引也建議活動主辦單位應於集會活動前訂定防疫應變計畫,建立應變機制(如:安排疑似個案暫時隔離或安置空間、後送醫院及後送流程、通報流程等),同時提供集會活動前、集會活動期間之衛生防護措施、人員健康管理等宣導及建議事項。

降低對企業衝擊 公布「持續營運指引」

國內部分製造業及服務產業營運已陸續受到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層面包括人員出勤、業務推展及生產營運等。為降低疫情對企業營運的衝擊,指揮中心在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及專家指導下,由經濟部、交通部、勞動部、衛福部等共同研擬「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指出,該指引將疫情情境區分為「現階段(零星社區感染)」及「發生持續性或廣泛性社區傳播」二大情境,建議企業依疫情情境、風險評估、因應對策、應變組織和緊急聯絡網、持續營運計畫演練可行性五大架構,進行企業內部的持續營運計畫。

風險評估部分,建議企業盤點核心任務、衝擊面,並分別建議從人員、業務、生產、營運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分別就保護員工降低感染風險、人員辦公、出勤及出差方式改變因應、企業持續營運因應措施,以及其他配合衛生主管機關政策之措施,提供因應對策制定之建議或規定。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由於企業種類及營運模式差異性大,該指引主要提供大方向的原則性建議,讓企業參考後制定公司內部持續營運計畫。指揮中心請各部會轉知轄下單位及相關產業公會,透過各管道多加鼓勵各企業研擬適用的持續營運計畫,讓企業受疫情影響的衝擊降至最低,待疫情結束後也能儘速恢復核心或優先項目的營運能力。

已針對曾來台活動之澳洲確診個案啟動調查

有關外媒報導南澳洲確診1名最近曾來台旅遊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表示,已向澳洲當局瞭解該名58歲外籍個案身分,另依據現有資訊,已鎖定一名可能個案,該個案2月22日自英國倫敦經曼谷到台灣,於2月23日入境,2月27日晚間因出現咳嗽、流鼻水症狀至診所就醫,並於3月2日離台。

指揮中心指出,該名個案初步研判於境外感染後在台發病的機會較高,目前正透過各項聯繫管道,積極調查個案2月23日至3月2日間在台行程,以進行接觸者匡列,請民眾勿過度恐慌。

社區防疫怎麼做? 內政部提醒要注意這幾點

因應疫情變化,內政部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示已編修「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因應指引:社區管理維護」,除了就遊戲室、多功能活動空間等公共區域建議暫停開放外,也針對社區保全、清潔、管理人員及社區活動等,提出相關防疫指導措施。

內政部表示,社區管理維護指引,針對住戶及管理人員、社區環境衛生、社區集會活動防疫措施等提出建議,包括觸碰電梯按鈕或公共區域門把應勤加洗手;注意咳嗽禮節,身處電梯密閉空間盡量避免交談;公共空間定時清潔並配置口罩及乾洗手等防護用品;至於社區室內兒童遊戲室、多功能活動空間等公共區域,建議暫停開放使用。

內政部指出,社區若要舉辦集會活動,必須先評估必要性,若沒有必要就儘量不要辦,如果真的有舉辦必要,就必須進行風險評估,像是對相關參與人員的掌握,包含掌握其旅遊史、接觸史,掌握越清楚,問題就越少;另建議有慢性病史、孕婦等高風險者,則應避免參加社區集會活動。

舉辦地點部分,必須考量通風性,像是維持距離1公尺以上、越通風越好,以及是否有應變計畫、是否有適當隔離場所、是否有醫療人員可以跟衛生單位聯繫等,做好這些準備,才能讓活動更安全。

內政部表示,目前疫情發展,一般大眾社區感染風險相對較低,不建議所有參加的住戶與社區服務人員全面配戴口罩,但若住戶從事可能經常直接面對面接觸出現呼吸道症狀患者,或是其它須在人潮眾多之密閉場所工作者,則建議配戴口罩。

內政部指出,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各社區每年至少應召開1次定期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社區若因應疫情延期召開,內政部昨(4)日也已函示,得暫不處罰,但等疫情趨緩後,仍應於本年底前擇期召開。

內政部提醒民眾,勤洗手、有呼吸道症狀戴口罩、注意咳嗽禮節及生病在家休息,是社區防疫的基本原則,由於疫情持續變化,各項防疫工作也請隨時依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防疫措施調整。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