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汽車

兌現「發大財」承諾!Mitsubishi Delica自排廂車試駕報導

CarStuff人車事

發布於 2019年10月05日11:21 • 邱志翔

Written by: 邱志翔

延續去年Veryca大改款的氣勢,同樣在小型商車所向匹敵的三菱得利卡Delica日前假台北花博園區盛大發表,這款「長青樹」終於迎來嶄新面容、動力總成與新世代安全科技,並再度導入自排車型,搭配著「寶島叫賣哥」聲嘶力竭的賣力演出後,不知怎麼的竟然勾起了「兒時記趣」。

 

IMG_3218.jpg
IMG_3218.jpg

筆者今年三十而立,而得利卡Delica自1974年中華汽車開始生產至今,已默默走過了近40多個年頭,無疑是台灣商場的長青樹,也算是帶領台灣走過「台灣錢淹腳目」經濟起飛的80年代。

也正因為如此,打從小時後有記憶起,好像就與這輛車緣分頗深,像是阿公載水果的貨車、叔叔機車店的貨車、幼稚園接送上下課的褓姆車、甚至是當兵上下哨的接駁車都是得利卡Delica,儘管當時懵懂無知可能不知道它的名號,但現在回憶起來卻是倍感親切。當然最常見的還有郵局、中華電信、台電等各式客製車型穿梭大街小巷,甚至深入偏鄉人煙稀少的地區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IMG_3170.jpg
IMG_3170.jpg
IMG_3186.jpg
IMG_3186.jpg
IMG_3195.jpg
IMG_3195.jpg

其實探究Delica問世至今已超過50年,是目前 Mitsubishi Motors 在日本現存最老的車款,而2007年起的第五代Delica D:5,已經與商用車完全脫離,以「大空間、多人乘載、4WD越野型MPV」受到日本消費者喜愛,並在2018年底發表大規模小改款,加入家族化Dynamic Shield設計語言,並導入更多豪華配備、主動安全等,價格自然也就墊高不少,Delica D:5自然不會是以「商用車」為導向的台灣市場需求,因此國產版本才會繼續沿用30 年前第三代的現行平台。

基本上國內得利卡Delica改款多數是為了配合安全法規或是排汙法規而動刀,而這次最新的改款也不例外,在現有平台上借由拉皮回春的方式讓它看來年輕幾歲,比較訝異的是車頭依舊維持三菱LOGO,而非像Zinger一樣必須換上中華自主標識,一來是因為Mitsubishi 母廠早就已經不自行研發商用版本,二來則是因為Mitsubishi還有意將Delica外銷所致。

IMG_3184.jpg
IMG_3184.jpg
以「Dynamic Shield」家族化設計為基礎,車頭導入大量黑色防刮塑料搭配商車少見的分離式頭燈
IMG_3140.jpg
IMG_3140.jpg
IMG_3148.jpg
IMG_3148.jpg

基本上國產Delica改款設計全由中華汽車一手包辦,輪廓採用新世代「Dynamic Shield」的設計,使得水箱罩面積放大,並採用大面積黑色防刮塑料包覆,車頭更為凸出以符合安全碰撞法規的要求,分離式頭燈組(標配日行燈及光感應自動啟閉功能)也是商車少有,車尾則是換上新設計的燈組與保桿,不過由於車體架構就是如此,因此改變也算有限。至於車色部分除了冰鑽銀、晶釉白以外,還如菱利Veryca多了一組精湛藍,也就是這次試駕車型的配色,此外這次提供試駕的車型統一為得利卡廂車自排型,售價為78萬。

IMG_2794.jpg
IMG_2794.jpg
得利卡Delica與菱利Veryca鎖定的客群明顯不同,前者是剛起步的青創頭家、後者是已經在商場打拼幾年的資深頭家
IMG_3111.jpg
IMG_3111.jpg

在新改款Delica發表會完到中華汽車公辦媒體試駕,中間隔有超過1個禮拜的時間,筆者觀察網路上的網友留言,發現大家除了對於「新世代」這個說法很有意見外,最多人批評的還是「長相」,包含筆者也覺得似乎可以改得更好看一點,不過實際與中華工程團隊小聊過後才知道,其實這是與現行頭家們市調後所做的決定,在車頭及車尾都用上大面積的黑色防刮塑料作保護,用來避免司機不經意所留下的小擦傷,畢竟對業者來說,商用車的功能其實就只是做生意,外觀多半不是那麼在意啦,所以我們也很難用一般乘用車的審美觀來審視它。

IMG_2965.jpg
IMG_2965.jpg
IMG_2969.jpg
IMG_2969.jpg
IMG_2971.jpg
IMG_2971.jpg

另外筆者也有發現,改款後的Delica將尾門的照地鏡移除了,向原廠詢問後是因為有了倒車雷達之後,這項配備就變得比較雞肋,但仔細看規格表車型偏成才發現廂車低規的手排版並沒有配備倒車雷達…

在現有的架構下,Delica廂車的車身尺碼設定為長4,820×寬1,690×高1,960的合宜身型,軸距2,435mm的它仍規劃有三排座8人的乘坐空間,透過第二排座椅可前後滑動及椅背傾斜調整的設計,還算能喬出適合進出第三排的出入口及乘坐空間,可惜的是第二排沒有設有把手,對於身材嬌小的朋友或年長者上下車會有些吃力,第三排中間則移掉頭枕,但加入可收折的中央扶手級置杯架,可能是考量第三排通常也不會坐滿而作的取捨,座椅材質從織布換成透氣皮質,泡棉軟硬設定還算舒適、支撐性也還夠,久座應該也不太會腰痠背痛才是。

IMG_2977.jpg
IMG_2977.jpg
IMG_2978.jpg
IMG_2978.jpg
IMG_3004.jpg
IMG_3004.jpg

內裝部分除了維持現有架構外,也有納入一些Veryca的設計元素,像是配備類似的三幅式方向盤,其中自排版才會附有多功能按鍵,來調整音響或設定定速,儀表板中央多出了一具行車資訊顯示幕,中控台部分經過重新設計,前排空調就從撥片式改為轉盤式,而後排空調開關還是設在車頂,二三排都設有出風口,冷房效果完全無須擔心,音響主機從歌樂旺換成Panasonic,但功能還是基本的支援MP3/WMA讀取等,搭配4支喇叭,維持簡單的視聽功能即可,還對應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的需求,設了一組USB接頭(透過選配可在排檔座下增設一組USB快充),至於前排車窗升降及後視鏡調整依舊是從中央扶手的按鍵進行操作。

IMG_2955.jpg
IMG_2955.jpg
IMG_2952.jpg
IMG_2952.jpg
IMG_2957.jpg
IMG_2957.jpg
IMG_3012.jpg
IMG_3012.jpg

參考自先前Delica車主的使用心得回饋,這次中華汽車針對置物空間多了一些規劃,像是正副駕駛兩側車門都設有文件的收納袋,中控台上也多了2個開放式及1個的封閉式收納空間,方便頭家放置零錢、票卡等小物件,而原本頗受好評的中央扶手多功能收納盒同樣保留。此外原本就是Delica特點的二三排座椅全數打平「一秒變車床」、第三排向前翻折增加靈活載貨量等功能也都予以保留。

IMG_2989.jpg
IMG_2989.jpg
IMG_3019.jpg
IMG_3019.jpg
IMG_3024.jpg
IMG_3024.jpg
IMG_3027.jpg
IMG_3027.jpg
前座車窗及外後視鏡均由中央扶手處的按鍵進行調整

雖然整體車台架構沒變,但這次Delica改款也換上來自 Zinger 所使用的 2.4 4G69 MPI直列四缸汽油引擎,最大馬力 133 PS/5,250rpm、20.4 kgm/2,500rpm,比起現款馬力提升15%、扭力提升6%,除了採用六速手排設定以外,這次還「再度」加入五速自排車款,也就是本次的試駕的版本,據了解中華會再度導入自排車款,主要也是因為企業主反應現在年輕一代駕駛不諳手排,甚至發生徵不到司機的窘境,所以才會讓自排車型重出江湖。

IMG_2999.jpg
IMG_2999.jpg
Delica保有前後獨立空調,二/三排都設有出風口,冷房效果極佳!
IMG_3023.jpg
IMG_3023.jpg

這具五速自排變速箱是由Hyundai所提供,換檔邏輯的設定相當溫和,擋位上的銜接也不會有明顯頓挫感,質感呈現上與過去商車較粗糙的印象大不相同,起步雖不算輕快但也不會重拖,循序漸進的加速反應算是中規中矩,而自排車型也首次導入定速巡航系統,功能比較簡單僅能設定當下車速,但對於長途駕駛的司機來說也算是一個能減輕疲勞駕駛的好幫手。

IMG_3095.jpg
IMG_3095.jpg
IMG_3040.jpg
IMG_3040.jpg
IMG_3042.jpg
IMG_3042.jpg
IMG_3043.jpg
IMG_3043.jpg
IMG_3060.jpg
IMG_3060.jpg
IMG_3075.jpg
IMG_3075.jpg
排檔座前方這個USB充電座為選配

至於開起來怎樣,其實筆者已經抱著「不期不待不受傷害」的心情來面對,畢竟Delica整體平台屬舊世代產品又是商車定位,自然不能與你我認知的「操控」畫上等號,但其實「首試」下來的心得並不差,在車身動態穩定系統的助拳下,Delica的動態真心比預期安穩許多,帶點速度順順的過彎也不會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而且在還是在空車的狀況下完成,相信載重肯定會更加沉穩,畢經商車的動態本來就是考量載重而設定,不過畢竟後軸是配備葉片彈簧,彈跳感較為直接且明顯也就直接影響乘坐舒適性,但優異的載重能力才是它的主打,畢竟業者更關心的應該是它的大空間及載重表現吧,另外要提到的是Delica最小迴轉半徑僅有4.9m,對於穿梭台灣都會巷弄絕對會更省時省力。

IMG_3087.jpg
IMG_3087.jpg
IMG_3054.jpg
IMG_3054.jpg
1.jpg
1.jpg
IMG_3052.jpg
IMG_3052.jpg
Delica除了再度導入自排車型外,也首度加入定速功能
IMG_3058.jpg
IMG_3058.jpg
IMG_3062.jpg
IMG_3062.jpg
IMG_3065.jpg
IMG_3065.jpg
BSW盲區偵測系統的警示燈號位置設在並不顯眼的A柱內側

主動安全系統上則加入SCC(Safety Control Center)智慧防護系統,包含 ASC 車身動態穩定系統、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EBD 電子煞車力分配系統、BAS煞車輔助系統、ESS 緊急制動雙閃輔助燈、ARP 主動式防止傾覆、TCL 循跡防滑控制系統、RAB 預警煞車功能、HSA 斜坡防止輔助等。廂型車版本還首度標配雙安全氣囊,同時廂車自排車型增加BSW盲區偵測系統,可左右後方各45度角來車預警,只不過燈號顯示的位置設計在A柱內側並不顯眼的位置,而這些東西的加入也造就出新得利卡為什麼售價會調漲的原因。

IMG_2823.jpg
IMG_2823.jpg
IMG_2894.jpg
IMG_2894.jpg
IMG_3108.jpg
IMG_3108.jpg
新款Delica使用 Zinger 的 2.4升MPI直列四缸汽油引擎,最大馬力 133 PS/5,250rpm、20.4kgm/2,500rpm,比起現款馬力提升15%、扭力提升6%,除了採用六速手排外,還「再度」加入五速自排,而自排車型也首次導入定速巡航系統,減輕頭家長途駕駛疲勞。
IMG_3029.jpg
IMG_3029.jpg
IMG_2854.jpg
IMG_2854.jpg
IMG_2920.jpg
IMG_2920.jpg

Delica已經在台灣小型商用車市場稱霸已久,也送走了一批批自稱是對手的它牌產品,除了仰賴產品本身以及對手實在不長進外,至今仍以超過9成的市佔率孤傲的站在頂端,在台灣早已經養成一群「非Delica不買」的鐵粉,如今中華汽車再針對台灣市場頭家需求為考量進行升級,除了動力提早對應汽油車款六期環保,還提供自排選項之外,置物空間及便利設備也有不少巧思,最重要的是時下消費者最重視的安全也一併補齊,那些開不壞的舊車持有者終於找到機會換新車了,不過Delica真正厲害的除了本身耐操好用幾乎開不壞之外,中華汽車長年下來全台開花的維修據點,讓「生財工具」遇到小問題立刻迎刃而解,絲毫不會耽誤「發大財」的機會,再加上保養成本低、二手價好等特點早已讓它贏得好口碑,獨霸市場絕非僥倖。

IMG_3200.jpg
IMG_3200.jpg
IMG_3215.jpg
IMG_3215.jpg
0001.jpg
0001.jpg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