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母的趙小僑表示,典典寶寶每一次生病都讓她感到焦慮,特別是看到孩子本來只是感冒,卻突然變得嚴重的新聞,就讓小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羅佳怡針對趙小僑的疑惑,提出詳細說明,特別是為何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發生率雖不高,卻有高死亡率與高重症率?(註1)
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初期症狀像感冒
羅佳怡醫師指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造成的,疾病初期的症狀只是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當感染者的抵抗力下降時,病菌就有可能在體內大量繁殖,而且這個細菌特別容易侵犯血液和腦部,因此,可能會造成敗血症、腦膜炎,導致出現劇烈的頭痛、頸部僵硬、噁心嘔吐、甚至會昏迷(註5),也有患者會產生肢端末梢壞死、出血性紫斑(註2)等等」。好發季節為冬春交際時,潛伏期大約是2~10天(註3、4),以近距離接觸的飛沫傳染為主要傳染途徑。(註1)
出現四大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羅佳怡醫師表示,「一開始的症狀很難與一般感冒或流感區分,若孩子出現發燒、噁心嘔吐、意識不清與躁動不安等四大症狀(註5),請儘速帶去讓兒科醫師檢查」。事實上,腦膜炎雙球菌本來就存在生活中,平常抵抗力好的話,不會有症狀,然而,當抵抗力下降或傳染給抵抗力弱的族群,可能產生侵襲性的疾病。
抗生素治療.並視個案狀況予以合適處置
趙小僑關心確診後的治療方式,對此,羅佳怡醫師指出,「針對細菌感染會以抗生素治療(註1),但只是其中一個環節而已,還是要考量個案的狀況」。
最要小心的是一歲以下的寶寶,因為免疫力尚未成熟;再來是一到四歲的幼兒,依照過往十幾年的統計,大概有30%的個案是發生在四歲以下的孩子;20%的案例發生在65歲以上的長者。(註6)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羅佳怡醫師指出,「平常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儘量避免與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共處在密閉的空間」。
羅佳怡醫師強調,此疾病的高致死率和後遺症都不能輕忽,由於腦膜炎雙球菌平常就存在日常之中,防不勝防,因此,若能在疾病發生前就提早預防,對小朋友是非常重要的保障!
參考文章
1. Department of Disease Control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2019;1-13
2. Viner RM;The Lancet Neurology;2012;11;774-783
3. Taiwan CDC;2023;1-8;疾病介紹
4. WHO;Factsheet 141;2010;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5. CDC;Meningococcal Disease;April 2017
6. 傳染病統計監視年報2005-2019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李銳銳報導
NP–TW–MNU–ADVR–230003|Date of preparation:Nov 2023
更多疾病相關資訊請諮詢專業醫療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