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鼻塞、眼睛腫⋯鼻竇炎再加上「這症狀」醫提醒:拖延惡化恐失明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2022年10月14日16:30

48歲曾先生有氣喘病史,因慢性鼻竇炎加上又有鼻息肉常常反覆發作,過去已接受鼻竇炎手術多達7次,但左側鼻子的嗅覺於在前幾年已經完全喪失,即使手術治療也未恢復,無味的日子已有2年之久。

收治婦人的彰基胃腸肝膽科醫師吳順生表示,婦人肝臟是1顆7公分大的惡性腫瘤,且肝硬化程度已是B級屬中度,且血液檢查時竟發現C肝病毒量超過100萬(IU/mL),數值十分驚人,可能已經感染多年,才會轉變為肝硬化及肝癌。

延伸閱讀:
過胖8成有「脂肪肝」當心肝炎、肝硬化!醫建議「3件事」可改善

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李京澤以鼻竇內視鏡檢查後,發現曾先生鼻黏膜息肉增生化膿,電腦斷層顯示雙側鼻息肉復發,血液報告血中嗜伊紅性球指數異常偏高,加上氣喘等共病,診斷為第2型發炎反應導致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

延伸閱讀:
咳嗽鼻塞、嗅覺異常⋯是新冠還是慢性鼻竇炎?醫揭「1關鍵差異」

經討論後,安排鼻竇3D立體定位導航微創手術為曾先生進行治療,術後並給予生物製劑「杜避炎」(Dupilumab)治療。曾先生回門診追蹤安排嗅覺測試,測得左側鼻腔嗅覺分數為33分,儘管未達嗅覺正常值43分以上,但曾先生表示,治療前本不期待喪失的嗅覺能再回來,如今可聞得到味道,生活品質已經改善很多。

鼻竇炎治療方法

李京澤表示,根據健保數據統計,在疫情前台灣1年有430萬人因為鼻竇炎就醫,平均每5人就有1人,疫情後因為呼吸道感染減少,鼻竇炎人數因此下降,但去年仍有223萬人。

李京澤說明,鼻竇炎、慢性過敏性鼻炎、鼻中隔彎曲及下鼻甲肥厚等疾病並非小事,不僅可能造成嗅覺減退、鼻塞、鼻涕倒流,嚴重者甚至會有咽喉異物感、睡眠張口呼吸、顏面疼痛等症狀,長期下來甚至會影響心血管的健康。

若經檢查診斷為慢性鼻竇炎,李京澤說明治療方式如下:

  • 內科治療:使用類固醇鼻噴劑、鼻沖洗,急性發作給予抗生素。
  • 手術治療:當內科治療無效,或有顱底膿瘍、眼周蜂窩性組織炎等急性併發症發生時就需要手術。

目前主要運用的鼻竇炎手術,主要是「功能性內視鏡鼻竇微創手術」為主,經由天然鼻孔開口進入,將鼻息肉移除及打開被阻塞的鼻竇開口,無額外傷口。要注意的是,由於鼻竇位置緊鄰顱底及眼球,因此若遇到病灶緊鄰這些部位,手術清除則會較為保守,治療效果便有限。

鼻竇炎導致原因

造成急性鼻竇炎的原因很多,多因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因鼻腔黏膜遭病毒或細菌感染,出現發炎、潰瘍,而發炎膿液易蓄積在鼻竇,感染嚴重時, 膿液將侵犯眼睛、大腦,導致眼睛腫脹、腦膜炎等,可能造成失明或意識不清, 甚至致死。

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張世倫也提醒,在天氣不穩定,日夜溫差較大,上呼吸道容易感染的季節裡,感冒病人較多,急性鼻竇炎病人就會增加約2成。鼻竇炎造成原因如下:

  • 一般感冒病毒或細菌感染引發
  • 黴菌感染引發鼻竇炎,常見在免疫功能不良及糖尿病患者身上
  • 牙根感染致使細菌侵入鼻竇
  • 鼻竇外傷或臉部骨折傷口暴 露而感染
  • 鼻腔有異物、鼻中隔彎曲
  • 腫瘤

隨著鼻竇炎致病機轉的研究,目前已發現「第2型發炎反應」和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有關,而第2型發炎反應也是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成因之一。

延伸閱讀:
新冠染疫後鼻竇炎加劇!鼻涕倒流又夜咳,醫靠「洗鼻1招」改善

張世倫表示,鼻竇炎是可治癒的,如果有急性鼻竇炎引起的鼻塞、流黃鼻涕持續1周以上,或合併有眼睛腫脹、喪失嗅覺時,就應該盡快就醫,以免惡化導致失明甚至死亡的危險性。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