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王善 提供
你知道「國際廣播」(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是什麼嗎?這個看似熟悉,又好像離我們有點遙遠的媒體形式,你可能在一些不經意的時刻,已經收看或聆聽過無數次。
舉凡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英國的 BBC World Service,抑或我們常見的 CNN International、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以及台灣的中央廣播電臺(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Rti);不論是提供廣播節目,還是電視新聞報導,只要將內容播送給海外的受眾,都是國際廣播的內容提供者。
今(2024)年 11 月,由於我製播的廣播專題報導節目,入圍了國際廣播協會(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簡稱 AIB)舉辦的年度大獎 The AIBs,因此有幸親臨在英國倫敦舉行的頒獎典禮。我在現場感受到媒體人的熱情,也從入圍及得獎名單中,觀摩各大國際媒體如何選題、製作出具有影響力的報導。
透過這篇文章,我整理了在典禮現場的見聞與觀察重點,並延伸反思台灣的廣播產業與其他各國主要媒體有何不同;最後,也要向讀者朋友們分享,在新媒體快速變遷的時代下,堅守新聞敘事的媒體人的感動。
為什麼經營「國際廣播媒體」很重要?
當天抵達典禮現場,看到各家媒體陸續入座,實在是眾星雲集。我和主管、同事們在典禮場地遇見了幾位記者,聊起天來才發現,他們來自 BBC,製作了喬治亞嬰兒販運相關報導而入圍本次獎項。
若從入圍名單觀察,光是我受到提名的「藝術與文化音頻類」項目,就有加拿大廣播公司 CBC、英國 BBC 等媒體的節目入圍;一路在頒獎典禮上看下來,除了在文章開頭提及的幾家媒體,其他像是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新加坡的亞洲新聞台(CNA)等歐洲之外的聲音,也都沒有缺席。
這些媒體之中,有些是公共媒體,有些是國家所營運的機構,還有些則是民營的老牌公司,體質各有不同,在此就不詳加比較。不過,它們有以下最大的共同點:
- 多語:通常都以「兩種以上」的語言提供內容,並將製播的目標對象瞄準國際群眾,逐步建構媒體影響力。
- 公信力:這些媒體不需要變成「大外宣」的工具,而是專注讓節目具有國際視角,且提升內容的公信力,讓受眾願意買單。
我也不禁開始反思,這些國際廣播公司對於各國的重要性有多大──當一個國家有具影響力的國際媒體,這樣的媒體就能成為該國人民的發聲平台,能夠反映國內的社會現況,並將第一手的觀察報導帶給身在國外的觀眾。
以台灣為例,我們已有營運多年的老牌媒體中央廣播電臺,在撰寫文章的此時,央廣外語節目部經理黃佳山也剛當選為 AIB 執行委員會的主席;近年來,台灣亦有新成立的英語頻道 TaiwanPlus,未來是否能持續茁壯,值得關注。
事實上,「亞洲四小龍」的另一成員新加坡,早已在國際媒體領域布局,近年的擴展也相當快速。就在頒獎典禮的前一天,他們的國營國際媒體 CNA 電視台,也剛在倫敦舉行盛大的記者會,宣布正式在英國開播;不僅如此,CNA 也是今年 The AIBs 頒獎典禮的贊助商之一,由此可見,這場國際媒體的話語權之爭,從亞洲到歐洲,早已悄悄開跑。
The AIBs 頒獎典禮現場,CNA 總編輯上台領獎。圖/取自 The AIBs 官方網站
順道一提,在本次出席典禮的名單當中,也不乏一些知名主持人,像是英國著名的廣播電視人 Jeremy Vine,以及拿下年度大獎的主持人 Dan Walker 等。身為小小粉絲的我,也算是一圓「見偶像一面」的願望,即便內心澎湃無比,在典禮場合仍要戮力保持冷靜,是很特別的體驗。
解讀入圍名單:從這些作品看出哪些產業趨勢?
在典禮上,一拿到入圍手冊之後,我也快速地翻閱、觀測,試圖從中找出各國媒體在 2024 年所關注的「關鍵字」。
綜觀來看,「戰爭」(包含以巴衝突在內,也囊括其他世界各地的戰火)在本次入圍作品中仍是重要焦點;我們傳統上認知的「硬議題」,如選舉、政治變革等等,也同樣占據很大的版面。不只如此,還有許多深入且影響全球的作品,例如揭發美國服飾品牌 A&F 前執行長性剝削醜聞的 BBC 報導,也在本次的入圍名單中。
不過,其實各國媒體也很努力耕耘「在地」與較為「軟性」的議題。以我所入圍的藝術與文化項目來說,就有回望卓別林被美國拒於門外的歷史節目;也有來自澳洲,探討「誰會聽廣播?」的趣味命題。身為入圍者,同時本身也是一名聽眾的我,確實會對這些主題很感興趣──可見不論「軟或硬」、「國際或在地」,只要能做出具有普世性的內容,讓不分國界的受眾都樂於觀看與收聽,那麼這個國際媒體就能如前文所提到,拓展媒體跨國的影響力,還能把本國的議題、文化帶到國際社會。
然而,本次我最為印象深刻的觀察,則是在於廣播產業「製播層面」的差異。翻開入圍手冊,各家媒體的節目多半有「一整個團隊」共同製播,包括製作人、主持人、剪輯師與編輯等等,分工相當細膩。不過,以台灣的廣播產業來說,主持人「身兼」製作人、甚至是「一條龍」獨自撐起一整個節目,均是業界常態。
就結果而論,台灣的廣播節目其實水準並不差,我也不能評斷不同的製播模式誰好誰壞。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台灣的廣播主持人真的非常厲害,製播能力更為齊全,常常身兼企劃、採訪、成音、主持等多種身分,技能養成的訓練也就相當紮實。
媒體人會被 AI 取代嗎?──我們都是「說故事的人」
入座於頒獎典禮現場的我。圖/王善 提供
在頒獎典禮會場,看著這麼多媒體人齊聚一堂,我的腦海中也突然閃過一個想法:常常有人說 AI 會取代記者,那麼在這間屋子裡的我們,難道未來都會「失業」嗎?
我想起一年多前,我曾參與彭博社(Bloomberg News)編輯在台大新聞所的分享。當時,那位編輯以自家的系統示範,AI 確實能夠生成許多即時新聞;他卻也提醒我們:這些內容只是事實(Facts)與數據,目前 AI 仍難以針對事實進行調查、分析背後的原因,並報導給閱聽人。
看著在典禮螢幕上閃過的每個作品、聆聽著精選片段,相較於短影音所呈現的「簡短懶人包」,或是 AI 所生成的「快訊」,這些作品都是記者、媒體人的心血結晶,經過與受訪者深刻交流後所得出的珍貴報導。那一刻,我的內心覺得非常感動:這樣的內容完整而深入,背後還有「人性」關懷,光是看到這些產出,就能理解為何人工智慧目前仍無法取代我們。
典禮的最高潮,是獲頒「年度最佳主持人」的 Dan Walker 上台致詞。典禮主持人問 Dan,他當過廣播記者、電視主播與文字工作者,這些經驗有什麼不同?Dan 立刻回答:「這些工作都是在說故事(Storytelling),典禮在座的大家,我們都是說故事的人,想要把更多不同角落的故事打上聚光燈。」
的確,聚集在這裡的,是一群「好相像的人」──身為媒體人,我們總是想把觀眾還沒聽過的事情,用講故事的方式說給大家聽。我想,這就是媒體人的浪漫吧!
【延伸閱讀】
●「人類主播寫給兩位 AI 主播的一封信:願你們的出現,能促進反思、取代「亂源」
●「國際新聞」產製,和你想的不一樣:什麼是通訊社?新聞編譯和一般翻譯差在哪?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