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你可能不清楚的經典科技發展史:智慧手機與 PDA 的糾葛

科技新報

更新於 2018年06月04日10:24 • 發布於 2018年06月04日08:00

今年初科技商展紛紛出現復古產品,有專注通話性能的復刻 Nokia 8110(香蕉機)手機,還有強調復古 PDA 定位的 Gemini 迷你電腦。對於熟悉智慧型手機的年輕人來說,很難想像只能打電話的手機吧;對於比較有年紀的人來說,可能會想說:「智慧手機分離成 PDA 與手機,莫非是時代逆流?」什麼,原來智慧手機是兩種產品的合體啊!到底什麼是 PDA?這次筆者就來講古,分享從 PDA 到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吧。

什麼是 PDA?

首先 PDA 有正式的中文翻譯,叫做「個人數位助理」,基本功能包括通訊錄、備忘錄、行程表(行事曆)、待辦事項等功能。早期來說,是穿西裝打領帶的商務人士才會使用的工具。

很多人會誤以為個人數位助理必然使用觸控螢幕,認為第一款個人數位助理是 Apple 的 Newton,其實不然,現代公認第一台的個人數位助理是 1984 年英國賽意昂公司(Psion)所發表的 Organiser 產品。1984 年時大家心中的科技是什麼概念呢?那一年在美國,電影《魔鬼剋星》第一集、《小精靈》才剛上映;在台灣,掌上型電子計算機還是「高科技」產品,公司企業正在發生取代算盤的革命,而會計系學生買到電子計算機大概就像現在我們買到一台 MacBook 一樣心情雀躍。電腦世界方面呢?剛好是第一款在台灣風行的個人電腦 Apple II 的時代,其外接儲存設備主流在用錄音帶(call-151 200.300R,知道這個的恐怕都是 40 歲以上的大叔了),現今看來如此原始的個人電腦時代,就有人發明了「個人數位助理」,可說相當前衛吧?

▲ Psion Organiser 2。(Source:By Boris Cornet [Copyrighted free use], via Wikimedia Commons

至於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對它的外觀就不要太計較了,畢竟當時對掌上裝置的外型想像,就是掌上電子計算機囉(其實也有非掌上的電子計算機呢),那它能做什麼呢?這台 PDA 始祖提供計算機、時鐘及一個平坦檔式資料庫(現代的 CSV 檔案也是其一),與簡單的資料庫語言──OPL ,它不但是個人數位助理也是掌上型電腦的先河。

往下推進到下一個時代,在 1987 年,賽意昂開始研發代號 SIBO 的裝置(SIxteen Bit Organiser 的縮寫,16 位元「組織者」之意),以及名為 EPOC 的圖形化多工系統,EPOC 將在他們的筆記型電腦、工業手持裝置、個人數位助理上運行。隨後 1991 年,終於發表了成果──新一代個人數位助理 Psion Series 3 系列,經典的翻蓋式外型就此確立。為了讓大家更理解時代感,筆者補充一下,當年個人電腦的世界正開始流行 32 位元電腦,蘋果電腦的麥金塔還是單人單工的圖形介面 MAC System;PC 陣營方面,主流還是微軟(Microsoft)開發的 MS-DOS 純文字介面,所謂的 Windows 視窗系統當時還必須先啟動 DOS,再執行 Windows 呢!很慚愧的個人電腦世界都已進入 32 位元時代,主流作業系統還不如 EPOC 更進步的多工 16 位元系統。

▲ Psion 3a。(Source:By User Puffball on en.wikipedia (Photographed by Jonathan Barnes)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接下來 1993 年,蘋果電腦發表了牛頓(Newton),是第一個商售的手持觸控螢幕裝置,跟今天的觸控螢幕(電容式)不同,採用的是電阻式螢幕,必須使用觸控筆在螢幕上「壓」,才感應得到。當時牛頓最大的問題是手寫辨識,因為採用的 16 位元 CPU──ARM 610 RISC 效能不夠好,無法做出夠好的手寫辨識機能,之後 1998 年被剛回到蘋果的賈伯斯下令停產。

▲ Palm 開發出的 Graffiti 簡化手寫辨識的困難度。(Source:維基百科

同樣在 1993 年,Palm 公司成立了,訴求是開發可放進襯衫口袋的個人數位助理。3 年後,Palm 公司推出第一台產品 Pilot 1000 ,也採用觸控螢幕,第一個貢獻是發展出名為 Graffiti 的英文手寫輸入法,使用者只要書寫簡化過的好學筆觸,就可被當時運算力還很貧瘠的 CPU 精準辨識。其後 1999 年,推出了至今仍然經典的產品 Palm V,是第一個委託專業設計公司(IDEO)設計的手持 3C 電腦產品,首開掌上型產品用不可換充電電池設計的先河(之前大部分是用 4 號甚至 3 號電池,機體外觀呆板、厚重),且使用黏膠把外殼黏合而不使用螺絲,達成輕薄有形的美妙外殼。當然這樣的設計有好有壞,不過確實是手持式電腦裝置開始注重設計感的鼻祖。

▲ Palm V。(Source:By Jorfer [Public domain], from Wikimedia Commons

三國爭霸時代

說到 1990 年代的電腦市場,我們當然不能忘了微軟這個市場巨人,微軟當時也有針對嵌入式市場的系統,叫做 Window CE,一直到 2000 年發表 3.0,才開始能迎戰賽意昂、Palm 兩間公司。微軟這時提出名為口袋電腦(Pocket PC)的概念來區隔個人數位助理,意思是指採用微軟系統的機器是彩色、搭配比較高效能的 CPU(相對當時他廠的單色螢幕、低效能 CPU),所以不只能當個人數位助理,還能做「電腦」可以做的事情,例如說玩好一點的遊戲、看影片等。實際使用性能也有天大差別,當時微軟的口袋電腦通常體積較巨大(多半會撐爆襯衫口袋)、待機也只有一天, 如果持續使用,只能用 1~2 小時就要充電了,不用時最好就關機或插辦公桌上的充電座;而 Palm 與賽意昂的產品雖然 CPU 運算力比較弱,但當數位助理的機能很充足,機體嬌小、待機可以一兩個星期、長時間不需關機。

▲ Compaq iPAQ 3630。(Source:Andreas Steinhoff [Attribution], via Wikimedia Commons

雖然如此,微軟用了來自 PC 市場的商法在嵌入式裝置操作,授權系統給第三方公司如 CASIO、HP、Compaq(後來被 HP 收購)等公司使用製作自己的產品,其中 Compaq 經典的 iPAQ 系列 ,還是由當時才嶄露頭角的台灣 HTC 代工設計、生產呢。針對微軟這樣的舉動,賽意昂、Palm 也拉幫結派,把 EPOC、Palm 系統紛紛授權給第三方廠商,前者得到諾基亞(Nokia )等歐系盟友,後者則有 Sony、Handspring 等(Palm 公司創始人出走開的新公司),一時市場好不熱鬧。不過呢,當年實際市場使用狀況,口袋電腦 vs. 個人數位助理的大戰,商業人士仍傾向購買功能單純、價格較便宜的 Palm 或 EPOC 的機器,畢竟微軟的口袋電腦單價較高(超過台幣 1 萬元)、機能雖炫(能聽 MP3、看 DVD 畫質的影片已經不得了),但對商務來說不夠實用(待機太短等),一般人只有少數想嘗鮮,比較大宗的是企業採購,用做業務用機例如超商、倉儲拿來盤點貨物或餐廳點菜,這就不是當時「個人」數位助理派的硬體可以辦到的。

▲ 世界第一款智慧型手機 IBM Simon。(Source:By Bcos47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1+1=1 的智慧手機

再來就是智慧型手機(samrtphone)的時代,其實 2000 年以前一直都有把個人數位助理與功能手機融合的概念,不只講電話也是一台小電腦,最早可回溯到 1994 年 IBM 發表的 Simon,但是將之定義為「智慧型手機」概念,是 2002 年微軟提出的。

當時微軟把 Windows CE 系統計畫升級成「Windows Mobile」;同時,RIM 公司也在這年嶄露頭角,發表第一款 BlackBerry 850 智慧型手機。當然其他公司也不是省油的燈,例如賽意昂跟諾基亞、易利信(Ericsson )合作,把 EPOC 升成叫 Symbian 的智慧手機系統,發表了有名的諾基亞 9210、7650 等系列(Symbian 的特色是不一定有觸控螢幕),以 7650 為例,定義了現代智慧手機必有攝影鏡頭(當時功能只能拍照,鏡頭只有 50 萬像素)、藍牙(漸漸取代紅外線傳輸) ;Palm 則是自力推出 Treo 系列 PDA 手機;而微軟陣營這邊呢,則是前面筆者提到的一位大將──HTC 開始代工美國電信商手機,而且也算是自己的品牌──多普達(Dopod ,當時 HTC 的業務是代工,自己不能出品牌手機),這時代諾基亞等傳統手機公司藉著 Symbian 維持了霸權,但微軟陣營也有相當斬獲,Palm 則開始走下坡。

▲ Nokia 7650。(Source:By Miguel Durán (El Museo de los 8 Bits) [CC BY-SA 2.5], via Wikimedia Commons

2004 到 2007 年,這個時代有兩股暗流,就是開放原始碼的 Linux 開始被大廠做成個人數位助理的系統或智慧型手機,例如夏普(Sharp)Zarus 系列以及摩托羅拉(Motorola)的太極系列等;這些想在智慧手機系統另闢蹊徑的眾公司中,有間小公司 Android 以 Linux 為基礎研發手機系統,2005 年被 Google 收購;另一方面在 2004 年,蘋果電腦祕密組成了智慧型手機團隊,將會開發出日後享譽世界的 iPhone(系統 iOS 根植於另一個開放原碼的 FreeBSD ),這兩股新勢力不約而同有個特色,就是軟體技術都立基於開放原始碼作業系統,他們的努力將為過去各公司自行開發的手機封閉系統劃上句點。

▲ Android 原型機 Sooner,外型類似黑莓機。(Source:By Kai Hendry from London, UK (Android uploaded by Kozuch) [CC BY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這個時期 Palm 節節敗退;Symbian 仍健在,諾基亞等公司喜歡做各種輕巧有型的智慧型手機,但已經不強調「智慧」;微軟陣營如 Dopod 又大又厚的鍵盤側滑蓋手機,跟 RIM 的黑莓機競爭商務人士客戶;而 Google 正全力開發 Android 系統(當年概念機接近黑莓機),找了 HTC 來開發原型機 ;除 Android 外還有個 Linux 社群發展的 Openmoko 。

這個時代,「智慧手機」幾乎可跟商務人士用機劃上等號,然而當時的智慧型手機機能雖已經很強大,但沒有真正殺手級應用。主流安裝程式的方法還是用傳輸線接電腦,以安裝光碟進行,沒有今日專門的行動式裝置用網頁,上網的主流還是緩慢的 2G GPRS(還是用 Kb 計算) ,當然也沒有所謂的 App 市集,更沒有啥 Google 地圖等日常生活用 App。

簡而言之,當時手機性能越做越強,但是不知道可以做什麼用?一般手機廠商對應用的想像還停在單機個人電腦時代。

然後就是關鍵的那一天──2007 年 1 月 9 日賈伯斯在 Macworld 2007 大會發表了第一代 iPhone ,用手指就能操作的多點觸控電容式螢幕、順暢人性化的手勢操作、線上 App 市場等震驚了全世界。從此「智慧手機」改由蘋果電腦來定義,本來限縮為商務人士使用的智慧手機,開始變成大眾名詞,而今日智慧手機的另一雄 Google 急踩煞車大改發展方向,隔年才推出我們今日熟悉的 Android 手機(第一台是 HTC 開發的 G1 ),而 Symbian、EPOC、Palm OS 甚至微軟的手機系統都灰飛煙滅,抑或轉換跑道了。

▲ 2007 年發表的 iPhone 為世界帶來全新的行動世代

時至今日,現在的智慧手機除了通話,使用寬頻網上網的各種服務(LINE、Facebook、Google 地圖、線上遊戲、其他即時通服務)等的使用壓過了通話需求,甚至幾乎取代簡訊機能,但也因此讓現代人更焦慮於訊息爆炸。可能是這樣的原因,所以把智慧手機功能分拆,主推通話機能的新諾基亞 8110 與純粹當作口袋電腦的 Gemini 才會受到矚目吧?也算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呢。

(首圖來源:Flickr/Tomás J. Sepúlveda CC BY 2.0)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