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實測】Kobo Libra H2O-旗艦機 Forma 的 7 吋縮小版,中間定位兩面討好

科技新報

更新於 2019年09月04日17:04 • 發布於 2019年09月04日16:00

近來 E-ink 閱讀器機種可說是熱鬧滾滾,各品牌新機如同接力般一台接著一台推出,Kobo 也在此時對外公布接替 Aura H2O 的新機 Kobo Libra H2O,第一眼看到這款中階幾乎就是 Kobo Forma 的縮小版,不過在設計上還有著一些差異而不是單純的縮小而已,接下來就一一為大家測試說明。

首先我們先從目前 Kobo 全列的機型規格來看,Kobo Libra H2O 是 Aura H2O 的後繼機種(Aura H2O 台灣未引進),但型號擺脫舊有 Aura 之名且造型比照 Forma 加上實體翻頁按鈕,螢幕尺寸由 6.8 吋加大至 7 吋,畫素密度也從 265ppi 升級至 300ppi。

雖然螢幕尺寸加大,Kobo Libra H2O 的體積反而是縮小減輕,就類似 Aura One 轉變成 Forma 一樣。比較特別的是 Libra H2O 加入白色外觀的選擇,擺脫原本較為沉重的感覺,這個應可以打中不少不愛黑色外觀的使用者(印象中 Kobo 上次推白色機型已是 2012 年的 Kobo mini 了,有錯還請指正)。

▲ 白色的機型,不喜歡深沉黑色的讀者有另一個選擇了。

目前 Kobo 一系列排下來螢幕尺寸剛好呈現 6、7、8 各差一吋的大小,Libra H2O 剛好是介於中間機型,這樣的定位區隔其實還蠻有趣,剛好給覺得 6 吋太小、 8 吋太大的使者一個折衷的選擇。

▲ 由左至右分別為 8 吋的 Forma、7 吋的 Libra H2O 與 6 吋的 Clara HD。

相較於 6 吋的 Clara HD, Libra H2O 有著防水功能,實體翻頁鍵、更大的螢幕、相仿的厚薄,雖然體積大了一些,但換得這些機制也算合宜,因為它幾乎就是旗艦機型 Kobo Forma 的縮小版。

與 Forma 除了尺寸外還有什麼不同?

Libra H2O 外觀近似 Forma,內部的功能也跟 Forma 一致,該有的色溫自然光調整與自動頁面翻轉功能也都一併繼承,除了顯了易見的尺寸、解析度縮小(畫素密度還是維持在 300ppi),還有哪些差異呢?首先就是面板不像 Forma 或 Aura One 用採用全平面貼合的設計,採下凹設計,一般來說採全平面的設計會較有質感,不小心潑到水也比較容清理。

▲ Libra H2O下凹的螢幕,不像 Forma 採全平面貼合的設計。

除此之外,在燈光照射下,非平面的的外框在燈光照射下陰影會比平面的機種大一點,明顯一點。至於 Libra H2O 為何沒採用平面貼合設計,或許是用來區隔是否為旗艦機型吧,不然實在無法解釋 Libra H2O 為何不用全平面的結構。

▲ 非平面的機種在燈光照射下,陰影面積會略大一點。

在表面上 Forma 持握的地方有上類似皮革漆的表層來增加質感,而 Libra H2O 則無,機身後方的防滑壓紋結構倒是相同。不過 Forma 的皮革表面雖可增加質感,但相對的也易留指紋不好清理,Libra H2O 的純塑膠表層也沒有什麼不好,好壞就有點見人見智了。

▲ 其實 Libra H2O 的塑料表層比起皮革表面好清理,也沒什麼不好。

翻頁鈕型結構也有變化,Libra H2O 採用兩個獨立按鈕,而不是 Forma 單一長按鈕的翹翹板設計,Libra H2O 在翻頁上行程較深、回饋也感覺較為明確。另一個更重要的是,開機 / 待機的按鈕的型式與位置改了。

*▲ Libra H2O 跟 Froma 比起來很明顯可以看出兩個機型的翻頁鈕結構不太相同,連接介面一樣是 Micro-USB,尚未採用 USB-C(上方為 Libra H2O,下面是 Forma)。 *

Libra H2O 把開機 / 待機鈕由側邊挪至後方,並加大尺寸,變得更好按也更為明確,解決了 Forma 讓人詬病的問題。由於位置不在側邊,較少收納時誤壓的問題,Libra H2O 也就沒有 Forma 按電源鈕喚配時要再滑動螢幕解鎖的過程,讓不用保護套的使用者少了一個流程(Forma 使用保護套喚配醒則會跳過這一過程)。

*▲ 開機 / 待機鈕改到後方,尺寸變大、按壓回饋也很明確,不再若有似無了。 *

▲ Libra H2O 改變電源鈕設計下不易誤觸,就不用像 Kobo Forma 要多一個滑動解鎖的過程(上圖為 Forma 解鎖)。

不過開機 / 待機鈕挪至後方也有一個問題,使用 Libra H2O 看書時可能會換手持用閱讀器,翻轉主機下有時會搞不清楚待機鈕到底在後方的上緣或下緣,要摸一下才能找到,當然若是加上磁吸翻蓋的保護套就可以減少此一困擾,或許往後 Kobo 可以考慮一下把按鈕放在偏中間的位置,這樣就不會翻來覆去找不到按鈕了(好不好看又是另一回事了)。

Libra H2O 另一個特別的設計是它的燈號改採隱藏式設計,平時見不到,只有在開機時或接上 USB 線充電才會顯現,結構與蘋果早期 MacBook Air 的攝影機燈號一樣,在表層打上肉眼難辨的極小孔洞,當其下的 LED 亮起透光時才會讓人發現它的存在。

▲ Libra H2O 採用隱藏式燈號,只有燈亮起才會發現它的存在。

7 吋大小的手感如何呢?

Libra H2O 雖然比 Forma 小了一吋,不過很微妙地重量只輕了小小的 5 公克,單手持取時,有時還會覺得 Libra H2O 似乎比 Forma 還沉了一些。造成這樣的錯覺可能在於 Forma 採用楔型的非對稱設計,重量幾乎全集中在手持按鈕那側。Libra H2O 雖也近似,但其厚薄落差沒那麼大,重量差不多是平均分配的狀態,所以單手持握時就會感覺較沉,不過差距也沒那麼明顯,持握一段時間也差不多會習慣,大多可以找到自己覺得合宜的方式,甚至待機鈕的相對位置也會記下來。

由於 Libra H2O 的尺寸較小,上下翻頁鈕的間距相對於 Forma 的較近,對手掌較小的人來說更易於上下翻頁,以個人來說,閱讀器會架在小指上做為輔助固定,此時大姆指在 Forma 剛好可放在下一頁的按鍵上緣,而於 Libra H2O 時就大姆指就可以擺放在兩鍵中間的位置,這樣的狀態大姆指剛好在中心點,在單持拿來說會更為穩定,在捷運中單手拿著閱讀時感受就會更明顯。

▲ Libra H2O 的按鍵離邊界較近,對手掌較小的東方人來說相對比較易於持握(左邊為 Libra H2O;右邊為 Forma)。

以大小來說,Libra H2O 的 7 吋比起 8 吋的 Forma 或許更適合大部分亞洲人的手掌大小,在單手持握的通勤使用上有它的優勢在,特別是小了一吋 Libra H2O 的比起 Forma 更便於收納取出,在人潮眾多的捷運中相較於 Forma 也比較低調好握,相對於 Clara HD 高度相仿,只略寬一點,用這個變化來換取大了一吋的顯示螢幕,算是頗為值得。另外要說一下,其背光相比於 Forma 較為均勻,不像 Forma 在按鈕那側漏光那麼明顯。

中間路線的選擇

雖然也有人可能會覺得 Libra H2O 的尺寸剛好不上不下,看漫畫沒有 Forma 的大,要攜帶沒有 Clara HD 的小巧,但不能否認這樣的大小還是打中一群需要介於中間的使用者,尺寸大小還剛好對上 Amazon Kindle Oasis,當消費者指著 Oasis 說這種大小比較剛好時,Kobo 就有相對應機型可回應,何況 Libra H2O 還有白色外觀的選擇。

▲ 同一內容在 Kobo 三款閱讀器的可視尺寸比例對比。

實際使用下 Libra H2O 可以感覺到它是款紮實的中階機,比 Clara HD 有著更大的顯示面積,看漫畫雖然沒有 Forma 那麼游刃有餘,但比起 Clara HD 就相對輕鬆,只能說小機器有小機器便利,大畫面有大畫面過癮,預算充足的話真想擺一台大畫面在家閱讀,一台小體積便於攜行帶出門,如果預算不足只能選一台,那介於中間的 Libra H2O 應就是最佳選擇,同時滿足閱讀尺寸與攜帶便利性。最後,比較可惜的是,Libra H2O 只有 8GB 的機型,若是你的書比較多,就要善用空間,把已看過或不常看的書藉先移除下載騰出空間來才行,並使用完成後自動從閱讀器移除的功能。

▲ 當你書太多又很貪心的想把它全部塞進有限的空間中就會有這樣的下場。

同場加映:新版本韌體的差異

實測的這款 Libra H2O 韌體版本為4.16.13337(2019/8/8)與目前最新的 4.15.12920(2019/5/27)還要新,從它多了一個「繁體中文(香港)」的語系與時間點推測,這個版本應是先前 Kobo 為了在香港販售所用的版本,這版本尚未在網路釋出給大眾升級,相信接下來 Kobo 應會以這版本為基礎再釋出更新軟體給大家,由於機會難得,我們剛好可以窺探下一版本的韌體有哪些改變。

在這版本中主要是加入香港使用者普遍使用的倉頡輸入法,不過輸入法是綁死在「繁體中文(香港)」的語系中,若是選用「繁體中文(台灣)」的語系就只會出現注音輸入法,無法使用倉頡輸入法,反之亦然。

▲ 要切換「繁體中文(香港)」語系才能使用倉頡輸入法。

仔細看了一下,這版韌體除了語系的增加外,大部分使用者期待的字典、字型、缺字等的問題都尚未修正,或是很多人希望有利漫畫閱讀的對比調整功能自然也都沒有,主要的變化都落在閱讀介面的微調上。

新的版本於閱讀,書名與章節顯示的位置對調了(章節在上緣、書名在下緣),並可同時顯示整書進度、章節進度,並加上簡易進度條,而不是以往進度顯示只能兩選一,這點改變對讀者閱讀進度的掌握有幫助,畢竟電子書不能像紙本書一樣以厚薄來推測閱讀進度。

▲ 閱讀介面算是這版韌體中變化較大的,修改了許多功能的位置。

❶章節名稱由原本的下方挪至上方。

❷書名由原本上方的位置改到下方,並可同時顯示閱讀進度。

❸新添加的進度條,有利於掌握整體進度。

❹點觸選單中的進度條可顯示預覽內容並快速翻頁。

❺工具圖示位置有所調整並改變位置。

 

除此之外,其他部分功能大多只介面微調,如搜尋、註記等圖示位置調整,不過發表評論功能被移除,可能在閱讀界中使用不太符合需求吧。

▲ 章節與書藉的顯示與是陳現方式都可獨立選擇了。

▲ 由左至右分別為 Libra H2O、Clara HD 與 Forma。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