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食物好吃與否,真的能由一個「公道伯」評斷嗎?
過去,許多餐廳最怕的是固定撰寫專欄的美食評論家與米其林密探,掉星宛如掉命的評分機制;但來到社群網路當道,「人人都是美食家」的自媒體時代,一句「難吃」都可能讓一間餐廳受到嚴重影響。
史上最嚴厲的食評
2012年,《紐約時報》駐站美食評論家皮特威爾斯(Pete Wells),在一篇食評裡寫道,
「嘿!你有試過那杯藍色的飲料嗎?像核廢料一樣發光的那杯?西瓜瑪格麗特?為什麼它的味道像是引擎冷卻水和甲醛的綜合體?」
「為什麼你的菜單上為數不多,可以無所畏懼吃的東西——醬烤豬肉三明治,搭配沙拉與黃瓜,居然取名為烤豬肉越南法國麵包?難道就像你跟埃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一樣,這個三明治和那道料理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對吧?」
整篇食評,威爾斯竭盡所能的嘲諷他所吃到的料理與體驗,而他評論的對象的是美國著名美食主持人蓋菲里(Guy Fieri)在紐約時代廣場開設的美式餐廳——Guy's American Kitchen & Bar。
蓋菲里:「寫負評的人只是想出名」
先不論蓋菲里身為電視名人的爭議性,威爾斯的文章一出後隨即在網路上引發許多討論,現為《浮華世界》(Vanity Fair)特約記者的尼克比爾頓(Nick Bilton)表示「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餐廳評論」;《Slate》雜誌副主編布萊恩勞德(Bryan Lowder)認為這是一篇「毫不留情的食評的榜樣」。
該篇食評也引來鋪天蓋地的網友留言,有網友批評「為什麼要花時間與版面,批評一個不好的餐廳」,也有網友表示「威爾斯的評論雖然尖銳,卻也失去評論家該有的專業,全篇充滿了娛樂目的性。」
蓋菲里也在食評刊出後,接受MSNBC晨間節目專訪,「這是一篇荒謬至極的食評,寫的人大概只想出名。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一個從外地來的名廚,大大羞辱一番。」
但不只是威爾斯不喜歡,在美國最大評論網站Yelp上,該餐廳在滿分五顆星的評分中也只拿到2.8顆星。五年過後,Guy's American Kitchen & Bar也宣布關門大吉,而許多人相信這都「歸功」於威爾斯那篇食評。
挑起爭端,學會接受後果
把一家餐廳寫到倒閉,這當然不是威爾斯的初衷,但他認為蓋菲里身為一個名人,利用自己形象和美國鄉土美食做結合,最後選在時代廣場開一間豪華且昂貴的餐廳,卻沒有做好他應盡的義務,
「對於得到這麼多人的討論我的文章,我的確有感到驚訝。雖然有些網友評論帶有惡意,但也正如奶奶常跟我說的,『如果你要挑起爭端,就得學會接受一切的後果。』」
虛心接受指教
2016年,威爾斯再次挑起了爭端,只是他這次選上的是美國名廚湯瑪斯凱勒(Thomas Keller)在紐約的米其林三星餐廳「Per Se」。他在食評中寫道,「以目前的形式和價格,Per Se糟糕到令人失望且乏味。服務生有時會讓你感覺像是在為他們工作,而你的工作就是為自己拿到,你原本想要的東西。」
面對一餐要價台幣上萬元的高級餐廳,威爾斯將原本對於Per Se的四星評價降至兩顆星。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認同威爾斯的負評,但威爾斯的食評發布後兩週後,Per Se的主廚湯瑪斯凱勒在官網向顧客道歉,「我們很抱歉,讓您失望了。作為一個團隊,我們可能太傲慢甚至是過份的自負。」並表示會做最大的努力改進。
人人都是美食評論家
打開TripAdvisor、Yelp或是Google map,一星評論成了許多使用者們大玩「大家來找碴」的最佳場所。根據2020年Sciencedaily的研究發現,近一半的消費者會參考網路上的評論,三分之一的消費者表示不會光顧評級低於四星級的餐廳。 即使只是一則負評,都有可能影響消費者的想法,甚至是對原本就受歡迎的餐廳產生偏見。
而美食「業配文」,也讓社群網路的美食評論變成一場商業行銷戰。2016年,根據business.com的數據調查,超過1.68億的用戶在Instagram上發布他們的美食體驗;Tik Tok上關於 #food 的標籤更是獲得930億次瀏覽;而成功的美食部落客則是在社群擁有數百萬粉絲追蹤。《紐約時報》的亞當普拉特(Adam Platt)認為,
「這就是美食網紅與專業美食評論家的差別:評論家由他們的出版商支付酬勞,而不是由餐廳支付。」
因此,當「假評論」開始充斥評分系統時,許多人開始轉而參考社群媒體上,看起來更為「真實」的網友推薦以及說話更具影響力的自媒體。
近年,知名度最高的莫過於從綜合格鬥選手,成功轉型成Tik Tok美食評論家的凱思李(Keith Lee)。
凱思在哪,排隊人潮就在哪
凱思李只花了三年的時間,成功在TikTok和Instagram積累超過1700萬粉絲,與多數「傳統」美食評論家一樣,凱思不接受「業配」,經常派家人去取餐以保持匿名性。他常在影片中說,
「重要的是獲得與大家相同的體驗。我只是一個記錄自己吃東西的人,」
不同於其他的創作者,凱斯往往會避開知名的餐廳,專注尋找默默無聞,或是由有色人種經營的地區小餐廳。2023年,凱斯收到一間美國餐廳Frankensons員工的電子郵件,因為生意慘淡、幾乎快交不出房租,希望凱斯能為他們拍一則影片。最後凱斯在不收一毛錢的情況下自掏腰包,一邊吃著炸雞一邊錄影評分,
「能吃到這樣的食物,就是我一開始想拍美食評論的原因。」
在凱斯給了餐廳9.8分的好評後,Frankensons餐廳的電話聲幾乎沒有停下來過。老闆法蘭克斯蒂爾(Frank Steele)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兩天炸的雞翅,遠遠超過他開店四個月以來的數量。」
因誠實的美食評論,凱斯成為許多人們尋找美食的依據,甚至在美國引發一股凱斯李效應,每間餐廳都戰戰兢兢地等待,深怕有一天會收到凱斯「不太推薦」的評價;或者是成為下一間人滿為患的爆紅餐廳。
美食評論的重量
1962年,《紐約時報》首位駐站美食評論家克雷格克萊伯恩(Craig Claiborne)在其回憶錄寫道,
「我討厭自己擔任美食評論家的權力。因為我知道一家餐廳會大排長龍抑或是關門大吉,可能都取決於《紐約時報》中的褒或貶。」
近年,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讓美食評論變得不再是菁英主義下的產物,但因為自媒體的興起,一位部落客或是YouTuber隨口的一句評論,都可能決定一間餐廳的命運。
同為美食評論家的露絲雷克爾(Ruth Reichel)也同意,這份工作其實是一項沉重的責任,
「你不僅僅是寫給讀者,更是寫個整個社會。身為一個評論者,你必須了解道自己身為思想領袖(Thought leader)的責任。」
加入 DQ地球圖輯隊 LINE Notify ,一起看透全世界
延伸閱讀:
法米其林餐廳掉星 廚師反應大不同
參考資料:
New York Times Review of Guy Fieri’s Restaurant Is a Critical MasterpiecePete Wells, Restaurant Critic, Answers Readers’ QuestionsPete WellsCan Thomas Keller Turn Around Per Se?Will write for food: Ruth Reichl and Soleil Ho discuss the changing role of food writersHow one TikTok food critic changed the lives of manyWhat Is the Keith Lee Effect? These Restaurants Have Seen It Up CloseTikTok Food Reviewer Keith Lee Made Houston Go ViralThe Influencer and the Critic: Is Social Media making Food Journalism Obsolete?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