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莊嚴的〈聖家族〉描繪的卻是約瑟的災難?不但戴了綠帽還沒有性能力

上報

更新於 2022年06月16日01:00 • 發布於 2022年06月15日10:00 • 中野京子
〈聖家族〉──米開朗基羅 The Holy Family──Michelangelo date.│1503-1504年左右 media.│蛋彩畫 dimensions.│直徑120cm location.│烏菲茲美術館(時報出版提供)
〈聖家族〉──米開朗基羅 The Holy Family──Michelangelo date.│1503-1504年左右 media.│蛋彩畫 dimensions.│直徑120cm location.│烏菲茲美術館(時報出版提供)

佛羅倫斯的富商杜利的家人委託米開朗基羅畫一幅圓形畫,這就是後來的這幅〈聖家族〉,別名〈杜利家的圓形畫〉(Tondo Doni)。

米開朗基羅本身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當然這幅畫背後也有個趣事—

以〈聖殤〉(Pietà,別名〈聖母憐子〉)與〈大衛〉(David)雕像贏得顯赫聲名的米開朗基羅, 在不到三十歲的時候, 以七十達克特金幣的報酬接受了一份工作。然而當他完成作品並且通知杜利後,吝嗇的杜利只給他四十達克特金幣。

米開朗基羅不但拒絕收錢,也不肯把畫交給他,結果杜利急了,答應重新給他七十達克特金幣,但米開朗基羅還是沒有消氣,提出支付雙倍價錢否則就不給他畫,最後他拿到了一百四十達克特金幣的高額報酬。

這個故事雖然是從同一時代的瓦薩里11口中傳出來的,但具體真實情形如何我們並不清楚。

杜利的家人請米開朗基羅作畫,是為了慶祝家中結婚不久的年輕夫婦第一個孩子的出生。

正因為如此,畫的主題才被指定為神明祝福的家庭,而圓形畫這種表現形式則一方面取決於當年富裕階層的喜好,另一方面則是可能在繪畫之前,這個圓形畫框就已經完成了。(後來人們推測,這個極其精巧細緻的畫框設計可能也有米開朗基羅參與。)

這幅畫的畫面是正統的文藝復興風範,清晰明亮。

陰影部分用的也是淺色描繪, 藍、黃、粉紅, 連人類的膚色都是清澈而硬質的,滿含金屬的光滑質感。

威嚴、莊重、毫無缺失的構圖之中,前景的三個人—聖母瑪利亞、幼年耶穌和養父聖約瑟—保持著嚴肅的表情,如同雕刻一般,看上去一動不動。然而他們的動作其實意外地充滿動感。

瑪利亞扭曲身體甚至到不自然的地步(因此看上去在翻白眼),高舉雙臂準備接過自己的孩子,而表情老成的耶穌則彷彿接下來要爬到母親頭上一般,把腳放在她的肩膀上,手放在她的頭上。約瑟也不僅是抱著耶穌,還彎著與上半身相比格外壯碩的腿,從背後伸出來支撐著瑪利亞的右臂。

這一系列的互動到底包含著什麼意義呢?

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確切的答案。有說法是要接過耶穌的不是瑪利亞而是約瑟,耶穌把手放在瑪利亞頭上可以看作賜福於她的象徵。甚至有研究者主張這幅畫沒有任何意義,單純是米開朗基羅對達文西產生了競爭心理,於是想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構圖(說不定還真就是這麼一回事)。

「這個瑪利亞簡直和赫拉克勒斯一樣」的批評意見,貫穿了這之後的每一個時代。確實,米開朗基羅描繪的女性,幾乎毫無例外地都有著一身男人的肌肉,就彷彿穿著人偶裝一般。

他應該並非不會畫女性應有的柔軟富態, 而是單純地不想畫(他又有厭女症)。在這裡也一樣,米開朗基羅刻畫了一個露出健壯手腕的、結實又勇猛的肉體,將他遺憾瑪利亞不是男人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這件事我們先暫且不提。

聖母瑪利亞、幼年耶穌和聖約瑟有著極其嚴肅的表情。(時報出版提供)

這幅畫裡埋藏著更大的謎團,就是後景中的那些裸體青年。

這些和瑪利亞一樣肌肉發達的男人們究竟是誰呢?在這裡做什麼呢?不但對神聖的家族沒有任何興趣,而且還是以全裸這種不檢點的姿態站在一起,對於現代人來說實在是詭異……

至今已經有很多人試著解釋這個場景。據說,揭開祕密的關鍵在於右邊中景幼兒這個位置。這個孩子的身分可以由他手上的標誌物來查明。看他穿著動物毛皮,拿著手杖的樣子,就可以知道他必然是之後給耶穌施洗的約翰。

幼兒約翰所在的地方,是那不知是木板還是牆壁的模糊的一線的一側,準確地說該是從前景和後景之間挖出如同壕溝一樣的地方,他在看向照耀聖家族的光芒的方向。

於是,到目前為止最為妥當的解釋是—畫著青年群像的後景代表者「異教的古代社會」,聖家族所在的前景是「基督教社會」,在這新舊兩個不同社會之中,有著預言了耶穌誕生的約翰。

原來如此,這樣我們就可以認同他們彼此所在的位置,而且也能明白裸體的青年們看不到聖家族的理由。這和畫框也有一定的關係。( 畫框刻有五個突出的人頭,下面是預言者和巫女,最上方則是神。)

然而,青年群像曾經被解釋為「侍奉耶穌的天使們」。雖然他們作為天使,態度也太隨便了,然而米開朗基羅經常畫沒有翅膀的天使,所以看畫的人也接受了這個說法。

既然如此,繼續研究下去可能還會出現更加讓人意想不到的新說法,因此現在就斷定這指的是三個世界可能還太果斷。而且直到現在仍然有人提出異議,謎團可以說尚未解開。

解釋場景我們就說到這裡。

裸體青年們不但對神聖的聖家族沒有任何興趣,而且還是以全裸這種不檢點的姿態站在一起,對於現代人來說實在是詭異。…(時報出版提供)

這世上有所謂「捏造照片」的技術。

在這個攝影技術逐漸發達,剪裁、修正、塗改、合成,甚至誕生了CG(電腦動畫技術),可以將一切東西變形成其他東西的現代社會中,人們還是難以改變潛意識中認為的「攝影所拍攝的是真實影像」、「照片是一種客觀性強的東西」,因而被騙的人不在少數。更別說是相機才剛問世不久的新聞照片了。

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比如希特勒在清洗納粹突擊隊之後,從已經公開的照片裡除去了隊長隆姆的身影。史達林公開發表一張用自己替換了列寧身邊的托洛斯基的合成照片,八十歲的布里茲涅夫明明已經被外國記者拍到了年老並且垂著雙下巴的樣子, 卻還是把自己一張毫無皺紋、面容精悍的照片作為正式照片分發,墨索里尼則是……

就不再多說了,這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現在再看這種樸實簡單的改造,簡直可以說是令人欣慰了。

從古至今,人類所做的事情都大同小異。

連照片都能改,為什麼繪畫不能呢?

法王被天使所稱頌,維納斯的裸體潔白無瑕,大衛有著完美的身體比例,國王強大,王妃美麗,聖母瑪利亞絕對不會變老,聖約瑟……

是的,我現在要說的就是聖約瑟。米開朗基羅描繪的聖約瑟充滿威嚴,雖然年老,但是身體強健,容貌偉岸,一看就知道他十分可靠,在妻子和孩子後面認真地守護著他們。

其實,「聖家族」成為禮拜圖的題材而頻繁為人所畫,正是從這個加強了父權的文藝復興時代開始的。

在那之前,「聖母子像」和「耶穌降生」之類題材的繪畫中,約瑟完全沒出現,又或是即使出現也被安置在角落裡毫不起眼,有時還會合掌禮拜年幼的耶穌。

然而富裕階層開始重視家庭,想從耶穌一家中看到家庭的理想形式之時,就會發現至今都沒有什麼存在感的約瑟成不了他們的榜樣。這樣下去是不行的,無論如何也要給約瑟增添一點家長的威嚴。就這樣,他的地位開始上升了(最後名字前加上了「聖」的稱號),終於也能被當作神的化身來描繪了。

然而如果約瑟真的實際存在的話,他看到自己的肖像畫會開心嗎?

本來約瑟就是一個非常可憐的存在,甚至曾經被人失禮地戴上了「世界第一頂綠帽子」。未婚妻瑪利亞還是處女就懷上了神之子,他還必須養育那個孩子長大。

據《聖經》記載,木匠約瑟是大衛王的後裔。

「耶穌基督降生的事如下: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給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她丈夫約瑟是有情有義,不想光明正大地羞辱她而想暗地裡把她休了。正考慮這件事的時候, 有主的使者在他夢中顯現, 說: 『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中略)約瑟遵照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來,只是沒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兒子,就為他起名為耶穌。」

拉斐爾,〈卡尼吉尼亞的聖家族〉,1507 年。(時報出版提供)

—《馬太福音1章18-25節》

這裡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沒有和她同房」的部分。這也就必然意味著生了耶穌之後「同房了」這個事實。實際上,《聖經.次典》中有記載說,約瑟和瑪利亞之後又生了四個男孩,兩個女孩。

請再重新看一遍畫。無論怎麼看,約瑟都不像是瑪利亞的丈夫,更像是她的祖父。看上去再健康,都無法相信他在之後讓瑪利亞生了六個孩子。

這幅畫真正的目的—

就是不能讓約瑟有男性功能。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會給瑪利亞的處女之身蒙上污點。作為聖母,她的純潔之身是絕對不能被污染的,哪怕對方是自己的丈夫也一樣(因此,有些福音書將之前列舉的六個孩子記載為甥侄)。

於是, 約瑟不知不覺中就被刻畫成了老人。拉斐爾的畫法更加露骨, 在他筆下,約瑟看上去已經不只是瑪利亞的祖父了,甚至是曾祖父一般,風燭殘年,只有拄著拐杖才能勉強顫巍巍地站著。

《馬太福音》中並沒有說約瑟的年齡是瑪利亞的五倍這種事情,因此本來約瑟應該是像羅素.費倫蒂諾的〈聖母的婚禮〉(Marriage of the Virgin)中所描繪的一般,和瑪利亞年齡相近的男子。

可憐的約瑟,在洞房前就被未婚妻告知已經懷孕,想休妻卻又苦於神諭而無法實現,不但非得把這個並非親生的孩子養大,自己的孩子們還被當成甥侄,甚至被捏造成一個沒有男性能力的存在。這些降臨在約瑟頭上的命運(災難?)只要是男性,恐怕都會覺得可怕吧……

費倫蒂諾,〈聖母的婚禮〉,1523 年。(時報出版提供)

米開朗基羅 .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1475-1564)

與拉斐爾、達文西並列的文藝復興三大巨匠之一,從事雕刻、繪畫、建築,技能範圍之廣無人可比。他幾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西斯汀教堂天頂壁畫〈最後的審判〉(Il Giudizio Universale),在如此嚴苛的工作環境之中,還活到了幾乎九十歲高齡,被稱讚為「神一般的人類」。

編注11:瓦薩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是米開朗基羅的學生,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理論家。

*本文摘自《膽小別看畫Ⅲ:藏在傳世名畫裡令人細思恐極的故事》,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中野京子

日本藝術史暢銷書作家,德國文學研究者、藝術評論家、2017年《恐怖繪畫展》(怖い絵展)特別監修。

中野京子對於歷史與藝術的學識淵博,以及對人類心理擁有超群洞察力,她以獨特的視角觀看藝術、書寫歷史,著有《膽小別看畫》(怖い絵)等一系列解讀西洋名畫著作,在日本出版後一躍成為最受歡迎的藝術類書籍作家。

目前除寫作、授課、寫專欄之外,還參與日本NHK電視台藝術節目製作,以多元方式向大眾傳遞歷史和藝術的魅力。

另著有《療癒羅浮宮》。

【譯者簡介】

李肖霄

二〇〇六年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日語系,經過數年在外企打滾後決定給自己充電,目前就讀日本一橋大學商學研究科碩士課程。興趣是宅在家讀書打遊戲看動畫,以及研究怎麼做出更好吃的中餐日餐西餐。曾經為某字幕組工作。現實中雖然是個身體柔軟的胖子,但大腦頑固又認真,熱愛歷史讀物和奇幻讀物,在小學時就已通讀希臘神話大全和中國皇帝全史。近年來人生觀和世界觀不斷發生巨變,認為不止名畫,任何事物都要多個角度去看才能理解其中之妙。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