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俄烏戰結局影響中國武力犯台?外媒:北京需有付出高昂代價心理準備

新頭殼

更新於 2022年06月28日11:51 • 發布於 2022年06月28日11:51 • 新頭殼newtalk |蔡宛臻 綜合報導
雖然中國的軍事實力在紙上佔據優勢,但軍事力量並非完全取決於軍力優勢,它更容易受到被侵略人民的抵抗意志影響。   圖:翻攝自中國軍網
雖然中國的軍事實力在紙上佔據優勢,但軍事力量並非完全取決於軍力優勢,它更容易受到被侵略人民的抵抗意志影響。   圖:翻攝自中國軍網

新頭殼newtalk

自俄烏爆發衝突以來,國際情勢的變化一直被用來與中國對台動武之決策相比擬,部分分析認為武力犯台有其自身的邏輯,無論俄烏結局如何發展,中國基本國策仍不會動搖,但北京政府衡量整體局勢,也必須做出付出高昂代價的心理準備。

瑞士《新蘇黎世報》(Neue Zürcher Zeitung)分析,俄烏戰爭的發展不一定能改變中國的基本國策,雖然中國的軍事實力在紙上佔據優勢,但軍事力量並非完全取決於武裝優勢,它更容易受到被侵略人民的抵抗意志影響。如同,烏克蘭面對具備強大軍隊的俄羅斯,仍誓死保衛首都基輔。而在目前頓巴斯的疲勞戰中,烏軍仍佔領著大部地區。軍事優勢不可高估,這對北京而言不啻是一記警鐘。

其次,屬於西方回應,中國的鷹派一直把美國擔心的與俄羅斯爆發核大戰,解讀為華盛頓不願直接介入台海衝突。這也可能解釋拜登不斷重申「以武力協防台灣」的用意,就是要打破中方的幻想。此外,歐洲不願快速、堅定地制裁俄羅斯的能源輸出,北京可將此理解為,西方不願付出高昂的經濟代價同專制體制迎面作戰。

無論北京是否將俄軍的困境與自身的軍事力量相互比較,外媒認為,北京可能體悟到的最重要關鍵點在於「發動侵略戰爭的代價是高昂的」。

延伸閱讀:

北約將中國視為「系統性挑戰」 趙立堅嗆:搞亂歐洲後又來搞亞洲

挑戰「非國際水域說」?中智庫:美EP-3E台海南端活動「支援水面艦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