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花蓮豐濱鄉海邊的港口國小,是一個全校只有8人的迷你小校,不過由學生組隊拍攝,講述兩代文化傳承的紀錄片《阿公在煩惱什麼?》,陸續在國際兒少影展獲得肯定,帶給地方鼓勵,希望繼續推進偏鄉藝術教育。
紀錄片《阿公在煩惱什麼?》:「阿公說當我真的想學習的時候,我的阿公已經不在了。」
4位港口國小學生,跟著阿公學捕魚、學藤編,在花蓮豐濱鄉海邊,一邊玩一邊記錄兩代對話,也呈現出阿公的煩惱就是擔心傳統文化無法傳承。
簡短而溫暖的影片,去年相繼得到阿拉伯和希臘,國際兒少影展的入圍與獲獎肯定。
紀錄片製作成員 潘彥廷:「剪接要花很多時間,然後還有很多心力在剪,不能亂剪,等一下我的隊友就在那邊碎碎唸。」
紀錄片製作成員 石紹恩:「所有的傳統文化的東西,然後讓這個文化可以傳承下去。」
Cepo’藝術中心指導老師 王力之:「我們一次一次,因為透過每個禮拜的出機,就是自然而然生出很多問題,然後就可以開始跟阿公聊天,那我覺得這個其實是這部片,其實最值得的地方。」
社區為此特別慶祝,因為全校只有8位學生的港口國小,地處海線偏鄉,教育資源又相對有限,學校很希望結合社區,持續深耕特有藝術人文課程。
花蓮縣港口國小校長 艾德林:「將資訊能力投入在孩子的學習上面,課程或是活動更深入、而且更深化。」
豐濱鄉港口村長 許先忠:「(村子)留下來的大概是,隔代教育比較占大部分,(藝術課)把這個學校的教育用得更好。」
港口聚落也是花蓮知名的生態藝術村,長期原漢族群文化相融,這次小朋友拍紀錄片躍上國際舞台,帶動他們的信心,今年將再展開新拍攝計畫,為港口國小轉型藝術特色校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