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屏東王船文化館 演繹百年迎王祭典

青年日報

更新於 02月13日14:26 • 發布於 02月13日14:26
坐落在屏東東港的王船文化館,為全臺第一座以國家重要民俗文化資產打造的展覽館。
坐落在屏東東港的王船文化館,為全臺第一座以國家重要民俗文化資產打造的展覽館。
 由東隆宮王船祖師,以精湛匠藝現地打造總長42尺的鎮館之寶「典藏王船」,非常壯觀。
 由東隆宮王船祖師,以精湛匠藝現地打造總長42尺的鎮館之寶「典藏王船」,非常壯觀。
 3樓展區聚焦於屏北與屏南的地方特色,以及木造王船的精美彩繪藝術。
 3樓展區聚焦於屏北與屏南的地方特色,以及木造王船的精美彩繪藝術。
 「溫的日子」特展,以3種色彩對應東港人的記憶與生活。
 「溫的日子」特展,以3種色彩對應東港人的記憶與生活。
周邊景點
周邊景點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位於屏東東港的王船文化館去年底開館,為全臺第一座以國家重要民俗文化資產打造的展覽館,5層樓建築以「海洋信仰」、「千歲巡狩」、「屏東代巡」、「打造神舟」與「東港迎王」等5大展示主題,並陳展循古法,以精湛的匠藝打造總長42尺鎮館之寶「典藏王船」,展示地方獨特的王船文化,歡迎民眾一同前往參觀,了解迎王傳統祭典。

屏東「迎王平安祭典」是由小琉球三隆宮、東港東隆宮及南州溪州代天府接續舉辦,為南臺灣重要的宗教文化,於2010年獲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這項祭典「丑、辰、未、戌」3年1科,歷時8天7夜的祭典,吸引上萬人參加,最後的送王儀式「燒王船」最為精采,王船融合紙雕、彩繪等各種臺灣傳統文化元素,在祭典最後燒化,祈求國泰民安。

360度沉浸式劇場 追溯信仰源由 

館內1樓以多媒體科技打造總長20公尺、近5公尺高的360度環形沉浸式劇場,播放「生命的長河」影片,影像記錄2021辛丑正科王船祭典,橫跨至2024甲辰正科平安祭典,並邀請從小身為轎班的東港在地藝術家黃志偉擔任旁白,將東港王船文化的點滴融入自身的故事情境,呈現猶如親臨祭典現場的震撼,民眾可透過視聽兼具的體驗,追溯海洋信仰的歷史起源。

常設展呈現臺灣王船的演進與東南亞一帶的王船文化,國家級民俗無形文化資產包括南鯤鯓海漂王船、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西港刈香、臺南十三艙、南關線三大廟、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展現王爺信仰多元儀式的表演藝術與傳統工藝,現場還有仿製大型東港牌樓、36省燈,臺灣地理展板搭配多媒體螢幕牆,實體文物等體現東港迎王特色。

溫的日子 3色彩對應東港人生活

首檔特展以「溫的日子」為題策展,透由3種色彩對應東港人的記憶與生活,如香火的朱色象徵習俗、技藝與精神的傳承,信仰散發聖光的金色則展現東港人信仰溫王爺的心意,同海洋的藍色寓意討海人一輩子面對大海的景況,在豐收與凶險的境遇中,養成勇於探索的性格,12組東港人的生命故事,交織出溫王爺信仰在東港人心中的重量。

3樓聚焦於屏北與屏南的地方特色,收攏屏東縣內因各地不同的生活習俗延伸出在地特色的迎王祭典,展覽回顧屏東王船的歷史演變、東港迎王添載,以及木造王船的精美彩繪藝術,牆面展示造船司們打造王船留下的現吋版,提供近距離欣賞王船技藝的機會。

鎮館之寶典藏王船 匠藝精湛

特別的是,館內公開東隆宮王船的各部結構與重要構件,並以造船師群像介紹東隆宮王船幕後的重要推手們,最大亮點就是由東隆宮王船祖師傅循古法耗時半年時間,以精湛匠藝現地打造總長42尺的鎮館之寶「典藏王船」,非常壯觀,吸引民眾拍照留念。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