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春夏繁殖季到來 新北動保處教您如何處置拾獲的幼鳥

中華日報

更新於 03月25日11:20 • 發布於 03月25日11:20
民眾通報動保處拾獲領角鴞幼鳥,全身淺灰褐色,瞳孔為紅褐色,展現猛禽萌的一面。 (新北動保處提供)
民眾通報動保處拾獲領角鴞幼鳥,全身淺灰褐色,瞳孔為紅褐色,展現猛禽萌的一面。 (新北動保處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春夏之際正是鳥類繁殖的季節,常有民眾撿到全身紅通通尚未長出羽毛的雛鳥,或已長出羽毛在換羽階段的幼鳥,新北市府動保處於接獲通報後帶回安置;動保處表示,民眾於路上遇見雛鳥、幼鳥時,在拾獲處上方常會有鳥窩,只要設法將幼鳥回置巢內即可,藉由鳥類雙親育雛效果遠遠大於人類飼養,畢竟親鳥才是最佳的照顧者。

瑞芳動物之家站長王嚴?表示,拾獲鳥類案件有三大類型,成鳥在地上被拾獲,檢診常可見有傷口,例如翅膀骨折,亦即所謂的「落翅」,因無法飛翔,故只能在地面上走動;而幼鳥在地上被拾獲,常不見有外傷,此階段幼鳥多處在換羽練習飛行時期,常可見振翅欲飛離狀態、雛鳥因全身缺乏羽毛,可見微血管而紅通通,多是意外從巢內掉出而出現在地面上。

動保員潘虹姿表示,依往年經驗,春季天氣變溫暖後不久,接收安置幼鳥案件會逐漸增多,瑞芳動物之家曾接獲有燕子、貓頭鷹等幼鳥,燕子經常在屋簷下築巢,高度並不高,架個樓梯即可將拾獲的雛、幼鳥,直接回置巢內即可。貓頭鷹巢通常在樹頂端,高度高無法觸及,可拿紙碗內放樹枝、葉將其固定在犬貓無法觸及的安全高度,再由親鳥自行照顧即可。

動保處表示,民眾若遇見需救援的動物,也應具備基本知識,鳥類雙親決不會隨便放棄雛、幼鳥,只要在拾獲地點周遭樹上找尋,通常可見有鳥巢,再設法將其回置巢內即可;若拾獲雛、幼鳥便通報請求帶回以人工餵養,如此反而不利幼鳥的存活;遇到地上有鳥類,先判斷是雛、幼、成鳥,確認有受傷後再行通報,以確保動物福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