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Ian Curtis悲劇人生的黑白青春輓歌!經典音樂電影《控制》上映15週年數位版台灣搶先放送

Zeek玩家誌

更新於 2021年10月16日12:50 • 發布於 2021年10月16日12:50

1980年5月18日,日正當中的英倫後龐克樂團「歡樂分隊」(Joy Division)主唱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觀賞完荷索《史楚錫流浪記》之後,在伊吉帕普(Iggy Pop)首張個人專輯《The Idiot》陰森樂音中,於自宅廚房上吊自縊,結束短短23年的生命。

Ian Curtis之死,讓Joy Division頓時成為傳奇,而Joy Division僅有發行的兩張專輯成為傳奇,Ian Curtis本人也成了永恆傳奇。然而,Ian Curtis究竟為何尋死,乃是長年以來爭論不休的謎團。直至1995年,Ian Curtis遺孀黛博拉柯提斯(Deborah Curtis)出版回憶錄《遙遠的觸摸(Touching From A Distance)》,娓娓道盡Ian Curtis決意求死前所遭逢各種苦痛掙扎與身心狀況,這才讓樂迷洞悉Ian Curtis每一字每一句用生命譜寫,用靈魂吶喊的陰晦歌詞背後,有這麼多寡為人知的黑暗故事。

2007年,改編自《遙遠的觸摸》一書的《控制(Control)》在坎城影展首映,博得全場觀眾起立鼓掌致意,更一度在IMDB上創下9.0的高分。爾後,一舉席捲全球各大影展,獲獎無數,霸佔當年度各大影評人最佳電影十強榜單,牢牢奠定經典音樂電影地位。

作為Ian Curtis的傳記電影,《控制》全片從Ian Curtis 如何初識Deborah,如何加入樂團,擔任主唱,在正職工作之餘,蠟燭兩頭燒地兼顧音樂夢開始。再談到他如何奠定Joy Division開創性的後龐曲風與獨樹一幟的演出臺風。最後,則講述著Ian Curtis如何背負成名之後的壓力,如何忍受婚後生活的不快樂,如何抗拒為人父後的不適應,如何糾結婚外情後的進退兩難,以及更致命的-如何面對癲癇症的日益嚴重。上述種種身心壓力,都成為導致他決意遺世而去的導火線。

《控制》全片關於Ian Curtis的生平寫照,在Ian Curtis遺孀Deborah Curtis親自擔任監製之下,是如此地赤裸,又如此地誠實,毫不掩飾,直視其脆弱與黑暗面。原本就與Joy Division團員私交甚篤,同時又是流行尖端(Depeche Mode)、U2等樂團御用視覺導演的安東寇班(Anton Corbijn)負責執導本片,深諳音樂電影敘事節奏,更透過仿彿是向Joy Division那首充斥死亡意象的〈Atmosphere〉MV致敬的35釐米底片黑白攝影手法,讓Ian Curtis悲劇輓歌般的一生,更顯蒼白無力,卻也饒富詩意,恰恰符合Ian Curtis個人以及Joy Division的晦暗氣質。

在片中飾演Ian Curtis的山姆萊利(Sam Riley),將Ian Curtis的神韻、表情、肢體與內心世界的千頭萬緒詮釋地無不維妙維肖,還原度極高,說服力極強,廣獲全球影展影評一致好評。其實,《控制》只是Sam Riley的大螢幕處女作。如此驚人演技,再加上導演的執導功力,影像美學,再再讓《控制》不僅成為全球Ian Curtis、Joy Division信徒,甚或是廣大英搖、後龐克樂迷心中的永恆經典,也是影史上評價最高的超卓音樂電影。至今地位依舊,未來也同樣難以動搖。

2021年,《控制》即將上映滿15周年之際,出品方特別將35釐米底片拍攝的原始素材作數位化處理,作為2022年特別放映之用。台灣在造次映畫的爭取下,成為全球最早放映《控制》數位版的國家,並於11月12日起,在全台各戲院大螢幕放映(上映戲院: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台北MUVIE CINEMAS威秀、台北國賓長春影城、喜樂時代南港店、喜樂時代永和店、喜樂時代桃園A19、桃園統領威秀影城、新竹大遠百威秀影城、台中大遠百威秀影城、台南大遠百威秀影城、高雄大遠百威秀影城),讓全台樂迷有機會重逢經典,齊聚朝聖。

延伸閱讀:
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黛妃》外媒一致肯定奧斯卡影后有力人選
電影《梅艷芳Anita》正式預告釋出、感動還原百變天后傳奇一生!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