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英國是如何「接納」印度移民的?

換日線

更新於 06月06日09:58 • 發布於 05月27日04:22 • 芷君/倫敦生活雜記
英國是如何「接納」印度移民的?
英國是如何「接納」印度移民的?

近期看到台灣的勞動部長許銘春傳出失言風波,以「膚色相近」討論即將引進印度勞工的原因,她後來也公開致歉。關於種族歧視的議題,因為與印度簽署勞工合作備忘錄(MOU),也成為社會中的熱門話題,許多言論更反映了部分台灣人對於印度人的刻板印象。

這與英國有印度裔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並且有許多印度裔移民在此生活,呈現出非常不同的景象。2023 年,蘇納克公開在唐寧街慶祝印度燈節,他也曾回到家鄉的印度廟宇祭拜,吸引了住在附近城鎮的印度教徒們前來朝聖。蘇納克的當選,成功讓印度文化躍上西方的主流媒體。

此後,「印度之光」、「印度之子的崛起,統治大英帝國」等標語出現在印度的各頭版新聞,展現了印度人對此事的驕傲。大英帝國曾經對印度長久殖民,如今印度裔首相上任,由此產生的強烈對比,目前住在英國的我也十分能理解他們的感受。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圖/Muhammad Aamir Sumsum@Shutterstock

另外,蘇納克成為首相一事,在英國本土也被看成是政治上與種族上的里程碑,代表著英國社會的多元包容──此時此刻,印度移民似乎成為移民群體中的成功典範,然而,蘇納克的勝利真的象徵了所有印度裔的「勝利」嗎?

回望歷史:印度移民曾面對的種族歧視

近期,英國公共廣播電視頻道 Channel 4 推出一部紀錄片《Defiance: Fighting the Far Right》,片中描述印度裔在 1970-1980 年代間,遭遇何等嚴重的種族歧視和暴力攻擊。而我認為,在當代的英國,卻很少有人意識到印度裔曾經面對的迫害與種族歧視。

紀錄片中有一段提到 1976 年的某個晚上,一位 18 歲印度裔青少年與朋友去看電影,卻再也沒有回家。隔天,他被發現慘死在路邊,另一位印度裔少年路過詢問警察,竟得到「趕快離開,這只是一灘印度人的血」的回應。然而,這位少年並不感到意外,因為他在幾年前,也曾受到類似的種族仇恨攻擊、被當街毆打,警察對此卻毫無作為。

當時的英國,也有一些街道或地區是印度移民不敢經過的,因為在那些區域隨時都可能遇到種族歧視攻擊,甚至是謀殺。很長一段時間裡,印度裔在英國歷經了非常嚴重的種族歧視。

從殖民時期到二戰後,英國一方面統治著印度,大量招募印度士兵並引進勞工來支持大英帝國的發展;另一方面,不只是對印度的統治建立在剝削與歧視上,對於招攬到英國的印度人,也持有很嚴重的種族偏見。

例如,在 1960 年代,有超過 1 萬 8 千位年輕的印度醫生被招攬至英國,支撐起當初搖搖欲墜的醫療服務系統(NHS),原因是印度的醫療系統是由英國殖民時建立的,因此英國認為印度移民是當時擴充英國醫療系統人員的首選。然而,這些年輕的印度醫生來到英國後,卻面臨升遷上的歧視,只能被調到鄉村、在地小診所,以填補英國籍醫生不想去的空缺。

另外,也有許多非醫療專業的印度移工,進到英國北邊的建造業、鐵路業等等,他們面臨到非常險惡的工作環境、低薪和極長工時。這些狀況在一連串的抗爭運動與罷工下,才慢慢得到改善。

當代英國:印度裔成為最融入在地社會的移民

研究數據指出,相較於其他的南亞族群,印度裔是當今最受到英國人歡迎的移民群體,也最能融入當地社會。英國政府的報告提到,印度裔、華裔是受教育程度與收入最高的族群,甚至勝過當地的白人。而前文提及的首相蘇納克,也象徵了印度裔在英國政壇的權力。

在英國的日常生活中,我也能感受到印度的食物與文化影響著在地社會。我記得第一次跟英國籍室友的家人見面時,於聊天過程中問及他們最常煮的家常菜,他的爸媽回答了「咖哩」,這個答案是我完全沒預想到的。

在英國許多地方能嚐到道地的印度料理。圖/Graeme J Baty@Shutterstock

後來,我也觀察到有些英國朋友經常使用印度乳酪(Paneer)和印度香料做菜;在英國的街頭,印度餐廳、超市也很常見,在這裡要吃到非常道地的印度料理是很方便的。

另外,根據 BBC 報導,英語也在殖民時期的貿易下,以及統治印度的過程中發生一些改變,有些英文單字──例如 pyjamas(睡衣)、shampoo(洗髮精)、shawl(披巾)即源自印度。

在現代的英國社會中,人們對印度裔雖更為接納,但這就代表種族歧視不存在了嗎?接下來,我想從身邊朋友的一些案例來分享。

真實故事:印度朋友們的親身遭遇

來到英國念書和工作後,我認識了許多印度的朋友,在工作場合上,也有一些印度同事。同為移民者的我們,在國外生活的艱辛、文化的隔閡等因素,使我們的連結更加緊密,日常中面對大大小小的種族歧視,總成為我們談論的話題之一 。

印度朋友們與我都認為,雖然現在的英國社會──尤其倫敦──非常多元,但對於有色人種的種族歧視還是無所不在,許多隱性的種族歧視雖然以不同形式出現,但背後邏輯卻依然相通:人們對於特定種族或膚色有著刻板印象和偏見,或是基於種族優越的觀念,產生了差別、惡意的對待。

舉例來說,有印度朋友們曾在租屋處數次被鄰居指責大聲吵鬧,但他們是在晚上 10 點半前與朋友在家聚會,並沒有在晚上 10 點半以後吵鬧。然而,當類似情形發生在其他鄰居家時,卻完全沒有人去制止。這是因為英國人對於印度人有著「吵鬧、愛唱歌跳舞」的成見,因此往往會放大檢視印度裔移民的行為。

無獨有偶,我的印度室友曾遭受來自其他室友的種族歧視,甚至是攻擊。有位白人室友經常在未經確認的情況下,指控這位印度室友把公共空間弄髒,將「骯髒、不衛生」的標籤與印度人連結。最後兩方的衝突升溫,還涉及警方的介入。這些種族歧視的經驗,對我這位室友造成了無法抹滅的痛苦,長久下來也可能造成心理層面的影響,讓人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

在我的公司裡,也曾有類似案例。有一次,我無意間聽到一位白人同事對一名印度同事說:「曬黑後的膚色很適合妳。」那位印度同事只好尷尬又帶點開玩笑的口氣回應:「這是我原本的膚色,跟曬黑無關。」不僅如此,該名白人同事還曾在我的印度同事面前抱怨,因為自己男友的頭髮和眼睛是棕色的,「以後可能會生出很難看的小孩。」

此外,在英國雖能看到一些印度文化的影子,但有時我也能察覺到英國人對印度的不了解。像是大多數人只知道印度咖哩、印度拉茶,卻對於印度的政治、殖民歷史與更深入的文化,沒有太多認識。

這些真實例子不勝枚舉,就在最近,在一場共10 人的朋友聚餐上,我們每個人竟然都能「信手拈來」分享不只一件發生在自己或友人身上的種族歧視事件。這些經驗都反映出,許多英國人對於種族議題的不敏感與忽視,甚至仍然帶有「白人至上主義」的優越想法。而就算是在相對多元的首都倫敦,隱藏在生活與工作場合中的種族歧視仍隨處可見。

結論

綜合上述,在英國,印度裔雖然已經逐漸融入主流社會,並在政治與經濟上取得一定的影響力,然而,還是可以看到許多種族歧視的案例,如同害蟲般難以被消滅與根除。我認為在政府、社會與個人層面上,都該以更嚴肅謹慎的態度面對種族議題。

回到台灣,我們的社會正往越來越多元的方向發展,而在台灣與國際接軌、接納越來越多外來人口的同時,種族歧視的議題亦必須被更加重視。正如我前面分享的例子,種族歧視的普遍性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為嚴重,政府與立法者在未來應該更認真對待。

【延伸閱讀】

●台灣無所不在的口音歧視:我媽通五種語言,卻因口音遇上麻煩?
●那位看到存款數字前後,判若兩人的倫敦行員──留學生真心話:離家若遇身份歧視,回台更要將心比心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5

  • leo
    哈哈哈,移民和移工不是一個等級,別混為一談
    05月27日05:53
  • 現有的外籍移工問題都處理不好了,還要繼續引進其他國家的來製造問題,真的當人民都是傻子欸
    05月27日06:26
  • Johnny Lee
    這作者有病嗎 英國根本沒有窮的印度人好嗎 人均近三萬鎊才能申請工作居留 不然就是要讀高中讀大學一年也要兩三萬鎊 跟要來台灣工廠打工的印度外勞差多了 不管是經濟實力還是素質 你如果讓印度工程師或白領來台灣 根本沒人會拒絕好嗎 Advanced immigrant 不等於 foreign cheap workers 好嗎
    06月05日13:58
  • Ruben
    呆丸為移進阿三,十萬強姦犯洗白,哈哈哈哈哈!
    05月27日06:58
  • 🌼TWQueenie8964🌼
    印度有15億人 中國有13億人 全世界都有超多印度、中國移民 但全球9成的科技業CEO全部都是印度人 沒有中國人(因為只會竊盜技術) 在國外其實很少聽到 西方人直接歧視印度人 大都是針對中國人 因為國外的印度人 真的不會去惹人家麻煩造成別人困擾
    05月27日04:5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