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用明信片與全世界交朋友,還能學英文?

換日線

更新於 05月24日15:48 • 發布於 05月13日09:10 • 羅思涵
用明信片與全世界交朋友,還能學英文?
用明信片與全世界交朋友,還能學英文?

參與 Postcrossing 至今,收到的明信片已集滿近 7 本集冊。Photo Credit:羅思涵 提供

裝飾品推車推到書桌旁,check!挑好準備寄出的空白明信片,check!選定符合當天心情的音樂,check!拾起想用的筆,我像到超市購買商品般,一項一項劃掉心中的清單,準備開始我的週末計畫:寫下準備寄給陌生人的明信片。

你或許會想,在這個通訊軟體如此便利的時代,手指按一按就可以聯繫到在世界各個角落的人,誰還會「浪費」這麼多時間手寫卡片,甚至是寫給不曾見過的人?

但如果我說,這個體驗能讓人不出國就收到那些只存在於書本上國家的明信片,並且明信片上承載著另一個陌生人的生命故事,是不是能引起你的興趣呢?

Postcrossing 其實是個已存在近 20 年的網站,使用者至今在全球已寄出高達 7,600 萬張明信片。而我,這個被認為時時刻刻都在上網的 Z 世代,在老師的推薦下,一步踏入這個「用明信片與世界交流」的計畫,並深深為此著迷,一轉眼就是近 10 年的時光。

Postcrossing 是什麼?怎麼交流?

Postcrossing 計畫源自 Paulo Magalhães 在 2005 年推出的專案,計畫名稱結合明信片(postcard)和交流(crossing)兩詞,象徵著「透過明信片聯繫世界,建立跨國籍、年齡、性別、種族及信仰的友誼」。

想成為 Postcrosser(計畫參與者的稱呼)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在官網註冊帳號後,就可以申請寄送地址;網站隨後會隨機提供一個 Postcrosser 的住址、個人介紹及該次寄送對應的 ID 號碼;當對方收到你的明信片,並在官網登錄明信片上的 ID 號碼後,就會有另一個人收到你的收件資料並寄出明信片給你──也就是說,你寄送明信片的對象,和後續寄給你明信片的對象會是不同人。

截止 2024 年 4 月,Postcrossing 網站上有 80 萬名成員,其中,台灣的使用者超過 11 萬人,為 248 個參與國家當中的第二多,總共寄出約 300 萬張明信片。

在 Postcrossing 參與國家當中,台灣的網站註冊人數為第二高。圖/取自 Postcrossing 官方網站

成為 Postcrosser 是練習英語的好途徑嗎?

每當我和身旁朋友們分享這個網站,最常聽到的問題非此莫屬:「所以妳的英文有因為這樣變好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必須提醒語言學習的實際效果會因人而異,我僅能依照個人經驗分享,畢竟英文能力的提升與否,會根據個人如何使用網站而有所不同。

我寄出第一張明信片時仍就讀高一,或許是出於對英語學習的疲倦,我希望在上了這麼多堂英文課、學了這麼多英文單字後,能將學到的知識實際運用在生活中,當時我想起了國中老師介紹的 Postcrossing 網站。

但真正成為 Postcrosser 後,我卻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由於明信片的版面有限,在寫完基本介紹後,別說是寫出一段文筆流暢的內容了,我幾乎只能寫下如 Happy Postcrossing 等祝福語。

因此平心而論,我認為 Postcrossing 的「普通玩法」對英文能力的提升實在有限,但我不會就此斷言明信片交換對英文能力的訓練沒有幫助,因為在我改變使用 Postcrossing 網站的方式後,Postcrosser 的身分確實成為我學習英文的動力。

「直接交換」(direct swap)是網站上非官方玩法之一:每一位 Postcrosser 在註冊時會被要求填寫是否接受「直接交換」玩法,簡言之就是願不願意接受「筆友」。且直接交換的形式不限於明信片,我也曾遇過以手寫信作為交換的筆友。

當想說的話不再受限於紙張空間不足,我和筆友們開始分享彼此生活中的大小事,從喜歡哪位歌手、看了什麼電影、去哪裡旅行,甚至是申請學校、開始實習、找到工作等等,無話不談。

為了能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我開始主動學習不同的句型、字詞表達,久而久之,這些新學到的英文詞彙被刻在我的腦海中,自然而然地就能使用出來。

而這樣的語言學習甚至不受限於英文,我就曾因對德文有興趣,在自我介紹中提及歡迎會講德文的 Postcrosser 以德語撰寫明信片給我。當我收到許多次「德英雙語」的明信片後,某次觀賞電影時看到簡單的德文對話,竟意外地發現不用翻譯也能理解其中含義!

透過明信片傳遞的 3 段溫馨故事

從寄出第一張明信片到現在,已經快要 10 年了(我是在 2015 年 11 月註冊的),參與 Postcrossing 社群這麼久,除了希望在明信片交換上尋求「類出國」體驗外,Postcrossing 網站最吸引我的,莫屬社群中的善意交流了。

這麼說或許有點抽象,因此我將接著分享幾個曾實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明信片交換經驗:

一、慶祝結婚週年的美國爺爺

若仔細看 Postcrossing 的介紹,會發現其實官方並「不鼓勵」成員在自我介紹中寫下自己想收到的明信片類型,這是因為該計畫希望 Postcrosser 在收到明信片的那一刻能更有驚喜感。不過,許多 Postcrosser 仍會列出幾個關鍵字讓其他人作為挑選卡片的參考。

舉例來說,有一次我準備寄送明信片的對象是一位美國爺爺,他在自我介紹中寫下,自己將在幾個月後和妻子慶祝結婚週年,作為一種驚喜,他希望寄明信片給他的人可以寫上幾個當地祝福語,若能寄送相關類型的明信片,更是再好不過了。

恰好那時我手上有台灣圖文插畫家 CHIH HSIN 小寧創作的明信片,因此我將卡片上的中文字翻譯成英文,並附上幾句祝福語寄給對方。

「謝謝妳願意在繁忙的生活中抽出片刻,和一個未曾謀面的陌生人分享如此細膩的情感,妳所做的一切讓我相信世上還有很多心地善良的好人。」這是爺爺在網站上登錄明信片 ID 時,一同留給我的回覆訊息,直到現在,這段話仍不斷提醒著我成為 Postcrosser 的初衷──與世界連結。而這則訊息至今依舊被我收藏在信箱中。

二、跨邊境的秘密分享計畫

「和我分享一個你不曾和別人說過的故事吧!」這是他在自我介紹中寫下的第一句話。

當時寄出明信片的我,正在適應大學的忙碌生活,或許是習慣了高中建立的舒適圈,進到要重新認識、同時又充斥學習壓力的環境,讓我感到相當不適。

但當我試著和身旁的家人朋友訴說困擾時,卻被他們以「這有什麼好擔心的?一定是妳不夠努力」等不以為然的語氣回覆,讓我走上封閉自己的道路。最終,就像許多有類似狀況的人一樣,我漸漸被肩負的光環壓力壓到喘不過氣,對任何事情失去了熱情,每天如行屍走肉般做著「必須做」、卻不知「為何要做」的事情。

我將這樣的掙扎透過文字向他分享,儘管不期待可以收到什麼樣的回覆,光是「分享」本身就已讓我感到快樂;但約莫一個月後,我收到了來自對方的站內訊息:「持續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和喜歡的人相處在一起,有一天妳會感受到『能夠生活在這個世界,是件極為幸福的事』。」

那位 Postcrosser 除了給我鼓勵外,也以自身經驗和我分享,當被負面情緒籠罩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拯救自己,令我印象深刻。

三、經典電影同好的小彩蛋

手寫信、看經典電影、手寫筆記等等,雖然我總會以諸多理由反駁,但我的這些興趣,總被身邊同齡朋友笑說是「長輩們」會做的事情。在某些特定話題上,總覺得找不到伯樂的我,卻在 Postcrossing 網站中遇見同好。

我曾在自我介紹中提到自己很喜歡經典電影,某次在收到別人所寄的明信片時,對方也向我分享幾部自己喜歡的作品,其中包含 1996 年上映的浪漫喜劇片《征服情海》(Jerry Maguire)。

我注意到對方用"Hello"作為明信片開頭,便刻意引用《征服情海》的經典台詞:"You had me at hello."作為訊息的第一句話,意指當他提到自己喜歡經典電影時,就已經吸引到我的注意了。

日後,我們像找到知心好友般,陸續分享彼此近期看了什麼電影及觀後心得,並將電影票、電影傳單作為禮物寄送給對方。

10 年歲月的寄託

回首這近 10 年的歲月,每一張明信片、每一位筆友,都是我的另類生活紀錄,而 Postcrossing 就這樣成了我心情的寄託。

對同在 Postcrossing 社群的其他人來說,我沒有任何顯眼的標籤,只是一個在世界某處同樣喜歡交換明信片的愛好者;我們在不帶偏見的過程中遇見了彼此、短暫交流。

每天回家時,我都會特別走向信箱,期待能在裡面找到另一個從世界某處寄來的故事,這份未知的心情也成了我每日出門的動力。我也試著在大學畢業之際,將這樣的感動傳遞給我的朋友,詢問了身旁熟識友人們的家中地址,並在選定的日子寄出了十幾張明信片。至今我還忘不了他們收到明信片後,傳給我的感謝訊息。

在資訊傳遞如此方便、快速的時代,若能在生活中按下暫停鍵,花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回想與對方相處過程的點滴,再將這些心情及感謝轉換成紙筆,一筆一畫用文字寫下祝福,或許就像作家張曼娟在《當我提筆寫下你:你就來到我面前》一書中所寫的:「這樣的書寫,是一種貼近,是望著你的眼睛跟你說話。對我來說,無比珍貴。」

透過此文,和你分享,這種或許早已失傳、不那麼被重視的「老派浪漫」。

【延伸閱讀】

●台灣人,你會怎麼向外國人介紹自己的國家?
●世上沒有「完美」的英文,有心學習永不嫌晚──破除這些迷思,才能讓語言為你所用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