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不只好山好水能療癒人心!十大台東人文景點來啦 讓Blue House、史前博物館滋養靈魂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更新於 05月27日03:24 • 發布於 05月27日03:24
不只好山好水能療癒人心!十大台東人文景點來啦 讓Blue House、史前博物館滋養靈魂
不只好山好水能療癒人心!十大台東人文景點來啦 讓Blue House、史前博物館滋養靈魂

國旅首選「東漂」去!

厭倦都市的煩擾喧囂,想來一趟放鬆身心靈的慢活旅行嗎?擁有壯闊山海景色與豐富原住民文化的台東,應該是最能療癒你的去處之一!2023年,台東創造逾870萬旅遊人次,除了朝聖無可比擬的自然風光,不少人也衝著體驗部落飲食文化與藝術人文氣息前往,《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出最受網友歡迎的「十大台東人文景點」,帶你一起探究這片土地的文化魅力。

為振興花東觀光,台東縣政府祭出「6月住臺東-抽萬元旅遊金」活動,有機會獲得最高6萬6千元旅遊獎勵金,還有30張旅宿住宿券、熱氣球繫留、自由飛等豐富獎項!7月份也將搭配觀光署的觀光巴士優惠,還能領每晚1000元的住宿補助。心動不如馬上行動,現在就揪親朋好友一起出發吧!

image source:台東觀光旅遊網

台東人文景點

No.10 Blue House 音樂空間(鐵花村)

為了持續傳達在地音樂的美好,台東縣政府攜手金曲創作歌手昊恩,打造「Blue House音樂空間」為鐵花新聚落注入新活力。不僅舉辦各項音樂展演,Blue House音樂空間也提供在地音樂人創作與表演場域,吸引許多遊客前往,一同沉浸在悠閒放鬆的音樂氛圍中,讓網友大讚「鐵花村活過來了!」、「現場聽live真的好讚」。

只要準備好擅長的歌曲、擁有一顆熱愛表演的心,就算是音樂素人也有機會站上舞台,成為Blue House音樂空間中閃閃發光的耀眼存在,為觀眾提供源源不絕的聽覺享受!

image source:FB/Blue House

No.9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歷史悠久,原始建築從日治時期就存在,直到民國70年代才搖身一變,成為充滿現代設計美學的樣貌。館內展覽豐富,涵蓋傳統工藝、現代藝術以及原住民文化。

2024年延續多年傳統,舉辦「螢火蟲電影院」電影藝術分享計畫,帶著《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本日公休》等優質國片走訪鄉鎮,進行12場免費巡迴放映,吸引民眾在悠閒夏夜中跟家人朋友一起欣賞,「去年沒跟到,今年要先把時間留下來」、「很適合晚上帶小孩去打發時間」。

image source:FB/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National Taitung Living Art Center

No.8 達魯瑪克部落

達魯瑪克部落是台東最大的魯凱族生活區,「達魯瑪克」在族語中有「勇士居住之地」的含義。近年來,有許多年輕族人投入部落文化保存工作,重建各項傳統技藝工作室,讓珍貴的工藝得以保存。

年輕一代也積極發展部落文化在地產業,藉由各種體驗活動帶領遊客認識大自然與原住民文化,從適合親子共遊的生態保育行程、刺激的溯溪和射箭體驗,到結合部落導覽與傳統戶外的深度之旅,讓大眾透過不同角度感受原住民獨有的文化魅力!

image source:台東觀光旅遊網

No.7 布農族文化館

布農族文化館位於台東縣海端鄉,是全國第七大鄉,也是探尋布農族歷史、社會文化和歲時祭儀的最佳去處!除了呈現傳統文物,更是展示部落歷史、在地人文等縮影的重要據點,二樓展區每年定期舉辦4場特展;三樓則是海端鄉布農故事館與視聽教室,展示陶器、織布、藤編飯盒與木雕等工藝品和傳統生活用具。

全館免費入內參觀,想聽專業解說也可以預約導覽,一旁還有保存傳統屋舍的布農傳統文化體驗區,被網友稱讚「很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去!」、「值得花半天的時間慢慢逛」。

image source:文化部博物之島

No.6 TTstyle原創館(波浪屋)

熱門打卡景點「TTstyle原創館」由50個貨櫃打造而成,獨特曲線造型象徵湧動的海浪與層疊的山峰,因此被暱稱為「波浪屋」,也是熱門網紅打卡景點。從遠處俯瞰波浪屋的屋頂還能發現驚喜巧思,波浪天頂使用馬賽克拼貼出蔚藍洋流,以7種不同顏色的符號元素,象徵台東七大原住民族群匯流於此,交織出在地獨有的原民風情。

走進波浪屋,各式手作坊、花藝店和特色餐飲皆聚集於此,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白天和晚上有不同美感」,適合安排到這挖寶探險,或來杯咖啡的享受悠閒時光!

image source:台東觀光旅遊網

No.5 關山米國學校

台東米香Q有嚼勁,種植環境純淨無污染,無論是關山米、鹿野米或池上米,都深受消費者喜愛。現代人鮮少有機會參與碾製米的過程,想了解其中奧秘,不妨走訪一趟由舊碾米廠改建而成的關山米國學校。從「看米、聽米、吃米、玩米、買米」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習相關知識,還可以預約DIY親自體驗稻米處理過程。

來到關山米國學校,建築物四周有繽紛奪目的3D彩繪壁畫,每個轉角都是殺爆記憶體的網美打卡點,讓到訪的遊客忍不住拿起手機拍好拍滿,直呼「還沒開始逛,就已經在學校外拍一輪了」、「借位取景好好拍」。

image source:台東觀光旅遊網

No.4 小米學堂

全台唯一的小米主題文化館,就在台東縣金峰鄉!由廢棄校舍改建而成的小米學堂,是在地文化教室。一間間舊教室搖身成為故事館、雜貨舖、食議館和體驗空間,以小米、紅藜知識為主軸,帶領大家進一步認識排灣族文化,被網友稱讚「是廢棄校舍和校園再利用的極佳範例」、「很有意義的改造」。

來到小米學堂,遊客可以一站式體驗小米飲食、品種、種植方式以及部落人文歷史,還可以報名參加「藜不開米」遊程導覽,透過DIY小米粽、原住民傳統歌謠教唱、獵人射箭等活動,深度感受原鄉美好。

image source:台東觀光旅遊網

No.3 都蘭部落

座落在台11線上,都蘭部落背倚阿美族聖地都蘭山,同時面向一望無際的蔚藍太平洋,在山海包圍的壯闊美景中,以大自然力量孕育出獨樹一格的民俗風情。

想探索這個充滿活力又兼具悠久歷史的部落,推薦大家從認識「都蘭遺址」開始。早在史前時代就有人居住在此,留下的器物和遺址成為後人一窺從前的途徑;後有阿美族人深耕此地,與平埔族、漢人一起交織出豐富共融的人文景象。推薦遊客參訪巴奈達力功工坊,一睹地方耆老沈太木製作「樹皮衣」的過程,見證這項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誕生!

image source:FB/都蘭國 ’Etolan Style

No.2 台東美術館

步入小巧精緻的台東美術館,遊客們首先被寬闊的綠地吸引,令人心曠神怡的草坪上,放置了多座充滿原住民圖騰特色的公共藝術作品,巧妙地將現代藝術與部落文化結合,被不少家長稱讚,「館外草皮很大,很適合帶小孩去放電」、「光是外面的藝術品就可以拍很久」。

場館建築共分為兩區塊,一期館舍設置「山歌」、「海舞」兩大展廳,以展示和典藏作為主要功能;二期館舍則強調新穎的幾何風格,讓鋼鐵、玻璃元素與台東療癒的藍天綠地相互映照,注入一股現代活力,同時保留教育推廣、行銷文創等彈性空間,展現當代美術館的多元功能,知名藝術家江賢二也曾數次在此舉辦個展。

image source:台東藝文平台

No.1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因為卑南文化遺址的發現而誕生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是台灣東部第一座國家級博物館!卑南文化遺址是台灣考古史上最完整的聚落,同時擁有東南亞、環太平洋地區最大石板棺墓葬群遺址,具有高度歷史價值與意義。

館內常設展區分為「台灣史前史廳」、「南島廳」以及「台灣自然史廳」,展示台灣史前歷史考古發現、南島族群大洋文化,以及誕生、冰期、新世代3個不同時期的台灣自然歷史脈絡。另外也有團體導覽時間,帶領大家認識台東曾經發生的點滴,廣受網友好評「整個很值得反正是免費的,導覽員講的也很好」、「全家大小一起來都能學到東西」。

image source:台東觀光旅遊網

【網路溫度計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3年4月25日至2023年4月23日,共1年。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台東人文景點』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本篇分析報告使用「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