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精彩封面故事】奔向神聖境地:尋找心中的日月

旅讀

更新於 2021年11月27日11:22 • 發布於 2021年12月01日16:00
【精彩封面故事】奔向神聖境地:尋找心中的日月

朝聖之路,一條人們在宗教或性靈生活中尋覓意義過程的路徑,它既是概念又可成具體,既是神聖又與世俗緊緊相繫。傳統上,朝聖之路通常是指前往一處聖地,或者是對某人信仰有重要意義的路徑,如基督徒到耶路撒冷、伊斯蘭教徒前往麥加、印度教徒浸浴恆河、佛教徒匯聚菩提迦耶等,又或如唐朝時玄奘幾經顛沛流離、到天竺取經的路徑。不過,現今所謂「朝聖」的概念本身,已經有所淡化、轉化並重新定義。

 

 

美國社會學家托斯丹‧范伯倫(Dean MacCannell)在他的著作《有閒階級論》(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Class) 中指出:「 旅遊是一種現代朝聖,因為旅遊就像是在進行一種儀式,在這種儀式中人們從日常生活中擺脫出來,到一個與平時生活不一樣的地方去經歷某種變化,以便回來後能更好的工作。」特納V和特納E(Turner,V. and Turner,E)在針對朝聖者研究後也提出:「一名旅遊者,有一半是朝聖者,或者說一名朝聖者有一半是旅遊者。」在當代,旅遊與朝聖已成一家,兩者界線已然模糊。有鑑於此,不論是去探訪小說場景、電影拍攝地甚至是名人的故居,只要該行程成為特定的一條路徑、並為世人公認,都能被稱作廣義的「朝聖之路」。

 

天地人之薈萃

 

天、地、人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一直被敬之為「三才」。早在千年以前,先賢聖哲就將人的精神與天地並立、與天地齊名,這種天人相應的觀念,成為激勵後世人們的永恆動力。而「朝聖」不就是人類提升精神層次,並與自然萬物合而為一的一種方式嗎?

 

正因為如此,在本期的《旅讀》中,我們將世界各地的朝聖之路分為天、地、人三大主軸:問天|追尋心中信仰、探地|走訪高山野境、訪賢|尋覓故人舊事、溯源|親近天地人間,並在每個主軸中都選粹數條最具代表性的朝聖之路,冀望人們能在朝聖的過程步履中不忘初衷。最後,也意圖透過本期封面故事,帶領疫情下無法實地走訪的讀者,來一趟豐富的紙上朝聖之旅!

 

©123RF

 

為何出走?怎樣回歸?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關於朝聖者之路,作家謝哲青曾寫道:「走過聖雅各之路,並不會成就事業上的騰達,也不會圓滿情感生活上的缺憾。但是,你已經走出迷亂與絕望……人生的路還很漫長,一旦你再度陷入低潮時,不妨試著回想,那些在聖雅各之路上的日子。」

 

人在陷入迷惘困頓之時,總會想為生命找個出口,而「朝聖」就是千百年來人類看得見的光亮、看得見的出口。走上朝聖之路,不論在心靈上還是肉體上,都能讓痛苦的靈魂得到暫時的釋放,並在千里之外尋找那個想像中的 理想我 。回到故鄉後,朝聖者或將再度回歸平凡,或將再一次陷入迷惘,投入生活無盡的黑暗深淵中⋯⋯就如同電影《我出去一下》中的台詞:「這是一條通往光明之路,但並不意味著你將獲得光明。對於許多事物,我們總是懷抱著夢想,一心渴望在遙遠的盡頭,等著我們的,是一片光明。但是,這一路上,卻往往並不全然順遂。正如同通往成功的荊棘之路,一路上跌跌撞撞所遇到的所有挫折、不足為外人道的事,都將成為最終的養分!」

 

朝聖歸來後,若再度遭逢不如意不順遂,請回想當時身為朝聖者的自己─那個簡單且無所畏懼的自己,將那些過往的經驗及養分提煉出來,再次面對眼前的人生。如此,「朝聖」將再度萌生意義。

 

延伸閱讀: 【精彩封面故事】烏孫:西域咽喉

加入旅讀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