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南三段

健行筆記

發布於 2021年05月22日09:36 • 九層塔

眾多山友把南三段列為高山縱走旅行中,較辛苦的行程,需要的時間長,地形複雜,深入中央山脈野墺荒僻之處。期待又忐忑的心理,讓南三段擱在心裡二十多年,高山旅行也總缺了塊拼圖。行腳大部分的高山路線之後,決定也得拜訪一直緣慳一面的南三段!

第一日 20210417 

螞蝗是東部各林道的綠林劫匪!自花蓮瑞穗林道入山,濕漉的山徑草木,鑽行其中,少不了招惹一身螞蝗,一停腳便得忙不迭地全身檢視除蟲;一整個上午覺得應付螞蝗比爬山還累!

上了沙武巒山腰草原後,飄起了雨絲,不得已穿起雨衣。台灣西部猶在大旱望雲,東部卻雲積雨施,來自台中、苗栗限水縣市的山友,恨不得把雨雲西推過中央山脈;不過那是我們往後五天行走的方向,私下心裡還是請老天先緩緩!

第一個晚上紮營太平溪西源營地,山坳森林,狹谷水澗,地形納雲吞霧;老天慷慨地下了一夜地形雨。

2098a2cf542f05a7a2e9bc11f7769c9c.jpg
2098a2cf542f05a7a2e9bc11f7769c9c.jpg

一段自大理石岩體開鑿的林道

第二日 20210418 

西進中央山脈,隨著海拔拉高,漸漸掙脫積滯的雨層雲,地越來越乾,陽光開始露臉。儘管天乾物燥,馬醉木與杜鵑卻在高山上鋪了一片雪白。山坡上遍長的馬醉木,每株都掛滿了晶瑩剔白的小鐘花,杜鵑則是挺高展枝,揚錦爭艷;我們不期然地走入了瑰麗的高山花園!

先在太平溪源搭好帳篷,輕裝往丹大山開拔,天也開始雲壓霧掩。盧利拉駱山是此行首座拜訪的三千米高山,出發一天半有餘,才得初履主稜高峰,南三段果然是偏遠的行程!

丹大主稜上的路線並不輕鬆,緊挨著東面石崖,陡岩危壁,上下起伏。雖然雲霧中不見丹大山尊容,一路的崎嶇,卻也讓人感受了丹大山的崢嶸。

丹大之巔,南北瘦稜狹脊,東西垂落深壑,山勢雄峻。東方列城般的阿屘那來山領著山列,浮露雲海之上,山谷下的花蓮,還裹在台灣西部渴盼的厚實雨雲之中。

太平溪源營地谷地寬敞,四周峰巒圍抱,太平溪淺泓穿插;今年乾旱之際,山坳石壁處還維持著一小股活水。是晚10時初,沉睡之時,一陣天搖地動,連兩次不小的地震!寬谷營地尚不驚慌,心裡倒是為往後的路程擔心!

9e18364b6407ba73531636035f0c9d69.jpg
9e18364b6407ba73531636035f0c9d69.jpg

馬醉木開著晶瑩剔白的鐘型花

第三日 20210419

一早從太平溪源谷地,盤上內嶺爾山叉路,天空積雲越來越薄,東北方峰巒湧簇的山群之中,丹大山拔高突立,睥睨群峰。

內嶺爾山東突於主稜不遠,山基魁武,圓嶺緩勢,在南三段諸峰之中,翠微娟秀,令人備感親和。主稜路線在內嶺爾山迂折,自縱向的丹大山列,往西轉往東郡山彙,與南方長城般的馬博長稜,隔水平行,齊驅並轡。

2f3fd95048c0bc00bc9b2738b90fbe5e.jpg
2f3fd95048c0bc00bc9b2738b90fbe5e.jpg

拔高爭天的丹大山

內嶺爾山以西,一路拜訪馬路巴拉讓、義西請馬至、斷稜東山、斷稜西山、裡門山。連綿峰岳之間,有時開展豪氣大景;有時饗以令人心曠神怡的草原,更多的是夾藏其中的深鞍陷谷,讓人費盡腿力,喘盡真氣,哀嘆山道的輪迴!想拜訪名峰,得備足誠心,駝負重裝,俯首揮汗,方能親履山顛,藉峰賞岳。

義西請馬至山偏處崇山僻遠之地,也是高山路線的三叉要衝,東續丹大,南壤馬家軍,也是縱走中央山脈的必經之嶺,往西續行則是南三段的東郡橫斷。

西行之路,沿著哈伊拉羅溪各支流侵蝕的崩崖起伏。山高勢陡,崩塌之處,裸崖絕壁,一削千仞,流瀉千尺,放眼俯瞰,崖下深谷更是聞溪不見水。腰繞斷稜西山,碎石滑坡,路不成徑,幾乎得從滑落的土石中,掘翻出可踩踏的危錐碎點。

危險總是與美麗相隨,美麗也總讓人靠近危險!崖邊路徑崩失了,山友們便往裡修移;再崩了,又往內挪走,除非萬不得已,路跡始終不願離開崖邊!這也是山友面對衝突的固執!

691ac278b74aaecff24e8c9ec73393d0.jpg
691ac278b74aaecff24e8c9ec73393d0.jpg

稜路挨著削落千仞的崩崖

辛苦地攀上裡門山後,總算苦盡甘來,可以帶著寫意的心情,準備落腳美麗的丹大溪源谷地。

兩山夾峙的谷地,披坡的箭竹尚襲著柔黃的冬色,一小塊溪床,一灣清淙,像一處隱落的世外桃源。長途縱走的旅行,宿營地伴著甘泉,是件令人備感幸福的事,此處雖不若太平溪源的寬谷恢弘,卻別致地圈擁著溫暖的感覺。

不待冷峻的寒夜,水鹿們便紛紛現蹤,遊轉營地周遭,飲水覓食。天敵消失,保育禁獵,水鹿已是山林常遇的大型動物,但每回相逢,還是令人驚喜。營地附近的水鹿,對我們這些不速之客,似乎也已司空見慣。大夥兒靜靜地、不動聲色地看他們閒庭信步,希望相逢不是打擾!

2787086c73c04191d33371cecbc095ef.jpg
2787086c73c04191d33371cecbc095ef.jpg

高山隱谷的丹大溪源營地

第四日 20210420

暖陽升起之際,我們抵達了望崖山。眼界裡的山容、箭竹坡敷上一層橘黃;澄藍的天色,預示一個曝曬的大景天!

望崖山,顧名思義是處賞景雅座!立足西望,東郡山彙的稜線,自天南可蘭山起,往西北方向接可樂可樂安山、郡東山、東郡大山,再南轉折向本鄉山;畫了個半圓,中間包夾著郡大溪上游的馬戛英溪。山高匯急水,急水雕峻峽,眾山面水的一方,被刷蝕出千仞絕崖,猶如斧削的崖壁岩溝,勢威磅礡,露出森然的猙獰。

這條半圓弧線,串連眾山巨峰,連綿起伏,齊展天工匠雕,遠觀近望都令人屏息;而眾山岳挺峰落鞍,也昭告著拜訪之路,迢遠多艱。

天南可蘭山與可樂可樂安山,與拜訪過的盧利拉駱、馬路巴拉讓、義西請馬至山一樣,名字保有原民風味,音譯有點聱牙,又位處中央山脈深處,不為大眾所悉;若非親身走訪的記憶,還真不易記住連串山名與方位。

ed9507a14381afe6bf2c8b52139c110d.jpg
ed9507a14381afe6bf2c8b52139c110d.jpg

沐浴晨光的東郡大山

23de46e8f010ee7fd5ee9505efae3364.jpg
23de46e8f010ee7fd5ee9505efae3364.jpg

馬戛英溪是眾山的雕塑師

今天的路線,多在稜線之上,視野遼闊。緣著臨崖的山路,南面是陽剛粗獷的崩壁,北面卻是森林與箭竹緩坡。北望奇萊、合歡方向,峰巒疊障的嶺稜,裹在一層藍煙薄霧中,迷迷濛濛。南方馬博橫稜上的諸峰,如一座長屏風,遮斷了南望中央山脈的山景。只有高聳的玉山山脈,自西南盆駒山後方,像個不甘寂寞,攀牆探頭的男孩,竄拔而起。

郡東山前,一團團箭竹叢,像擺盤山坡的冰淇淋,特殊的植相,令人不解,是南三段特殊的景象之一。遠望如頭戴小頂冠的東郡大山,山巔是處石峰,四周與鄰近山峰都隔著深鞍,孤峰兀立,也是東郡山彙的最高峰,有凌絕頂而小天下的展望。

83aa835a439b74b3fa150b6abfbf5080.jpg
83aa835a439b74b3fa150b6abfbf5080.jpg

名字可愛的可樂可樂安山有陽剛粗獷的一面

在東郡北鞍營地卸下重裝,轉向北方的東巒大山,有點疲倦的身體似乎也沒輕鬆太多。東巒之路,多雲時晴,沿途有著高山常見的美麗草原,扇貝斜立般的山體,鋪植了箭竹、芒草與玉山針藺。相比威武的東郡,東巒像秀媚的閨女;而東巒前橫嶺東突,高度更勝東巒的烏達佩山,則猶如橫戟衛美的護法。

高山午後常常揚霧興雲,山景跟著時隱時現。西部已乾旱大半年,靠著雲霧拂潤,山上的森林依然翠綠,花草依舊花簇錦攢,還有盈餘可以涓滴成流。看來大自然並不缺水,是人類耗水過量!

1aebd041de3db0e2af60628a51e8fdb2.jpg
1aebd041de3db0e2af60628a51e8fdb2.jpg

東郡大山與郡東山

拜訪東巒,適合一早首發,趁山霧未起,山景澄明無隱;飽滿的精神體力,也能讓人更愜意的享受綠茵峰巒之美。今日東郡之前的跋涉,體力磨蝕大半,弩力之末拜訪山遙路遠,山巒起伏數回的東巒大山,令人神弛力竭 

回程烏達佩山之後,下切森林取水,負水蝸爬,掙扎地回到東郡北鞍營地,累得大夥兒取消前推的貪念,就地紮營!

3eb8bf3c44fb3504fb551e373d4ce777.jpg
3eb8bf3c44fb3504fb551e373d4ce777.jpg

遠隱閨閣的東巒大山

第五日 20210421

起了個大早,期望今日能推進至無雙部落。星光之下,在東郡大山與本鄉山之間的深鞍摸黑前進。山徑路勢跌宕,蜿蜒曲折;東面臨崖之處,雖然黑不見淵,迎著谷風,也能感受本鄉山威凜的懸崖垂壁。

@本鄉山在東郡大山南脊,山頂是一小撮石刃,形勢險峻。抵達山巔之時,一輪金黃剛躍上可樂可樂安山與東郡大山的城,暈亮裸岩垂壁的崖牆,也點亮南方金字塔狀的櫧山與隔著深鞍的無雙三峰;這是今天的功課,令人迫不急待又壓力山大。@(color:rgb(0,0,0);)

與昨日驚險的崩崖地形不同,本鄉山之後,轉成柔美的箭竹草巒。旅途並不輕鬆,依然攀上翻下,山連山,峰復峰。仗著一夜休養生息,體力精神充沛,顛躓之路並未消蝕親山賞景的興致。

自望崖山起,從各個角度欣賞本鄉山與櫧山,視線會不自覺地停駐流連。本鄉山峭壁陡立,粗獷霸氣,櫧山錐峰翠巒,自秀一碧。兩山獨立孤挺,都具大氣壯麗的山容。

櫧山以西,臨崖露空處,猶見山勢奇偉的馬利加南山,威座東南,進入深鞍森林之後,相伴三日的馬博諸峰慢慢沒於視線。

27585ac7d0dc760c11e103ead132caaf.jpg
27585ac7d0dc760c11e103ead132caaf.jpg

山勢大氣的馬利加南山

514a798950ea2d120355a89701662e5f.jpg
514a798950ea2d120355a89701662e5f.jpg

盆駒山與後方高聳的玉山群峰

櫧山往無雙三山是段敖磨的行程!東郡大山南延的稜脊,在櫧山西折垂落四百多米,再爬上無雙東峰,中間還夾雜五、六座山頭,反覆考驗來訪的山友。   

f42ac224841d8270f3285ad9a1ef059d.jpg
f42ac224841d8270f3285ad9a1ef059d.jpg

無雙最高峰

無雙山突立於櫧山西稜,山體板岩築構,三峰並立,猶如三指豎直向天。東峰及中間最高峰為岩峰,最西的平緩山頭為基點峰,也是南三段行程最後一座三千米的高峰。

無雙山急下亞力士營地的路途,可謂陡滑無雙!直下一千三百米海拔,既陡又滑,得力灌雙腿,步步為營;一不留神,便人仰馬翻!

無雙山另一特色是美松無雙!兩千八百米海拔以下,大片松林,筆直參天,林下松針鋪地,像層紅褐厚墊。陽光刷入松林,山風揚奏林濤,很醉人的風景。陶醉之餘,還是得分神腳下,免得五體投地。

一路的陡下,使出渾身解數,對抗地心引力,走得滿身冷汗,行至亞力士營地,感覺雙腿都要瑟瑟發抖!亞力士營地至無雙部落,路徑由陡轉險。離開營地不遠,三天前的地震,把部分原本坍塌地段的危蹊殘徑,一舉殲滅,路基全失。

不得已,只能下切腰繞,在陡峭的山勢、鬆軟的土石滑坡中,尋找前行的踏點。不到一公里的路程,花了兩個多小時,才精疲力竭的爬回主路。天色漸暗,考慮棉力危徑,只好迫降森林下的遺址空地,今天前推的貪念又功虧一簣!

 

3d6775d165b6ac2657a6c20a312b3842.jpg
3d6775d165b6ac2657a6c20a312b3842.jpg

原住先民遺址

第六日 20210422

亞力士營地往無雙舊部落(無雙社)之間,布農族的祖先在鄰溪近水之處,砌石造屋,沿途留下多處遺址。儘管山高陡急,風雨刷蝕,山徑多隨歲月荒蕪塌沒;然而原民們依山而安,砌築的石板駁坎,仍遺存荒煙漫草中,在歲月的角落,述說曾經存在的文明。

無雙部落遺址在無雙山西麓,郡大溪與哈伊拉羅溪匯流口的河階台地上,周圍高山環伺。特別的是在狹擠的山谷,讓人驚嘆這塊足球場般寬廣的社區面積!

部落多處石板砌牆仍平整完好,地板還鋪覆石板。空地植樹不多,目前多被蕨類覆蓋,邊緣區毛地黃茂集,不知是否為刻意栽植? 想像此避世絕俗之地,一群人耕樵山中,當年大概像個隱世的桃花源!

cf61673f877c7b858878e2c1f7e02450.jpg
cf61673f877c7b858878e2c1f7e02450.jpg

無雙部落遺址所在是一片寬緩的河階地

峰嶺上的稜路,儘管危崖處處,小心應付,都可以履險為夷。反而亞力士營地經無雙社至郡大林道行車處,多處坍塌點的風險,反而讓人覺得是以命相搏。

橫跨郡大溪的無雙吊橋,橋面木板多腐缺傾斜,已是座危橋。風燭殘年的狀況,也不知還能再懸撐幾年? 歸心似箭的心情,讓人捨棄涉溪遠途,斗膽冒險上橋一搏。

郡大林道上多處的路段,經年落石崩塌,草木不著,土石難積。橫渡踩踏時,腳下鬆軟的土石常跟著塌落,讓人走得膽戰心驚。一路戰戰兢兢地行至行車終點,除了對旅行心滿意足,心理還有點逃離虎口,如釋重負的解脫!

台灣山多地狹,登訪不同山峰,山岳視角便轉了方位,讓人有機會從不同的方向,觀賞山峰不同的面向。有時尖峰變橫嶺,有時崩崖成翠巒,這也是高山旅行的趣味之一!從郡大山、玉山或馬博方向欣賞南三段諸峰,覺得是一群稜脊分明的峰巒,簇連在一塊兒。親自登訪,深覺南三段地景複雜多變,路線起伏如浪,有如大型鋸齒連峰,旅行其中,五味俱陳。

辛苦的記憶容易被淡忘,那日腦海裡去苦餘甘,心血來潮,也許再鼓餘勇回味一趟!

8133c457e7af1b49646d1873b226f1bf.jpg
8133c457e7af1b49646d1873b226f1bf.jpg

陡上郡大林道的途中偶有療癒的森林平台

804041d415769bccbb045fcf68d61b56.jpg
804041d415769bccbb045fcf68d61b56.jpg

 郡大林道多處路段塌毀嚴重 

D1 20210417 陰轉雨
0230 學緣民宿 105
0420 19.3K 水泥橋 1491
0715 28K 水泥工寮 2147
0853 32K 水泥工寮 2388
0945 大理石岩壁 2544
0955 34K 丹大山登山口 2500
1035 林道盡頭 2655
1240 阿屘那來山叉路口 2894
1400 松林營地 2377
1418 太平溪東源 2326
1430 太平溪東西源營地 2350

D2 20210418 晴
0502 太平溪東西源營地 2350
0656 小營地 2836
0724 2901峰
0855 杜鵑營地 2966
1058 太平溪溪源營地 2850
1210 盧利拉駱山 3175
1247 3030峰
1238 丹大山 3325
1526 盧利拉駱山 3175
1603 太平溪溪源營地 2850

D3 20210419 晴
0450 太平溪溪源營地 2850
0614 三叉路營地 3198
0634 內嶺爾山 3275
0703  三叉路營地
0805 馬路巴拉讓山 3255
0830 馬路巴拉讓西峰 3205
0954 營地(下切可取水) 3034
1140 義西請馬至山 3245
1258 斷稜東山 3295
1429 裡門山叉路口 3332
1431 裡門山 3335
1437 裡門山叉路口 3332
1458 丹大溪溪源營地 3150

D4 20210420 晴
0455 丹大溪溪源營地 3150
0535 望崖山 3307
0628 天南可蘭山叉路口 3385
0633 天南可蘭山 3404
0642 天南可蘭山叉路口 3385
0812 3472峰
0848 可樂可樂安山 3525
0948 冰淇淋球箭竹 3470
0952 郡東山叉路口 3474
0953 郡東山 3477
0955 郡東山叉路口 3474
1030 27.5K (標示水源來回25分) 3280
1208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 3600
1220 東郡大山 3619
1230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 3600
1402 東巒大山 3468
1449 烏達佩山叉路口 3540
1455 烏達佩山 3526
1501 烏達佩山叉路口 3540
1515 下切森林取水叉路口 3354
1525 活水源 3299
1620 接回稜線主路 3462
1652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 3600

D5 20210421 晴
0320 東郡大山北鞍營地 3600
0529 本鄉山 3447
0630 櫧山北鞍營地 3127
0755 櫧山 3437
0930 無雙前峰鞍部 2995
1035 無雙東峰 3228
1108 無雙最高峰 3231
1130 無雙山 3185
1250 松林 2711
1420 亞力士營地前溪流水源 1874
1437 亞力士營地 1880
1520 40.6K前,路徑崩斷,下切腰繞 1890
1722 切回主路 41.4K 1912
1830 取水後回走 300M紮營 41.85K 1912

D6 20210422 晴轉陰 
0445 營地 1912
0600 無雙部落舊址 1644
0630 無雙吊橋 1450
0740  烏瓦拉鼻溪 1633
1037 郡大林道 45.3K 2430
1115 玉山國家公園石牌 2467
1154 43K 工寮 2491
1511 33K 行車終點 2846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