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遊戲動漫

寫實化超嚇人!《最後生還者》系列「感染者」六大類型、能力介紹!

電影神搜

發布於 2020年06月29日16:00 • POPO

知名電玩遊戲《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 最近推出了第二部曲,雖然劇情非常糟糕,不過裡面的感染者(就是此系列的活屍怪物)其設定是非常有特色的,加上也要被 HBO 改編成影集,讓許多人更期待這些詭異生物的寫實化,所以今天在這裡就編寫一篇相關的分類介紹文章了。

《最後生還者》。
《最後生還者》。

《最後生還者》系列的病源核心設定就是參考真實世界就已經存在的「偏側蛇蟲草菌」(Ophiocordyceps unilaterali),此真菌更直接的俗稱為「喪屍真菌」,主要附著在萊氏巨山蟻 (Camponotus leonardi) 或其近親物種上。

被感染的萊氏巨山蟻通常肌肉會被控制並成宿主,然後幫助這些真菌找到適合的生長環境,而感染期間更也是真菌在宿主體內繁殖的階段,之後孵化出來的子真菌將從寄主的頭部長出,隨後破裂並釋放孢子在周遭環境著床。

而《最後生還者》的世界觀中,「偏側蛇蟲草菌」因產生突變而可以附著在人類上,並隨著寄生時間的長短不同,產生不同階段的感染者。

《最後生還者》系列。
《最後生還者》系列。

 

1.跑者 (Runners):

是被真菌感染後 1 到 2 天的第一階段,這時還保有人類外貌,但最大的不同是眼睛已經會散發橘色光芒,且頭髮開始掉落,皮膚也慢慢呈現潰爛狀態。但此狀態因人類肉體還算保持完整,所以仍能用肉眼觀察周遭動靜,不過因大腦被侵蝕,所以牠們會呈現不協調或者駝背的樣子來保持不動或者緩慢移動,只有攻擊目標時才會跑動。

值得注意的是跑者常露出難過的表情和情緒,代表牠們有意識到自己在做可怕的攻擊行為,所以當跑者處於被動或者四肢呆滯時,通常是宿主的意識在抵抗真菌的侵犯,不過這終究是徒勞,但也因為基於上述的特性,跑者常被倖存者推測牠們還維持著人類的思考方式。

此外跑者也被證明會集體行動,雖然處於最好解決的型態,可要是數量一多且配合其餘感染者進行攻擊,就會非常危險。

*附帶一提,未採用的設定中,跑者會持有武器,可能一開始設定成多少因為人類意識還存在,所以會用槍枝攻擊倖存者。

《最後生還者》跑者
《最後生還者》跑者

 

2.潛行者 (Stalkers):

第二階段,大概是感染 1 個月後並還未滿 1 年的變化,可以說是跑者和循聲者之間的過渡期型態,為此同時擁有兩者(但比較弱化)的視覺和迴聲定位系統能力,用來得知獵物所在。

而之所以會被這樣稱呼,是因為潛行者通常都以埋伏方式偷襲經過的倖存者,大多時候是在廢棄、陽光不足的建築物和其餘設施,又或者森林和淹水地區等有遮蔽物的地形才會看到牠們。

《最後生還者》潛行者
《最後生還者》潛行者

 

3.循聲者 (Clickers):

第三階段,通常要被感染 1 年左右才會到達此型態,長期接觸真菌使得牠們力量超越一般人,為此倖存者都不敢與之近戰。

由於頭部已經完全被侵蝕,所以完全失去視覺能力,取而代之的是利用迴聲定位系統找尋獵物,也就是說只要倖存者稍微弄出一點聲音,循聲者就會開始在狩獵範圍內積極找尋對方,如果正面碰上循聲者,牠們就會進入狂暴攻擊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循聲者外觀的最大特色,是臉部因真菌感染而長滿的大量片狀真菌物,其硬度足以擋住子彈,有時很難一發就爆頭,讓難纏程度大幅提升。

《最後生還者》循聲者
《最後生還者》循聲者

 

4.巨無霸 (Bloaters):

第四階段,因龐大的身軀而獲得此稱號,需長達數年的感染才會變成這型態。由於整身都被真菌覆蓋,身體就像裝甲一樣雄厚,可以多次抵禦散彈槍、獵槍、斧頭和砍刀的攻擊,且因臉部佈滿真菌,所以迴聲定位系統也比循聲者靈敏。

巨無霸力氣非常強大,可以用蠻力輕易撕碎倖存者,但不要看牠行動緩慢就覺得可以用射擊武器輕而易舉的解決,如果你在遠處,牠還會扔擲身上的有毒孢子進行攻擊,被扔到的地方及附近會散佈毒物,簡單來說像是在丟一顆生化手榴彈。

《最後生還者》巨無霸。
《最後生還者》巨無霸。

 

5.跛行者 (Shamblers):

在第二部曲登場的新敵人,跟巨無霸特性類似,但不一樣的是跛行者因真菌覆蓋,嘴巴無法露出,且跛行者會主動靠近倖存者,並噴出體內的硫酸氣體進行攻擊,雖然牠的身形比巨無霸小,不過數量上似乎比巨無霸多,偶爾會看見跛行者們一同行動。

《最後生還者》跛行者
《最後生還者》跛行者

 

6.鼠王 (Rat King):

通常在現實世界中,「鼠王」通常為老鼠們其尾巴因鮮血、髒污、冰凍、糞便或者打結而綁在一起的稱呼,為此「鼠王」的出現常被以前的人視為瘟疫爆發的前兆。

而《最後生還者》世界觀的人們稱為「鼠王」的感染者型態,則是指由許多的循聲者、潛行者和巨無霸透過真菌連結並混合誕生的巨大怪物,最可怕的是,鼠王身上的每一個個體皆能隨時分離出來。

根據故事的暗示,鼠王是被真菌感染的最早一批受害者因共處在密閉的孢子房間合體而成的,為此推測差不多要感染 25 年左右,且要靠大量的真菌在封閉區域互相連結,才會變成鼠王這個型態。

《最後生還者》鼠王
《最後生還者》鼠王

最後要注意的是,感染久了不代表會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必須要有特定環境,不然大多是停留在某個階段很長一段時間。比方說就算是被感染長達一年,只要不符合環境條件,跑者就不會變成循聲者。

另外即使感染者死亡,真菌仍會繼續生長,且宿主的身體這時會成為釋放出孢子的媒介,感染任何呼吸到牠們的人,所以倖存者通常戴上防毒面具來預防,這也是為何軍隊會嚴格執行相關防疫工作的原因。

還有孢子只能在地下或潮濕的地方生長,例如下水道、地下室和地鐵站,只要在陽光下都會導致牠們迅速死亡。

《最後生還者》。
《最後生還者》。

有趣的地方是在藝術圖當中,還能看到獅子被感染的樣子,代表原本可能設定為任何動物都能成為真菌突變後的宿主。

以上是《最後生還者》系列的感染者介紹,如果喜歡還記得分享,要是有錯誤的資訊,或者認為這篇文有額外需要補充的地方,歡迎留言告知。

延伸閱讀: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