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ugeot 總代理寶嘉聯合 2024 年 01 月 25 日宣佈第二代小改款 Peugeot 2008 正式在臺上市,主要針對外觀小針美容,並新增多項科技配備,車型編成與建議售價分別為 GT (124.9 萬元)、GT Cielo (130.9 萬元)、GT Pack (132.9 萬元) 及 GT Pack Cielo (138.9 萬元) 共 4 款。本站也在第一時間前往展間針對 GT 車型進行實拍,讓讀者能快速瞭解其不同之處。
本次實拍正好展間放置改款前後的 Peugeot,可看出前臉擁有不小的差異。
外觀方面,小改款 Peugeot 2008 車頭水箱護罩換上全新品牌廠徽,並將兩側代表性的獅爪造型日行燈進一步放大,保險桿造型亦經過小幅度重新設計,呈現出更具張力的視覺感。車側可看到新增各樣式 16 吋至 18 吋鋁圈,並在 C 柱上加入獨特裝飾。來到車尾則可看到燈具造型有些許變革,創造出更濃厚的科技感。車色提供雪獅白、珍珠黑、搖滾銀、月神灰、魅惑紅及眩目藍六種車色選擇。
3D 獅王鬃毛風格車身同色水箱罩搭配全新品牌廠徽。
兩側代表性的獅爪造型日行燈進一步放大,保險桿造型亦經過小幅度重新設計,呈現出更具張力的視覺感。
車身尺碼維持 4,300x1,770x1,550mm,軸距為 2,605mm。
車側葉子鈑貼有 GT 字樣,搭配亮黑後視鏡蓋。
C 柱上具有橫向條紋拉花裝飾。
足踏 17 吋黑銀雙采鋁圈 (215/60R17)。
黑色烤漆塗裝車頂以及黑色車頂架。Cielo 車型將升級搭載全景可開啟式玻璃車頂。
來到車尾則可見造型有些許變革,創造出更濃厚的科技感。
中央廠徽改為 PEUGEOT 字樣排列。
尾燈造型經過重新設計,更加與時俱進。
下方同樣採取雙邊單出的排氣尾管配置。
內裝方面變動的幅度不大,全車系標配 10 吋全彩觸控螢幕,Allure 或 GT 更配備新設計的 3D 立體投影式抬頭顯示儀錶、三個 USB-C 插座(兩個在前排,一個在後排)和一個 USB-A 插座(後排),GT版本另提供車內氛圍燈,包含八種不同的顏色。手排車型的排檔桿亦經過重新設計。此外,小改款 Peugeot 2008 全車系配備 Peugeot i-CONNECT ADVANCED 車載系統,法國原裝繁體中文介面整合通訊、影音娛樂及行車資訊等功能,結合 Peugeot MIRROR SCREEN® 鏡像系統,支援無線 / 有線雙模式連結智慧型手機 Android AutoTM 或 Apple CarPlay®,並可透過 10 吋 HD 全彩觸控螢幕操控 Apple 地圖或 Google 地圖衛星導航,抑或是聆聽 Apple Music、Podcast 或 Spotify 音樂,以及撥打電話等功能。
內裝方面變動的幅度不大。
全車系標配 GT 小盤徑皮革方向盤 (附換檔撥片)。
搭載 i-Cockpit 3D 直覺駕駛座艙,3D 裸視立體投影式儀錶板可提供 5 種顯示模式。
全車系配備 PEUGEOT i-CONNECT ADVANCED 車載系統,法國原裝繁體中文介面整合通訊、影音娛樂及行車資訊等功能,結合 PEUGEOT MIRROR SCREEN® 鏡像系統,支援無線 / 有線雙模式連結智慧型手機 Android AutoTM 或 Apple CarPlay®,並可透過 10 吋 HD 全彩觸控螢幕操控 Apple 地圖或 Google 地圖衛星導航,抑或是聆聽 Apple Music、Podcast 或 Spotify 音樂,以及撥打電話等功能。
下方提供智慧型電話專屬存放空間,兩側設置 Type-C 電源。
標配 e-Toggle 電子線傳排檔系統,下方提供電子手剎車、駕駛模式切換鍵。
配置 GT 半皮革跑車座椅,GT Pack 雙車型則升級 GT Pack 雙材質麂皮跑車座椅。
中船上設置 Type-A 與 Type-C 電源。
可提供 405L 至 1,467L 的行李箱容積。
動力方面,全新小改款 Peugeot 2008 搭載 1.2 升 PureTech 缸內直噴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及 EAT8 智慧型 8 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可產生 130 匹最大馬力及 230 牛頓米的峰值扭力,不僅符合最新 Euro6 歐洲六期環保法規,更通過歐洲最新 WLTP 全球輕型車測試規範。
搭載 1.2 升 PureTech 缸內直噴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及 EAT8 智慧型 8 速手自排變速系統。
提供 130 匹最大馬力及 230 牛頓米最大扭力,每公升 17 公里油耗表現。
Peugeot 2008 於 2019 年底問世,在歐洲 B-Segment SUV 市場銷量名列前茅。在緊湊的身型當中蘊含了 Peugeot 獨到的法式美學設計,輔以出色的動力配置、操駕感受及安全防護水準,如今總代理又開出具有競爭力的建議售價,然而真正需面對的考驗,仍是消費者對於品牌長年累積的信心與口碑形象,有待後續的努力才能站穩腳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