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導演要接下一個殿堂級的電影系列新作,都是一個難以想像的巨大挑戰,尤其像「印第安納瓊斯」這種具有文化影響力的電影,就算是掌舵過《羅根》(Logan)、《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的詹姆斯曼格(James Mangold)也一樣,更別說他接替的對象是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了。
因此,詹姆斯曼格確實也沒有在一開始就答應這個職務,畢竟這是《印第安納瓊斯》第一次不是經由史蒂芬史匹柏之手,甚至也沒有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的劇本,直到 2019 年,詹姆斯分別收到了製片人凱薩琳甘迺迪(Kethleen Kennedy)、史蒂芬史匹柏及男主角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的提議,「這讓人對此不再那麼排斥了。」詹姆斯接受 IndieWire 專訪時談到。
雖然這系列最重要的三個人都像詹姆斯曼格釋出善意,而描述一名年邁的英雄、在生命的最後對他的過去做出和解這件事,顯然的在《羅根》也有類似的軌跡,但這始終是一個沉重的擔子;詹姆斯在疫情期間深入研究了印第安納瓊斯最後一次冒險該用什麼角度切入,同時也必須重現、融合這系列過去的重要元素。
詹姆斯和他在《賽道狂人》的編劇搭檔花了 6 至 8 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一版劇本,「他必須具有娛樂性、快速的節奏以及動作場面,它需要是一部家庭電影,進而引入各種迷人且古怪的角色,這些都是印第安納瓊斯電影的典型特徵。」曼格說到,而首先他們要先解決《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碰到的問題 — 時代性的落差。
「前三部電影製作時,故事發生在 30 與 40 年代,這些年代與電影的背景相當和諧。」曼格表示,「你有一部有著漂亮黑色、高對比、深焦、走位及具有風格的電影,你有約翰威廉斯、你有哈里遜福特,同時喬治和史蒂芬都熱愛黃金時代的電影製作方法,而且風格非常一致。」
而時代性的落差在《水晶骷髏王國》成為致命的問題,「《水晶骷髏王國》時間跳到 50 年代中期,這一切突然被打破了。」曼格透露,「問題不只是哈里遜福特變老了,更是因為電影進入了現代主義時期,世界也不再是非黑即白的惡棍世界,隨著我們進入現實政治和價值觀不斷變化的時期,對手將不可避免地變得更加灰色,你必須拍一部關於這個角色有點不合時宜的電影。」
所以這是為什麼曼格在電影一開始就把觀眾帶到 1940 年代,也就是印第安納瓊斯最輝煌的時期,面對二戰的亂局,總能在各種冒險與危機中化險為夷,然後鏡頭一轉,它變成一個又老又慢同時孤單的角色,「你先給觀眾看到一個年輕、充滿能量與動作的印第,讓觀眾赤裸的面對現在和過去的差異,這也是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剪輯。」
以故事發展脈絡評估,《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顯然將會是哈里遜福特最後一次飾演印第,這次導演詹姆斯曼格不僅透過科技讓大家再次看到那個曾經意氣風發的瓊斯博士,同時也給予了這個角色一個完整的結局,一場自我的和解,以及對他人生的放下,畢竟有很多事比冒險、考古、聖物來得重要更多。
🎬 看更多 LINE TODAY 觀眾對《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的討論
完整訪問:IndieWire
🎬 更多精彩印第安納瓊斯經典片單 歡迎來LINE TODAY追劇留點評
🎬 專屬獨家TODAY電影聲量榜 每週一出爐
🎬 鎖定全新單元「TODAY追影劇」 每期給你影劇好點子
🎬 LINE TODAY電影官方帳號,電影情報、訂票一手掌握:https://lin.ee/t5kxh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