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凌晨0時17分,嘉義縣大埔鄉發生規模6.4強震,國家警報大響,全台明顯搖晃,甚至傳出房屋倒塌災情,那我們的「地震預警」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地震預警的原理是什麼?
其實在去年中央氣象署就為大家解答過,要做到地震預警,關鍵就在於充分利用地震波的特性,也就是地震發生時會產生的兩種主要震波「P波和S波」。P波質點與波行進方向相同、傳遞速度快,破壞力弱,會產生上下振動;而S波則是質點與波行進方向垂直、傳遞速度慢,破壞力強,產生水平振動。
圖片來源:FB@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
而P波跑的更快一些,在偵測到它以後就能快速計算出地震的規模、位置與深度,以便推估破壞力更勝一籌的S波可能造成的震度和抵達時間。由於電磁波傳遞速度遠快於地震波,挾著這樣的優勢,氣象署就能在 S 波到達前發出警報!
預警、預測、預報有什麼區別?
地震預警(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地震預警是在「地震已經發生、破壞性震波到達前」預估地震的搖晃程度、多久後抵達,並發送警報,方便民眾在十幾秒的空檔裡,趕緊各就各位,掩護避災,也就是大家手機中會收到的國家警報。
地震時通常手機都會收到地震速報預警。/圖片來源:編輯自截
地震預測(Earthquake Prediction)
地震預測則是在「地震發生前」,預測未來地震發生的時間、位置和規模,才稱得上準確的預測,例如:美國加州的聖安德里斯斷層會在 3 天內發生規模 6 ~ 7 的地震。準確的地震預測有助於事先防災、撤離人員。
但是要注意的是,地震釋放能量的源頭是斷層,科學家對地震發生的機制與過程還在充分理解當中,目前由於技術限制,地震預測還沒有辦法作為發布預警的依據。
地震預報(Earthquake Forecasting)
地震預報也需要在「地震發生前」,針對某個容易發生地震的地區,預報發生時間、位置和規模資訊。就像氣象預報分為短期和長期,長期的地震預報包含地震的機率和趨勢評估,例如:美國加州的聖安德里斯斷層在未來 30 年內發生規模 7 以上的機率是 25%。準確的長期地震預報,有助於國土規劃、建築物設計、防災宣導等措施。
如前所述,目前的地震前兆研究都還在發展階段,因此要在地震前幾週、幾天就預測到地震的發生,就現在技術來說還做不到,但是重要的是在收到「地震預警」時能有一點應變時間,把地震可能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
我怎麼比較慢收到、沒有收到警報!
而在台灣的大家所熟悉「國家級警報」,常常會有人說自己沒有收到預警或是都感覺到搖晃了才收到預警,是不是變成國家邊緣人了?但中央氣象署就說明,因板塊無時無刻都在活動,如果大大小小的地震都要發布警報,會相當擾民,因此「強震即時警報」是有觸發條件的。
圖片來源:FB@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
要觸發強震即時警報,就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 地震預估規模 5.0 以上,預估震度達 4 級以上的縣市
- 地震預估規模 6.5 以上,預估震度達 3 級以上的縣市
滿足這些條件的地區,氣象署便會透過「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Public Warning System, PWS),以手機通知民眾強震即將來襲。而有時民眾可能在地震搖晃後才收到警報,或感覺劇烈搖晃卻未收到通知,原因則包括:
- 所在區域距震央太近,屬於預警盲區。
- 手機所在位置信號不穩,無法即時接收警報。
- 手機當下的高耗能操作(如通話、遊戲)影響警報顯示。
另外,除了國家級警報外,許多民眾會下載民間地震預警APP接收通知,這些APP的數據來源於氣象局設置的地震測站,並透過快速計算提供預警,但因技術實作差異,有時APP的警報速度可能快於官方系統。
地震發生時,即便警報系統已發揮作用,但最重要的還是應變行動,大家也要記住地震時要「趴下、掩護、穩住」,把地震可能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署
延伸閱讀:
川普甫上任就簽署百項行政命令!退出《巴黎氣候協定》、TikTok禁令延後、終止多元性別
時薪逼升6000元!求職市場「1職業」需求暴增,2大應徵條件、工作內容曝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