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八月上路的新青安政策,即將滿三周年,政策立基於要幫大家安心成家,也一舉在放貸總金額、寬限期、年限都大幅放寬,瞬間所有人都湧入了買房市場,根據數據換算,在新青安上路十個月後,平均每個月放貸戶數就激增三千戶,在供需原則下,房價自然走揚,也安心成家的理想,跟著越來越渺茫。
台北估價公會理事長鐘少佑vs.屋主陳先生:「這裝潢還蠻新的吼。(對對對去年才裝潢的。)」
來到這間位在新店的小宅,專業不動產估價師正在評估物件價值,委託方多半是銀行鑑價或是建商評估等等。
台北估價公會理事長鐘少佑:「這個案子來講,其實他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他的這個社區基地的規模,算相對是比較大的,所以說其實他的公設佔比,算相對比較少,然後他的管理其實也算是比較嚴格。」
包括屋況、棟距、交通地段,及鄰近街廓、設施都一一掌握,估價師不僅看盡房價起伏,也看到主流物件的轉變。
台北估價公會理事長鐘少佑:「因為可能早期像這種套房產品,套房產品他的,供給量可能相對比較大,那其實入住的這種,這個住戶來講可能他的,這個收入的狀況也不一定那麼穩定,所以說以前針對這種,比如說14坪以下的小套房,那銀行他的放款他其實是比較有管制的。」
現在別說管制了小宅早就是主流,尤其這種雙北地區20坪以內,總價一千五百萬上下的物件,價格更是水漲船高。
台北估價公會理事長鐘少佑:「就是從大概113年,113年實施之後,那大概類似這種小宅,我覺得他的成長的幅度,至少都有兩成左右。」
估價師口中提到的113年,其實指的就是在112年八月上路的新青安政策,到了113年來到高點,而它的前身則是,在99年12月推出的青安貸款。
主播詹舒涵:「青安新青安我們來做個比較,首先從最高放貸金額,從八百萬提升到了一千萬,接著放款年限,從30年提升到40年,最後寬限期從三年拉到五年,金額時間通通放寬,但所要背負的重擔絲毫沒有少。」
房仲曾俊霖vs.看房民眾:「好,張先生你好,這就是今天要介紹給你的房子,在我們這個房子,它總共有38.9坪,來我們先看一下室內。」
這種小宅正夯的狀況,在新青安上路後幾乎是全台延燒,這間桃園的小宅物件,總價就剛好在新青安,最高放貸的一千萬上下,一釋出就有三組人馬,同時下了斡旋。
房仲曾俊霖:「新青安出來以後,這些年輕人,三四十歲出來的非常多,這些人原本大部分是在租房子的,因為在新青安的這些,政策利率之下會發現,它原來比真的買,租不如買這件事情,好像變真的了,所以年輕人買房突然多了。」
而就在我們拍攝後的兩天,物件就成交售出,買家正是40歲上下的租屋族,聽起來下手很快速,但房仲透露跟新青安的高峰期相比,已經差很多,尤其是最夯的三蘆地區。
房仲曾俊霖:「因為我以前一些士林的,應該講說同事吧,他們就轉到三重蘆洲去,發現他怎麼一直很忙,一直在簽約一直在交屋,聊了一下以後,這裡房子要用搶的,只要有一千萬上下的,接到案子,我的客人要趕快來看看,看能不能做決定,不能做決定,我要趕快下一個買方來,對不起同事(的客戶)下斡旋成交掉了。」
主播詹舒涵:「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三重的仁義重劃區,這個地方的預售屋短短三年時間,一口氣站上七字頭價位,而且價格是一去不回頭,再來細數一下我們相關的數據,來看到青安時代花了150個月的時間,放貸的戶數落在了40多萬戶,但是新青安只花了10個月的時間,放貸的戶數來到5.8萬戶,所以我們再來換算一下,平均每個月增加了3千戶的需求。」
在這波新青安推升下,根據信義房價指數,2024年台北地區的房價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率已經達到百分之14.24,其他桃園、新竹、台中和高雄的第二季房價指數,也分別有百分之15.57、17.09、14.85和13.09%的漲幅,總計全台房價成長率來到百分之11.86,六都房價都上漲了超過1成。
新青安買屋族尤小姐vs.室內設計總監吳宜哲:「你看你這個這邊原本是有壁癌,因為是快40年的房子。」
就算房價明顯飆升剛需還是在,跟設計師了解裝修進度的尤小姐,原本配合丈夫工作在高雄生活,但丈夫離世後考量其他家人都在台北,還有就業考量去年決定,帶著女兒回台北定居。
新青安買屋族尤小姐:「超驚訝的,因為真的落差很大,對尤其是像我在高雄住的就是大廈,那其實它的設施都還蠻完善的,可是如果以高雄那個標準,要套用在台北的話的確要花蠻多的資金的。」
回到台北只能買屋齡近40年,沒有電梯的公寓,因為屋況欠佳全部要重新裝修,預算上難免有些緊張,但在新青安加持下還是決定下手買房。
新青安買屋族尤小姐:「那剛好有新清安的政策,所以我就覺得,就是剛好時間上都是蠻碰得到的,對所以就願意說,那我就直接一定是要買房,因為也是想要提供給家人,一個比較穩定的一個居住方式。」
尤小姐的想法道出的正是台灣困境,因為除了買房,幾乎沒有其他穩定的居住選項。
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廖庭輝:「我三年後五年後房東還會不會租我不知道,我連租金的穩定性也無法確定。」
長期關注房價議題的研究員,拿出資料每一個數字都顯示,台灣房價的不合理,更直接點出新青安政策的痛點。
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廖庭輝:「因為我們的價格其實是沒有變的,那你借錢要還,對那其實這件事情是政府用納稅人的錢補貼給,就是想要買房子的人,可以開五倍以上的槓桿,投入一個幾乎只賺不跌的市場。」
但房價上漲已成為既定事實,都市結構也面臨挑戰,當基層勞動力被高房價驅逐後,勞動力的缺口將更加嚴峻。
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廖庭輝:「那這件事情其實在,竹北其實已經出現很明顯了,就那個地方的房租跟房價基本上對標的是科技業,可是科技業很愛點手搖飲,那手搖飲的店員的薪水,有沒有辦法跟其他縣市拉的開差距,其實是沒辦法的,對所以其實他們那邊已經開始點飲料點不到了。」
房價驚驚漲租屋不健全,成家的路似乎越走越遠,而在新青安上路滿三周年之際,你是否心安?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