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今天(27日)出席2025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並在傍晚閉幕致詞指出,健保上路30年來有各種給付制度並行,將來或可走出最後一步,不再由健保署核定給付,改由各區自行管理健保總額,如此可讓區域內各級醫院相互合作,進而落實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
賴清德總統全程參與今年的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並在最後致詞表示,健康台灣的目標是要讓國人健康,國家更強,且要發展智慧醫療、再生醫療、智慧醫院等,成為世界領頭羊,並推動生物科技產業,成為半導體之外的另一座護國神山,讓世界進而擁抱台灣。
賴總統也提到,台灣在全社會防衛韌性當中,一定要建立醫藥韌性,這非常重要,因為在兩岸特殊情勢下,國際社會也建議台灣要有全社會韌性,特別是藥物,從原料到製造端成品,應要有全盤規劃,政府會在全社會韌性或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推動此事。
談及健保,賴總統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的特別預算裡,就有對勞健保補助新台幣300億,且是以歲計賸餘作為財源,而非舉債;至於會中提及碳費收入是否用來挹注健保,則要再考慮,因為依照現行規範,碳費收入得用於減少污染源、減少碳排計劃,不論如何,政府一定會用其他手段,讓健保財務不至於出現問題。
賴總統指出,台灣健保實行30年,有各種給付制度,包括論件計酬、全民健保住院診斷關聯群(Tw-DRGs)、包裹式支付制(Bundled Payment),還有大總額、小總額等,未來或許可以走到最後一步,不再由健保署核定給付,改為回歸各區自行管理收到的健保費用,目前這項做法在花蓮秀林鄉試辦得很成功。總統說:『(原音)我們有沒有可能花東,東部這個區域的健保總額,我們就來試辦。這樣子的話,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本身就可以互相合作,這樣有助於引進健康促進的概念,如果我們的公共衛生做得好、健康促進的工作做得好,民眾就醫的次數少,這個經費還是屬於這個區的,不會是保留在健保署的,這樣的話有助於推動,以人為本的健保醫療服務。』
賴總統表示,非常希望在健保制度下,繼續落實以人為本的醫療精神,如有民眾四處看病,也許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團隊,這是政府的問題,若各級醫院大家共同管理健保費用,就可以整合資源協助患者,甚至解決用藥問題,還有機會衍生新的想法做法,進而提升民眾健康。
衛福部長邱泰源會後受訪指出,目前已往這個方向做,像是南區分到多少錢,就由南區共管委員會共同管理,他還說,希望醫界在拿到健保總額後,一定要思考如何合理分配,讓各級醫院診所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