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影評】《與你共舞》: 完整介紹巨星人生、忠實復刻經典表演、為何還留下殘念?這部電影與惠妮一樣複雜

電影神搜

發布於 2022年12月26日11:23 • 龍貓大王通信

自 2012 年天后惠妮休斯頓意外去世後,影視圈便開始藉由紀錄片回顧她傳奇的一生。先是 2017 年的《身不由己:惠妮·休斯頓的悲劇人生》(Whitney: Can I Be Me),後有 2018 年的《永遠愛你,惠妮!》(Whitney)。這些紀錄片都多少揭露了惠妮複雜私生活的一面,但是它們也多少力有未逮。

這一次,由惠妮遺族認可內容、獲得奧斯卡多項大獎的《波希米亞狂想曲》團隊所製作、而且長達 2.5 小時的敘事電影《與你共舞》,能將這位堪稱史上第一歌唱天后的輝煌與黑暗,介紹給新生代的觀眾嗎?《與你共舞》電影宣傳上寫著「惠妮不為人知的故事」,而這部電影真的說出了什麼祕密?

《與你共舞》揭露惠妮的秘密戀情

惠妮休斯頓

從為媽媽西西休斯頓和聲開始,直到 2012 年 2 月那悲劇的葛萊美會前派對前夕為止,《與你共舞》確實交待了惠妮休斯頓發跡、功成名就、結婚生子、接演電影、接觸毒品、人氣不再的漫長歷程。不只如此,這部電影很有野心地採用了惠妮好友羅蘋克勞福在 2019 年出版的回憶錄,將惠妮與羅蘋之間的祕密同性戀情,作為這部電影前半部的主軸之一。

別忘了,這部《與你共舞》是通過遺族認可的作品,而惠妮的父母,事實上是最早阻止惠妮與羅蘋在一起的阻力,而電影毫不掩飾地揭露這段戀情,是史無前例。

《與你共舞》

加進這一點,並不是要暴露惠妮休斯頓的雙性戀傾向,以滿足觀眾的窺視癖,相信《與你共舞》是為了增加惠妮這個人的複雜度而這樣設計:她很年輕時就認識羅蘋,但那時家庭與社會風氣並不允許她們在一起,而出名後,唱片公司為她設定的「美國甜心」形象,更與同志戀人的事實有所衝突。

但是,當惠妮已經不是一介偶像歌手,而是能在世界歌壇呼風喚雨的天后,她卻同樣沒有讓羅蘋成為另一半,而是選擇與壞小子巴比布朗成婚。這是因為篤信宗教、演唱大量福音歌曲、相信上帝的惠妮,自小就渴望能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這也與她父母的破碎婚姻關係有關。她要一個老公、一個小孩、一個「點著壁爐的溫暖家庭」,而這種深植內心的傳統價值觀,與她的天生性向發生了衝突。

《與你共舞》

衝突就會發生撕裂,而惠妮身上還有更多撕裂:她的廣泛音域好歌喉,讓她有挑戰高難度歌曲的本錢與信心,可是一旦她的身體狀況因過勞發生問題,她卻仍然堅持高密度的巡演行程、並且仍要挑戰前所未有的歌唱挑戰,這兩種決定都讓她的身心更加被掏空。

儘管父母自小對她進行軍事化的高壓管教,但她仍然熱愛家人,可是父親卻不善管理惠妮的資產,挪用大筆資金,導致虧空了她辛苦演唱的血汗錢,瀕臨破產。

而她為了滿足傳統價值觀而孤逐一擲,嫁給巴比布朗的決定,不但疏遠了羅蘋,同時巴比與她的毒愛關係,也在持續剝削她的身心與資產,甚至連女兒都被迫接收這一切影響。

《與你共舞》取得了大量遺族認可!卻獨獨缺少一件事⋯

《與你共舞》

有趣的是,儘管《與你共舞》說了這麼多,而且它與 2018 年紀錄片 《永遠愛你,惠妮!》相同,都同樣取得了大量遺族認可的史實資料,但這部電影卻獨獨缺少了《永遠愛你,惠妮!》提到的一件故事:惠妮曾在幼年時,遭到家族女性好友性侵。

原因很單純,《與你共舞》編劇安東尼麥卡坦認為,如果要在大銀幕上處理這麼敏感的題目,那他必須取得更多相關人證事證,才能在不傷害被害人名聲的狀況下,處理好這起悲劇。

《與你共舞》

這種認真態度聽起來很美好,看起來,《與你共舞》有 2.5 小時的價值:它塞進了盡可能多的惠妮人生、揭曉了她在性向上的複雜面向、揭曉了她人生中的許多撕裂、同時還避免自己成為另一個只是剝削名人名氣的狗仔作品。

問題是,《與你共舞》卻仍然與這時年來的其他幾部惠妮相關作品一樣,走上力有未逮的老路——

《與你共舞》涵蓋惠妮休斯頓的人生大事件,卻極其淺白

《與你共舞》

1985 年, 22 歲年輕的惠妮,發行了首張同名專輯《Whitney Houston》,滾石雜誌立刻獻上祝福:稱她是「多年來最令人興奮激動的新聲音」。連大牌音樂雜誌都如此盛讚,當然代表惠妮此後的道路就只有一直往上,成為美國巨星、乃至世界巨星。

有趣的是,《與你共舞》從惠妮還是小和聲歌手時開始講起故事、談到她與羅蘋的心動邂逅、再到她在 pub 演唱《Greatest Love of All》,令唱片公司大老闆起立鼓掌。在惠妮成名之前,《與你共舞》還算是有條有理,但在她在電影裡被亞瑞斯塔唱片公司總裁簽下合約的那一刻開始,《與你共舞》就與惠妮的星途一樣,開始以破百時速狂飆。

《與你共舞》

事實是,《與你共舞》太擠了。

《與你共舞》涵蓋了惠妮人生的大事件,但這些事件的描述極其淺白,讓當事人出場講幾句關鍵性的台詞、交待過程、然後就立刻轉場進入下一個章節。你會發現許多角色的個性,在這些章節與轉場間悄悄地變化了,而電影沒有心思停下來好好地建構這些角色,讓他們做出的決定更有說服力。

你會發現惠妮突然對男性有興趣了、羅蘋突然暴怒於惠妮的不忠、然後又突然恢復到她「知心好友」的友善地位⋯⋯很多應該堆疊情感的段落,都變成蒼白的虛應故事。

《與你共舞》

你似乎在看一份精心裝訂的「惠妮休斯頓歷年新聞頭條」報紙,隨著電影進行,大量的新聞標題從你眼前飛過。你都看到了,但也只是看到了⋯⋯對於惠妮休斯頓是如何做出這些影響她甚深的決定、她面對反應當下的心境為何、《與你共舞》並沒有太多時間去關心。

所以,如果你太年輕,來不及與惠妮一起長大,無法從《Saving All My Love for You》一路唱到《Million Dollar Bill》,那麼《與你共舞》也許確實達到了「補習」的效果,你可以在 2.5 小時裡,見證巨星的崛起與隕落。但對於老歌迷、或是想要理解惠妮自毀真相的觀眾而言,這部電影有一大部份顯得太多便宜行事。

《與你共舞》

這種簡略、壓縮的敘事有時會變得很恐怖:亞瑞斯塔唱片公司老闆克萊夫戴維斯(由史丹利圖奇飾演),是惠妮的貴人,他深知惠妮的個性與實力,因此專門為她蒐集「最好聽」與「最難唱」的歌曲,讓她滿足挑戰慾與成就感。

但是,《與你共舞》中這些找歌的過程如此重複,幾乎每一次都是「克萊夫找到歌→惠妮試聽→聽到我們都熟悉的那條旋律→下一秒惠妮登台演唱」,這樣的橋段在電影裡出現了至少兩次,克萊夫有大半時間都像個「好歌販賣機」,持續推銷他的藝人好聽新歌。

某種程度上,克萊夫這個角色的功能性被單一化了,他看來也越來越像史丹利圖奇在所有電影裡的「工具人」角色——好心、慷慨、不求回報的好閨密。

《與你共舞》

巴比布朗也是如此、羅蘋與惠妮母親西西也是,《與你共舞》的角色都在快速敘事下變得十足扁平,讓人有困在一個相同迷宮繞不出去的混亂感,好像十幾分鐘後,雷同的故事就會上演:巴比又使壞了;克萊夫又找到好歌了;媽媽又說教了⋯⋯

那麼,這是否代表《與你共舞》不值得一看?並非如此,因為它仍然有完整的惠妮。

《與你共舞》全片採用惠妮本人歌聲!娜歐蜜艾基成功對嘴演出

《與你共舞》

要注意的是,這整部電影裡所聽到的惠妮歌聲,全都來自惠妮休斯頓本人,而非飾演她的娜歐蜜艾基。這代表著你可以在有著大銀幕與優秀音響設備的電影院裡,聆聽惠妮休斯頓的天籟之聲。而這值得嗎?這絕對值得,《與你共舞》是一部「邀你共舞」的電影,電影院應該開辦「大合唱」場次,讓那些看到片段然後全身就會自動打拍子的觀眾,有機會在台下跟他們的偶像一起高歌當年金曲。

惠妮依舊在那裡,不管《與你共舞》或是《身不由己:惠妮・休斯頓的悲劇人生》如何說她,她留下的音樂遺產依舊在那裡,而現在《與你共舞》能給你再一次完美體驗的機會。

《與你共舞》

所以必須稱讚《與你共舞》主演娜歐蜜艾基,因為她詮釋的所有惠妮表演,全都是對嘴演出,而她確實對嘴對得很成功,在電影優秀的製作水準下,你可能很難發現她是在對嘴的事實,因為看起來就像這些歌都是她唱的(唯一能挑剔的,是她沒有重現惠妮唱抖音時下巴微微抖動的習慣)。

這種「忠實復刻」還包括了大量的惠妮 MV 與舞台服,《與你共舞》重現了《How Will I Know》、《I will always love you》、《It’s Not Right But It’s Okay》等等經典 MV 的拍攝過程;同時重現了南非慶祝曼德拉釋放演唱會等等經典現場表演;還包括了演出《終極保鏢》等等的經典妝容。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重現了 1994 年全美音樂獎上,惠妮挑戰極限的三首金曲組曲表演。如果這一段沒有令你差點脫口一起跟唱、沒有令你全身舞動,那你沒資格說自己是個惠妮粉。

《與你共舞》主演娜歐蜜艾基(中),與飾演克萊夫的史丹利圖奇(左)與真實的克萊夫本人

簡單地說,《與你共舞》確實很像《波希米亞狂想曲》,它復刻演出的用心很像、它大而化之的敘事很像。

如果你真的想透過《與你共舞》,理解巨星背後的辛酸、與辛酸背後的真正心境,這部電影只能幫你達成前一個目標;但對真正熱愛惠妮的觀眾而言,這部電影卻確實能給你完美的重逢體驗,讓你還沒走出戲院,就決定今晚一定要把她的專輯從頭聽到尾。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延伸閱讀: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