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巡迴講座大推客家文化 竹縣邀鄉親「共下打嘴鼓」

【民眾網方健龍新竹報導】新竹縣政府委託明新科技大學辦理「新竹客家學苑」,以地方人了解地方事為主軸,舉行5場次「共下打嘴鼓」巡迴講座,首場今(24)日在新豐老人會館舉辦,邀請地方耆老羅廷相客語薪傳師暢談「客家人哆冇線」,教大家怎麼用客語來聊「天南地北」,吸引現場鄉親仔細聆聽,接下來還有4場次不同主題,歡迎鄉親共下打嘴鼓。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有7成是客家人,是客家人口密度最高的客家大縣, 去年底委託明新科大辦理「新竹客家學苑」,就是以「客家學.學客家」為主軸,透過「客家學」的串連讓「學客家」成為新竹縣日常。客家文化的傳承全仰賴客語推展,他也以客家俗諺「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強調客語推廣的重要。

明新科大校長劉國偉表示,明新承辦縣府的計畫成立「新竹客家學苑」,結合校內教育資源和在地客家文化,定位為體驗與推廣客家文化的教育基地,「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文化,沒有客家文化,就沒有客家人」。所以講客家話要體現在生活中,藉由在幾個主要客庄鄉鎮辦理「共下打嘴鼓」活動,創造生活化的客語學習環境。

縣府民政處指出,積極推動復振客語與傳承發揚客家文化,是近年新竹縣施政的主要方向之一,先從語言來凝聚客家人的意識,找回傳統「客家人」的文化特色與「新客家人」在現代社會的適應。「共下打嘴鼓」就是「大家一起來聊天」,資深講師用客語從客家的歷史、建築、飲食、山歌、文物、習俗及藝術等議題,與鄉親互動無所不聊。

「共下打嘴鼓」活動結合新竹在地客家文化,創造生活化的學習環境,辦理客語對談、民俗采風、文化研習等在地講題。111年度系列活動計畫辦理五場次,第一場於新豐鄉首度登場,接著9月29日關西場、10月8日新埔場、10月15日竹東場、10月16日湖口場陸續舉辦。

民政處提到,每場皆邀請在地熟稔客家文史采風的仕紳耆老、文化協會擔任講師,與民眾聊歷史人文風華、在地文物創生,歡迎鄉親共下打嘴鼓、品嘗客家小點心,讓客語化身成一台時光機,帶大家穿梭客家文史采風及體會客語趣味。

《圖說》明新科大辦理舉行「共下打嘴鼓」巡迴講座,首場24日在新豐老人會館舉辦。(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圖說》「共下打嘴鼓」活動辦理五場次,今天於新豐鄉首度登場,9/29關西場、10/8新埔場、10/15竹東場、10/16湖口場陸續舉辦。(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