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中國灰色地帶戰術 近月施放逾百氣球入侵台海

路透社

更新於 05月17日06:57 • 發布於 05月17日06:57
rtint0007L.jpg

(路透台北17日電)台灣近月發現超過100個中國氣球入侵台灣海峽上空,飛行高度低於一般氣象氣球,恐怕會構成飛航安全威脅,所蒐集數據可為中國軍方所用,也可能有心理戰意圖。

中國自去年12月開始施放超過100個氣球入侵台灣海峽,其中有些直接飛越台灣領空或由台灣控制的民航航道,時間點正好是在台灣今年1月總統大選一個月前。

專家說,這些氣球可能是心理戰一環,也可能裝有監視工具或單純蒐集氣象資料。台灣有時一天在數小時內偵測到多達8個氣球,有時則連續數週一個都沒有。在台灣1月13日投票日前一週,每天平均出現3個氣球,然後從4月11日開始不再出現。

這些氣球頻繁出現,引起台灣和其他國家警覺。一名聽取過相關簡報的台灣高階安全官員說,中國氣球出現在台灣附近上空的情況,在台灣大選數週之前達到「前所未見的規模」;這名官員認為,這是中國施壓行動的一部分,即所謂灰色地帶作戰,目的是避免直接衝突,改採非常規戰術消耗敵人的精力。

台灣新任總統賴清德將於本月20日就職。中國認為他是危險的台獨分子,他數度提議兩岸對話均遭拒絕,包括本月稍早也有一次。

中國國防部沒有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要求。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則向路透社重申今年1月31日的說法,即駁斥有關氣球的指控,並稱這些氣球是用於氣象目的,不應出於政治因素加以炒作。

氣球相關資料在去年12月8日之前並未公諸於世,因此無法比較歷來紀錄。但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志宏說,以往「大概一個月」會發現一次氣球。

從2023年12月到2024年4月,有8天都偵測到4個以上的氣球。這段時間總共發現超過100個氣球。

3名台灣知情官員證實,中國氣球近月大幅增加,其中多數是蒐集大氣數據的氣象氣球,例如風、溫度和濕度,但台灣仍將這些氣球視為中國的騷擾。

這些氣球的飛行高度全都在3353公尺到1萬1582公尺之間,平均高度為6795公尺,比一般氣象氣球的高度低得多。美國國家氣象局表示,氣象氣球高度通常超過3萬480公尺。

印度太平洋地緣政治戰略顧問尼爾(Alexander Neill)說:「在這種高度施放氣球很危險…這位於空中航道範圍內,擦撞的可能性令人擔憂。」

詹志宏也同意這個說法:「這些氣球飛得很慢,飛機速度則很快…如果這些氣球被吸入發動機,這時才發現可能就太晚了。」

另一名台灣高階安全官員引述情資說,這些氣球蒐集到的數據可能為中國火箭軍所用,因為大氣因素會影響飛彈發射。

尼爾也說:「如果中國計劃對台發動空襲,就必須知道台灣的天氣和風的狀況。」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王定宇告訴路透社,軍用雷達很難偵測到這些氣球,除非調高靈敏度;但極為敏感的雷達又可能將鳥類等物體納入偵測目標,導致台灣軍方可能錯過來襲飛彈等其他重要目標,「這是很艱難的任務」。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台灣政策計畫主任郭泓均認為,這些氣球主要用於心理戰。

他說:「我個人懷疑中國能從氣球獲得其他手段蒐集不到的額外情資…我認為這些氣球主要是向台灣示意:台灣連自己的領空都保護不了。」中央社(翻譯)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