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影評】《目擊者》:台灣類型電影的成熟典範

上報

更新於 2017年04月02日02:14 • 發布於 2017年04月02日02:06 • 黃衍方
《目擊者》劇照(穀得電影提供)
《目擊者》劇照(穀得電影提供)

越是明白在台灣拍電影有多困難,就越難狠下心來批評台灣電影。即使作品有著難以忽視的缺點,但只要心裡冒出一絲「在台灣能做到這樣很不簡單了啊」的念頭,就不忍心對它多加苛責,但電影本身的程度又確實跟外國同類作品有一段落差,令人推薦也不是、不推薦也不是,非常尷尬。

程偉豪執導的《目擊者》不是那種需要搬出「台灣標準」才能跟人推薦的片子,它是一部各方面都在水準之上的電影,這樣的作品不論出現在哪個國家都會是成功的。在台灣拍電影很難,拍類型電影更難,因為沒有太多經驗可供參考,但是《目擊者》卻做到了。

《目擊者》劇照(穀得電影提供)

《目擊者》故事描述社會線記者小齊(莊凱勛飾)意外發現自己開的車子是借屍還魂的事故車,而且很巧的該起車禍的「目擊者」就是九年前剛到報社實習的自己。小齊回想起當年那場事故有許多疑點尚未釐清,這時,他因為做出錯誤的報導而遭到辭職,心灰意冷的小齊決定轉而運用身邊的人脈,找出當年那場車禍的真相。

從處女作《狙擊手》到近幾年獲大眾注目的《保全員之死》、《紅衣小女孩》,都可以看出程偉豪是一個非常重視細節的導演,這些作品裡的角色身份職業不一,但觀眾一看就能明白,那些人物的對白和行為絕非創作者的憑空想像。

《目擊者》劇照(穀得電影提供)

程偉豪的這項優點也延續到了《目擊者》中,片中牽涉到媒體、汽車維修、警察、茶葉等多個專業領域,但是片中的描述絕不含糊,光是演員講話的方式,就足以讓觀眾相信他們真的是該領域的一份子。

類型電影比一般電影難拍,因為每個類型都有一些約定俗成的元素,如果觀眾沒有看到就無法滿足。《目擊者》的類型會讓人期待看到緊張刺激的追逐場面,但是台灣的技術和預算都不夠,於是程偉豪運用他在《紅衣小女孩》時的拍攝經驗,試圖在小空間裡創造出同樣效果,來滿足影迷的類型愛好,成果非常良好,尤其一段死巷裡的「警匪追逐」最讓人印象深刻。

《目擊者》劇照(穀得電影提供)

《目擊者》是一部懸疑片,這個類型最怕的就是結局「情理之外,意料之內」,既不合常理又能輕易預測,但是《目擊者》沒有這個問題,案件的真相在電影後半段有多次翻轉,可以滿足懸疑片迷的期待。對於飽覽各國懸疑作品的觀眾而言,《目擊者》的開頭僅是調查一起車禍,看起來似乎很平淡,但後面的故事發展超乎預期,而且劇情節奏十分快速,沒有什麼拖泥帶水的多餘戲份。

《目擊者》或許未必會成為什麼影史經典,但是它卻為台片樹立起新標竿,證明我們有能力做出夠水準的類型電影,希望《目擊者》為台灣電影帶來正面影響,未來影迷們能看到更多他們可以誠心推薦的本土作品。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1

  • Chao 如
    來去支持國片一下,目前最值得去電影院看的國片,預告就真的有把觀眾的情緒帶進去。
    2017年03月30日14:45
  • 欣儀(Smile)
    哦天 看到最後起雞皮疙瘩 乾這部電影我一定要去看
    2017年03月30日14:56
  • Sophia Chen
    看過試映片.…只能說.…好看
    2017年03月30日15:22
  • 柯泰宇
    我聽很多人反對國片,對爛片很多,好片極少,但無論如何,我是台灣人,我拿身分證,我就是會花錢給他一次次機會。不然投資外國人嗎?當然會,但是那種堅決不買國片票的人,應該再多想想。
    2017年03月30日18:42
  • 芷萱Susan
    台灣缺資源,但絕對不缺人才!
    2017年04月02日08:5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