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集結三十年來對於光的研究,重新定義光學的認知邊界」 -黃敏俊藝術脈絡完整呈現於耘非凡美術館

非池中藝術網

更新於 2020年10月10日03:14 • 發布於 2020年10月07日16:00 • 非池中藝術網

《光色合一再辯證》主視覺。圖/耘非凡美術館提供

色彩對於視覺藝術的呈現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在彩度、明度與色相之間有著近乎無限的可能性。而就色彩研究的領域而言,普遍的認知大多奠基於三菱鏡折射所產生的光譜分析,也就是所謂的三原色定義。然而黃敏俊將普遍的認知進行了解構與擴展,建立了「新光色論」的論述體系。對於光線、肉眼和顏料之間的色彩現象,做出了深刻的研究。

耘非凡美術館,《光色合一再辯證》展場實紀。圖/耘非凡美術館提供

歷時三十年,黃敏俊許多不同的面向進行實驗。2020年在耘非凡美術館發表了多年成果:《光色合一再辯證》個展,與大眾分享他所重新探討的色光原理。展覽中呈現繪畫、雕塑、錄像、數位機械裝置、浮空投影等等作品,以多種不同的藝術形式為理論提出實證。

耘非凡美術館,《光色合一再辯證》展場實紀。圖/耘非凡美術館提供

黃敏俊的「新光色論」研究起源於早期創作時,在色彩的漸變中發現的「綠色亮於藍色」現象。這個現象意味著自然界中的二次色(綠)較原色(藍)具有更高的明度。這樣子有趣的問題,驅使著黃敏俊開始觀察自然光在人眼中的運作方式。

(由左至右)新光色論三原色系統、色光三原色RGB系統、色料三原色CMY系統。圖/非池中藝術網

在新光色論的材料學中,黃敏俊從歐洲引進各種色粉做實驗開始,製作專屬的洋紅、綠與黃顏料。他將顏料視為光線(紅色的顏料即紅色的光),研究出的全新的「新光色論三原色」,並在畫面中達到了所謂「光色和一」的成果。這樣的色彩體系與過去常見的色光三原色、色料三原色系統都不盡相同。為「光線如何顯現色彩」和「人眼如何感知色彩」之間的關係,開闢了嶄新的討論空間。

耘非凡美術館,《光色合一再辯證》展場實紀。圖/耘非凡美術館提供

以繪畫而言,黃敏俊跳脫了傳統顏料的框限,以更接近光線運作的方式進行創作。三十年來黃敏俊的畫風多元,其中罩染技法的運用能夠最好地反應新光色論。作品中的色彩持續與光線互動,其細膩的疊加與遞減經營出了豐富的通透效果。帶給了觀眾們相當與眾不同的視覺效果以及趣味。

耘非凡美術館,《光色合一再辯證》展場實紀。圖/耘非凡美術館提供

當代藝術中有著許多創新的內容或形式,但是極少有藝術家專注於最本質的藝術元素。黃敏俊能夠跳脫傳統的色彩結構,甚至建立完整的體系,多年的心血努力不言可喻。或許在未來,「新光色論」將會在色彩學、藝術史、甚至科學領域展開更多的探討。而本次的《光色合一再辯證》,也將會成為不同領域非常值重要的研究指標。

關於「新光色論」的延伸閱讀:

「光色合一再辯證」 黃敏俊「新光色論」的視覺光譜及其超自然性 / 撰文者:白適銘

在談論色彩時,我們是以什麼為準則? 黃敏俊《光色合一再辯證》個展驗證色彩真理 / 撰文者:陳晞

耘非凡美術館,《光色合一再辯證》戶外主視覺。圖/耘非凡美術館提供

耘非凡美術館【光色合一再辯證】

藝術家:黃敏俊

策展人:白適銘

展期:2020年9月27日至12月27日

地點:耘非凡美術館

(701台南市東區林森路一段370號)

加入【非池中藝術網】LINE@,藝文展覽訊息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