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蕭颯〈給前夫的一封信〉 愛恨15年

中時新聞網

發布於 2020年11月01日20:10 • 王寶兒、李承陽/台北報導
第22屆金馬獎,張毅以「我這樣過了一生」奪得最佳導演獎(中)、楊惠姍(左)拿下最佳女主角獎,蕭颯(右)則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時報週刊資料照片)
第22屆金馬獎,張毅以「我這樣過了一生」奪得最佳導演獎(中)、楊惠姍(左)拿下最佳女主角獎,蕭颯(右)則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時報週刊資料照片)

張毅、楊惠姍、蕭颯,原本是電影圈的鐵三角,但1986年,作家蕭颯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給前夫的一封信〉,道出楊如何介入自己與張毅的婚姻,震撼影壇及文壇,兩人2000年離婚,獨生女張源也在結婚時,改口稱楊惠姍「媽咪」。

蕭颯本名為蕭慶餘,自17歲開始寫作,著作《霞飛之家》及《唯良的愛》,分別經張毅改編為電影《我這樣過了一生》及《我的愛》,由楊惠姍擔任女主角。

時任人間副刊主編的作家季季表示,3人在電影合作上本就受外界矚目,文章刊出後,迴響很大。當時民風保守,蕭颯揭露遭到婚變,更凸顯叛逆性格,「其他女作家遭遇外遇,也不會有人在離婚前就寫出來,從沒有一位女作家發表過這樣的作品。」

季季透露,〈給前夫的一封信〉刊登2日,首日刊出上篇後就十分轟動,第2日報社還在做版面時,不少報社同事就擠到辦公室搶著先睹為快,「在人間副刊工作那麼多年,第一次碰到這樣的狀況。」

文章中,蕭颯透露,十多歲時結識張毅,一起成長,婚後也「一心一意只想做個賢慧的妻子,甘願過沒有自己的日子。」直到得知楊惠姍介入婚姻,才開始混亂的日子,幸有年幼的女兒,帶給她活下去的力量。

在〈給前夫的一封信〉發表後,張毅與楊惠姍消跡於影壇,另起琉璃工藝的爐灶,讓台灣知名度走進世界。蕭颯則投入於教職與寫作。最新作品為2015年發表的《逆光的臺北》。

蕭颯曾受訪表示,和張毅多年前早已化解恩怨,並非外界認為水火不容,這也是歲月輾轉,不再執著的結果,《逆光的臺北》本還預計請張毅作序,但因他當時住院而作罷。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5

  • Esther💫💫
    記者別美化她搶人夫的事實
    2020年11月02日01:13
  • 楊淑媛(Circle)
    真的是老天爺最好的安排 好結局
    2020年11月02日02:40
  • Jim
    唉! 讓往事隨風! Let bygones be bygones.
    2020年11月02日01:04
  • 淑媛
    情字這條路恩恩怨怨轉頭空沒有一定真理,珍惜歲月靜好吧!
    2020年11月02日05:12
  • 有講有在聽
    妓者意思 碰到賤人來搶老公 要靜靜的,不要張揚 乖乖奉上老公
    2020年11月02日05:0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