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美呆了!8款台北特色人孔蓋設計亮相 網友驚豔詢問地點

鏡週刊

更新於 2020年04月18日08:36 • 發布於 2020年04月18日08:36 • 鏡週刊
8款台北特色人孔蓋設計亮相,網友驚呼美呆了。(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8款台北特色人孔蓋設計亮相,網友驚呼美呆了。(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曾經留意過路面人孔蓋嗎?國外已有不少繪有地方人文特色的人孔蓋設計,台北的馬路上也即將鋪上漂亮的設計款人孔蓋了。日前「臺北蓋水」粉絲專頁公開了新款人孔蓋的設計,圖面一亮相就在網路掀起討論,許多網友期待能盡快公布確切的放置地點,也有人提問會不會推出週邊商品。

其實台北市從2013年就開始推動城市裡的特色人孔蓋,今年推出「臺北蓋水」企劃,名稱巧妙地取用「最美」台語諧音加上人孔蓋與水利的依存關係。企劃邀來4個設計團隊打造特色人孔蓋,分別針對台北市萬華區、中正區、南港區及大同區,打造專屬設計款人孔蓋,讓原本的街景小配角成為主角。

萬華區特色人孔蓋由桔禾創意整合團隊創意總監張漢寧設計,設計理念是「以最貼近土地的視角,念舊這座城市」。「轉動萬華」以龍山寺、剝皮寮、紅樓、西本願四個代表性建築為主,切出不同角度,凝聚寺廟、煙火、燈等文化元素。「萬華日夜巡」將濃厚廟會意象透過日巡、夜巡、陣頭等元素,並於畫面切半呈現日與夜巡的特色,簡單的線條及對比強烈的色彩呈現最具文化的萬華。

萬華區特色人孔蓋「轉動萬華」(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萬華區特色人孔蓋「轉動萬華」(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萬華區特色人孔蓋「萬華日夜巡」(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萬華區特色人孔蓋「萬華日夜巡」(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中正區特色人孔蓋由藍本設計顧問團隊創意總監吳介民設計,設計理念是「看見中正區之美,讓更多人透過人孔蓋認識這片土地」。「有鳳來儀」以古蹟北門,及成功高中蝴蝶館,展出之台灣特有種鳳蝶,並以中正區區花木棉花及象徵野百合學運的百合花為主體,展現中正區之特色。「自由之風」象徵民主的自由廣場,以及北一女及建國中學學生,象徵著集結人文、知識、古蹟於一身的中正區。

中正區特色人孔蓋「有鳳來儀」(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中正區特色人孔蓋「有鳳來儀」(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中正區特色人孔蓋「自由之風」(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中正區特色人孔蓋「自由之風」(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南港區特色人孔蓋由樺致形象設計有限公司創意總監楊佳璋設計,設計理念是「讓我們翻轉視角,從人孔蓋的角度看世界」!「未來。新都。」以人孔蓋視角望南港,構圖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中研院、南港展覽二館以及交通轉運樞紐等元素組成,展現南港未來新時代。「同心共創」為了成為如今的南港,經歷一次次的努力與變化,利用工廠、辦公大樓、研究院設計出高聳的構圖,代表這地方的完善與全面。

南港區特色人孔蓋「未來。新都。」(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南港區特色人孔蓋「未來。新都。」(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南港區特色人孔蓋「同心共創」(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南港區特色人孔蓋「同心共創」(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大同區特色人孔蓋由甲蟲創意設計團隊創意總監劉耕名設計,設計理念是「在漫步中體驗大同的美感和療癒」。「摩登古意,趣游臺北城」以雨季台北的積水倒影為發想靈感,用仰視的角度並陳雨中的北門和台北郵局,又以鮮豔多元的色彩,為台北歷史最為悠久的城區增添更多活力。「人生求解,癒見大稻埕」以大稻埕帶表建築—屈臣氏大藥局及霞海城隍廟,結合煙火、布、香火和中藥等傳統元素點綴其中,兩側更用筊杯展現了台北的廟宇文化。

大同區特色人孔蓋「摩登古意,趣游臺北城」(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大同區特色人孔蓋「摩登古意,趣游臺北城」(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大同區特色人孔蓋「人生求解,癒見大稻埕」(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大同區特色人孔蓋「人生求解,癒見大稻埕」(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臺北蓋水近期還公開了人孔蓋繪製過程,揭露彩色人孔蓋的色料都是特殊開發的塗料、也因為是手工調製顏色,所以設計師們會特地到現場校對,確保實品的色彩能忠實呈現設計配色。

臺北蓋水公開了人孔蓋繪製過程(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臺北蓋水公開了人孔蓋繪製過程(取自臺北蓋水粉絲專頁)

陸媒記者自稱來自台灣 川普震怒要將他趕出白宮
政商名流遭爆「玩起來很恐怖」 招待所淫亂內幕連謝震武都驚呆
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8

  • XYZ
    世界級的城市 - 台北 創意設計無限
    2020年04月18日10:37
  • 蕭銀潭
    日本早就美化了,不過為時不晚,希望台灣更進一步超越
    2020年04月18日13:35
  • 朝信
    這可以在做成城市磁鐵了👍
    2020年04月18日13:24
  • 李菲特
    留意過,一個也沒見到!
    2020年04月18日11:48
  • LinYuYing 📶 phone
    希望每個區的地名字樣能很清楚。畢竟不是每個外國觀光客都很熟悉在地印象畫面,拍照回去看不懂比較可惜。 彩色醒目,但少了點懷舊感。且腳踩久了斑駁要如何修補也要考慮。覺得用鐵蓋單色仿古較易維護。 大稻埕字樣很清楚,很好。
    2020年04月18日22:3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