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Fujifilm GFX 50R 最便宜小巧的中片幅相機!

Mobile01

更新於 2019年01月23日01:42 • 發布於 2019年01月18日02:06 • ki_min

中片幅相機從一台接近一百萬台幣的售價,到現在一台14萬元有找。與全片幅居然有可能在售價上已經出現明顯的交叉,而且在體積上也與FF機身相去不遠,真的是很難想像的一件事。而富士做到了!這台單手就能握持的Fujifilm GFX 50R,靠著高達5140萬畫素的中片幅感光元件,機身重量卻僅僅只有775公克,打破了中片幅永遠高不可攀的傳說。

從2011年Pentax推出了一台售價25萬的中片幅645D開始,打破了中片幅數位相機一台在過去最便宜要近百萬售價的超高門檻,雖然中片幅競爭者不多,但哈蘇、PhaseOne,甚至是比較晚加入的Leica都是在這個價格帶,一般民眾要接觸這類相機門檻是非常高的。

2014年Pentax將645D更新進化為645Z,而在2016年哈蘇推出了史上第一台中片幅無反光鏡相機,定價約新台幣31萬,徹底跌破眾人眼鏡,就連死守超高價格帶的廠商也開始開拓了「低價」市場。

(後來哈蘇也因為這台X1D供不應求,導致現金流量不足被DJI買走,但它依然是一台相當有野心的產品)。然後我們開始看到一些事情改變了,在隔年,Fujifilm推出了他們家第一台數位中片幅GFX 50S,售價比哈蘇X1D更低,也是走無反光鏡系統。

這台富士GFX 50S的售價如何呢?跟645Z剛推出時差不多,吸引到的也差不多是商業攝影師與業餘風景愛好者。但它在畫質、價格與體積重量上上可能就跟645Z表現一致,很難一拳打到消費者讓他們立刻就選富士。然後本篇文章的主角就誕生了。售價出來的時候,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中片幅數位機身售價NT$136,900,真的是我從來沒想過的事。

●外觀介紹

GFX 50R,其實從名稱來看就能大概略知一二,大概能知道富士想要做什麼。先前推出的GFX 50S,GFX是中片幅的系列,50S則代表5000萬畫素,其實哈蘇也是這樣命名,例如H6D-50S,H6D-400C,後面的數字代表畫素。所以最近一直有在謠傳富士將會推出將會出現GFX 100S。

而GFX 50R,代表的就是富士中片幅系統、5000萬畫素,而且是Rangefinder「造型」,我想現代除了萊卡以外,應該沒有什麼廠商敢繼續推出真正的連動測距式相機。GFX 50R是取其造型藉此縮小體積。整台相機單機身,含電池與記憶卡僅僅只有775公克。

在這個全片幅當道的世代,每個拿相機的人,也都多多少少嚮往過,或者擁有一台全片幅相機。有些人甚至覺得全片幅就是神!就是行!殊不知片幅尺寸的世界其實還很大,除了我們常見的1吋、M4/3、APS-C與APS-H還有全片幅以外,比全片幅更大的其實所在多有,6x4.5cm、8x10'等等,對於小小的3.6 x 2.4公分的全片幅實在是大太多。

Full Frame只是這個世代流行的感光元件尺寸,而在照相技術淵遠的歷史上,它因為能達成小巧的體積,被萊卡採用而藉此發揚光大。在數位攝影開始之前,35mm的底片尺寸適用於記者、街拍等機動性較強的拍攝方式。而商業用途、風景攝影等對於畫質有更高要求的領域,則是會使用尺寸更大的中片幅或者大片幅相機,以前底片攝影是如此,現代的數位攝影也依然是依循著這個概念。

GFX 50S搭載了43.8 x 32.9mm的感光元件,焦長轉換倍率為0.78x,但這片感光元件並非富士開發的X-Trans CMOS,而是傳統的拜耳式感光元件。而CMOS尺寸也跟目前市面上所有的5140萬畫素感光元件相同,但它並不能夠拍攝16bit RAW,僅有14 bit。

這片感光元件上頭提供了13x9顆,高達117個原生對焦點,然後你可以把它拓展為25x17的425顆佈滿幾乎整個畫面的對焦區域,如上圖。這在中片幅裡算是超級先進的功能喔,哈蘇的H6D只有幾顆?答案是:只有1顆!

富士的G接環,法蘭距26.7mm,鏡後距16.7mm,卡口直徑為65mm,無反光鏡的好處就是可以轉接許多配件。

 

Fujifilm的這個G接環,其實還有一個G轉H轉接環,H就是Hasselblad,裝上哈蘇鏡頭之後,你就可以使用哈蘇高達1/2000秒的鏡間快門,直接打破1/125s的閃燈同步速度限制,但可惜的是不能自動對焦,不過因為有電子接點,所以EXIF資訊中依然會有鏡頭與曝光紀錄。

 

 

如果你喜歡的話,也有大片幅轉接環可以用,你可以用來接上4x5英吋片幅相機專用的Fujinon鏡頭,並且搭配蛇腹拍攝。

前方左側乾乾淨淨,上頭只有一顆PC閃燈同步接孔與對焦輔助燈。

GFX 50R機身右前方凸起的握把,剛看到機器外觀的時候我的眉頭一皺,覺得該不會是打算走X-Pro2或X-E3的那種握感吧?小編對這兩台相機的印象握把扁扁的,其實並不算好握。

但實際握持時,小編發現GFX 50R的握把明顯的比X-Pro2或X-E3更好抓。其實它的握把並不是很大,但因為機身本來就厚的緣故,加上它是有突起,而不是像X-Pro2或X-E3是整片扁的,再搭配荔枝蒙皮,所以整體的握感是好的,抓起來算順手。但你說要跟GFX 50S或大型數位單眼比起來,深度還是不夠,不過我認為如果是為了體積小與輕量化,這樣的設計我完全可以接受。

從機身頂部來看,其實儼然就是一台大點的X-Pro2。但細看還是有許多不同的地方。

支援雙SD卡插槽,雙槽都支援UHS-II規格。GFX 50R一張Super FINE JPEG就要平均25MB、14bit不壓縮RAW一張則是要110MB左右,為了應付這種海量級的相片尺寸,你的確該換一張快點的卡。

機身左側有麥克風接頭,或者可以用來作為遙控連接埠。不過沒有耳機接孔。

剛拿到機器的時候,操作五分鐘,我就一直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各位富士的用戶看得出來嗎?

▲2016年我們測試的X-Pro2

富士的X系列相機,只有三台沒有右邊的五向按鍵。也就是上圖X-Pro2中的那個MENU/OK與上下左右四個按鍵。一台是X-E3,還有近期推出的小相機XF10,另外一台沒有五向按鍵的就是GFX 50R,就連最低階的可換鏡頭X-A3、甚至是不可換鏡頭的X70都有喔!

老實說,雖然小編喜歡搖桿,但那比較是屬於在選定對焦點時好用,在選單裡,我還是比較習慣使用五向按鍵來操作,或者更精確的說,垂直往下按會比把搖桿往下拉的動作來得更輕鬆一些。

我們來看看機背的功能細節:

有注意到有三顆按鍵是完全沒有任何說明或圖示的嗎?那是用來給你自訂的Fn鍵,整台相機,包含前方、機頂與機背總共有六顆Fn鍵,每個Fn鍵都有44個功能可以選擇。

電子觀景窗使用的是0.5吋、369萬點OLED EVF。安裝等效50mm鏡頭後放大倍率為0.77倍。

Q鍵與上頭的Fn鍵所在位置也有明顯的突起,可以讓拇指靠著,非常有助於握持。整台相機看起來雖然方方正正,但握感卻不馬虎。

X-Pro2以來的搖桿在GFX 50R上變成主要的方向控制器。

機背螢幕為3.2吋、236萬點,可上90°下45°翻轉,但沒辦法像X-T3/X-H1或GFX 50S一樣側翻。雖然稍嫌可惜但可以理解。

雖然GFX 50R感覺上是一台低階的中片幅,但我喜歡富士依然有照顧到小細節。例如螢幕下翻時,螢幕與機身的底部會切齊,裝上腳架的快拆板後也可以很自由的上下翻。別說這個沒什麼,很多相機做不到咧!裝上快拆板後翻轉螢幕動彈不得的相機所在多有~

機身底部直接就是一個DC 15V直流電輸入,不過這是另購的配件,裝上它之後你的GFX 50R電力就無限了。同樣一個位置旁邊則是USB Type C連接埠,用來傳輸照片用的。很顯然是為了即拍即傳、長時間作業的商業攝影所打造的功能。

電池單顆續航力,使用GF 64mm f/2.8鏡頭約400張。小編實際使用也差不多是這個數量,但我是在室內拍攝,不插電,但因為有時要邊拍邊擺盤,螢幕就會這麼開著,可能比較耗電。但我也有持續使用省電模式。只不過如果像一般小編外拍時,拍完就立刻關機的習慣來說,可能在攝影棚內還是會耗電一點。

本次試用,小編借了4顆鏡頭,分別是:

GF23mm f/4R LM W

GF63mm f/2.8 R WR

GF120mm f/4 R LM OIS WR Macro

GF32-64mm f/4R LM WR

數字看起來很怪,那是因為這是全片幅更大的中片幅,換算全片幅的焦長轉換倍率是0.78x,以我們習慣的等效焦距來看,上面的鏡頭變成了:

18mm f/4

50mm f/2.8

95mm f/4 Macro

25-50mm f/4

分別是超廣角、標準、望遠微距與標準變焦,一切看起來就很合理了。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乳摸】沒有極限!Olympus OM-D E-M1X 將搭載 7.5 級防手震能力?!

【新訊】Sony A6400 正式發表!0.02 秒 AF / 11fps 連拍 / 上掀自拍觸控螢幕 / 4K 30fps 錄影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