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WeMo Scooter(以下簡稱WeMo)宣布完成Pre-B輪募資,在公開的新聞稿中僅揭露由台灣大哥大領投。WeMo創辦人吳昕霈、執行長劉于遜在接受《創業小聚》專訪時透露,Pre-B輪的投資者還包含國泰創投、Alife以及知名的家族辦公室。
「這一輪接近(新台幣)2億元,接下來還有策略性投資人會進來,我們要布局海外市場了。」劉于遜說。
正式成立於2016年的WeMo,也逐漸走向10年大關。「共享機車」也從新奇的事物逐漸成為民眾的生活日常。旗下機車數突破7,000台,服務涵蓋雙北、高雄市區、台中和台南等城市,WeMo在投資人的支持下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除了邁向東南亞之外,他們要怎麼持續保持成長?
WeMo持續成長的3部曲
WeMo在台灣開創了共享機車的概念,隨後面臨了GoShare、iRent,甚至是電動Ubike的激烈競爭。不過,從WeMo在站穩腳步後的種種動向來看,WeMo早已不只是共享機車這麼簡單。
首先,是突破二輪電動車的框架想像,WeMo把「共享」的概念延伸到更多交通工具。2022年,WeMo陸續推出訂閱制方案WeMo PASS和共享運具服務平台WeMo Car(原名WeMo Rentour),今年則推出了串接全台17個台鐵、高鐵站站點租還的「環島縱貫線」計畫,從機車跨足汽車與鐵路。
儘管WeMo仍是民眾對於共享機車的代稱之一,但更像是最後一哩路的提供者。
第二步,是繼續擴大使用者基數。WeMo積極地切入使用者的生活中,像是WeMo PASS與吉豚屋KATSUYA、乾杯集團有合作優惠,「新一輪加入的投資人Alife是生活與居住的服務、領投的台灣大哥大背後有電商服務,可以期待我們從不同的領域增加跟使用者的黏著度。」WeMo創辦人暨副董事長吳昕霈說。
近期WeMo則是宣布與TPASS整合推出「TPASS加價購方案」,只要使用者購買過「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基北北桃都會通」,在WeMo APP輸入TPASS悠遊卡號就能兌換WeMo PASS首月加購優惠。
劉于遜表示,政府非常希望大眾運輸的訂閱票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而2年前就推出訂閱制的WeMo已經累積了數以萬計的訂閱用戶,與TPASS的串接不僅能回饋消費者,更是從新管道接觸更多潛在消費者的策略,「就算是雙北,我們認為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可能只有30%有機車駕照的消費者有使用WeMo。」
最後一步,是協助更多企業加入減碳的行列。
本輪領投的台灣大哥大個人用戶事業商務長林東閔表示,台灣的汽機車在陸上運輸排放中的占比相當高,這代表「交通運具電動化」為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且台灣大哥大在今年5月加入EV100(Electric Vehicle 100%),擬計畫推出員工私人用車換購電動汽機車的補貼專案,參與WeMo的投資對於台灣大哥大承諾減碳,以及WeMo的企業收入來說,堪稱雙贏。
在未來綠色浪潮持續推進的狀況下,WeMo也有機會收服更多的企業用戶。
調整好體質才能出海,二代車WeMo Fly省下數百萬成本
更多的使用者、企業用戶加入,意味著更多的使用量,車體的狀況、舒適度、耐用度就是接下來的一大考驗。劉于遜直言,今年Q2推出的WeMo Fly是WeMo營運的關鍵轉折點。
吳昕霈笑稱,剛創業時資源有限、電動機車選擇也有限,現在來看第一代機車的技術是15年前的發展基礎,當時也沒料想到會需要頻繁更換電池,因此車輛設計上不夠符合使用需求,在大量依靠人工換車、維修的狀況下,WeMo每年會花費的車輛維護成本一直是難以降低的成本。
第二代電動機車WeMo Fly與光陽旗下ionex合作打造,不僅續航力大幅提高到180公里,速度也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換電池,不再受到續航力所困擾。
不過劉于遜特別指出,「降低成本」只是二代車的表面價值,這次換車真正的重點在於調整WeMo的營運體質,以加快拓展東南亞市場的速度,「我們自己是不製造車的,真正的價值是讓任何廠牌的任何車輛運具,都可以在WeMo的軟硬體整合後,讓車輛被管理、運具被用戶租借、被營收數據化服務的能力。」WeMo已經累積的8年的共享運具經驗,也推出了WeMo Car這樣的平台服務,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到共享電動運具的好用之處。
「所以我們出海不一定要自己投車做共享。」吳昕霈把話題拉到WeMo重要的未來方向,他從市場文化面補充,各國文化、收入水準跟基礎建設都有差異,像是泰國曼谷、印尼亞加達沒有設立路邊停車位,而且很容易塞車,WeMo不可能為了運送車輛而跟著塞在路上,因此在海外主打共享品牌可能不會是WeMo出海的路線,反而是跟當地業者直接合作,除了管理系統外,異業合作、面對使用者的溝通與服務經驗,將是WeMo出海時最重要的「輕」資產。
劉于遜表示,隨著二代車WeMo Fly的推出,再加上各個異業合作以及不同領域投資人加入,也預期增加更多企業採購、廣告等等的企業收入佔比,WeMo期待2025年可以實現獲利。
2022年加入WeMo的劉于遜已是公司要角,讓稍稍退居幕後的吳昕霈笑著說:「我現在就是在管財務跟策略運營,好好地把錢『掐緊』,讓WeMo邁入更好的營運狀態跟體質,才能更進一步實現永續成長的企業。」
延伸閱讀
台灣大哥大宣布投資WeMo,數百萬美元資金要用在哪?
是交通服務卻又不只如此,WeMo、一卡通如何搶攻場景商機?
WeMo換LOGO、推訂閱制!瞄準共享運具霸主,執行長劉于遜射出哪3支箭?
不只共享機車!WeMo聯手傳統租車業,一個APP包辦二輪到四輪租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