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花蓮縱谷客庄逍遙遊》花蓮市

花蓮縣政府

發布於 02月22日10:08

路線一

城市「客」探索

「你係客人?!」,隨著時代的演變,在繁榮的大都會裡大家說著慣用的華語,彼此也不知道原來你也係客人。過去曾有許多客家鄉親投入鐵路的行列,在那禁說方言的年代,這群隱藏的客家人大家不說自己的母語,誰也不知道原來彼此都是客家人,也因此常有無意中的一句客家話即上演認親的戲碼。隨著時代的演進,繁榮的市區也湧進許多的客家族群。但根據史料記載早年一百年前即有客家先民在奇萊平原上居住。花蓮市國慶里為花蓮市相當重要的客家聚落,早年因為當地茄苳樹多,故又稱為「茄苳腳」。據說國慶里的阿公婆當年跟隨著吳光亮開山撫番來到此地,加禮宛事件後在此卸甲開墾;也有部分的阿公婆是在日本治臺初期翻山越嶺來到此地。現今國慶里的伯公廟、保民宮是當地相當重要的客家信仰。另外,美崙山腳下的三山國王廟,也是花蓮市區相當重要的客家信仰。

花蓮市

走訪花蓮市,探索客家人在此的足跡,根據花蓮市客家處民國110年(2021)調查,花蓮市目前全市人數約十萬人左右,但客家人口約三萬五千餘人。除了原有的客家祭祀文化外,客家美食也隨著族群的遷移而蓬勃發展,百里香廚房李師傅來自屏東萬巒,善用花蓮當地新鮮食材結合客家傳統元素,創造出一道又一道既傳統又創新的客家美食。有個流傳在客家人社群的玩笑話,過去尚未電腦連線的年代,返鄉買車票一定要說客家話。早年,有許多客家子弟透過鐵道部的招募進入鐵路局工作,在民國60年代政府推行禁說方言,大家說華語不說母語,但往往在返鄉購票時無心的一句客語,讓彼此感受到了莫名的親切感,無論如何一定要幫自己人生出一張有座位的車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在民國70年代裁撤後,再經歷文史團隊與花蓮縣文化局共同的搶救與整修,至今仍保持相當多當年的辦公廳舍與歷史文物。透過預約導覽方式,便能夠尋找當年隱藏在鐵路局裡的客家精神。建議您能以單車或機車的方式,漫遊在花蓮市區來場「城市尋客」巡禮。

保民宮

保民宮主祀五穀先帝,係日本時期自新北雙溪區墾民王老枝移居花蓮帶來。該廟曾有乩童開藥方,如今已成絕響。今為當地的信仰中心。

國慶里伯公廟

國慶里早年因當地有許多的茄冬樹,故稱「茄苳腳」,是花蓮市相當重要的客家庄。伯公廟超過八十餘年歷史,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早年,伯公廟為坐落於大葉欖仁樹下的一間小祠。1988年,因中山路拓寬重建始有今日樣貌。

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廟位於美崙山山腳下,起初張燕清於1936年自雲林縣大埤鄉迎奉神像回花蓮,最初奉祀於八螺山山腳李水宅,因極靈驗,信徒參拜不絕。該廟於1956年興建,隔年落成,管理委員會特地從西部雕刻三尊三山國王神像,並委請林連輝委員自雲林大埤鄉迎奉該三尊金身到此侍奉,正式定名「護國宮」。目前花蓮市公所定期也會在此舉辦「好客文化季」活動。

花蓮好客文化會館

花蓮市好客文化會館位於花蓮市公所後方,前身為臺北地方法院花蓮港支部職員宿舍,於1936年3月落成。2015年夏天進行整修工程,並在2018年開館。目前固定舉辦客家文化展覽,並結合在地資源,推出生活工作坊及客家相關課程。

百里香廚房

屏東潮州客家籍老闆李逸昀曾經歷北部知名大飯店大廚之歷練,多年前因照顧母親返鄉開設百里香廚房。擅長將花蓮各地當日新鮮食材融入傳統菜色並重新創新並研發出不一樣的客家美食。2020年11月還受邀參選吉安鄉公所舉辦之「耕山耕田好食味,吉安客味職人」活動。目前店內採套餐式餐點,每一道都能征服老饕的味蕾;另外也提供客製化無菜單料理,但因部份菜色需時間準備,故須三天前預約。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位於著名的東大門夜市旁。前身則為明治42 年9月設置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在那交通不便的年代,鐵道部花蓮出張所有東臺小交通部之稱。透過園區的各項展示及退役蒸汽老火車的成列,感受昔日客籍鐵道人員的辛苦與血淚史。

路線二

尋「客」鐵馬慢活在太平洋左岸

百年前的花蓮,客家先民、日本移民等不同族群自花蓮南濱舊港登岸展開人生的新旅程。走訪花蓮您也可以把腳

步放慢,騎著鐵馬悠閒在昔日臨港線鐵道之濱海自行車道上;也可穿梭在花蓮市巷弄中探尋客籍藝術家與廚師創意與保留客家元素的組合。昔日花蓮中學學生上下學搭乘的臨港線鐵道,原為日本時期為了方便貨物運輸而開設的鐵道,後為了服務美崙地區鄉親進城的便利性,於是也開啟了客運的服務,一直到民國70年代才終止了臨港線鐵道的運輸服務。如今成了最受花蓮鄉親喜愛的運動場所,騎乘單車或是走在鋪設柏油路面的舊鐵軌路基上。

花蓮市

徐徐微風、欣賞著太平洋美景,遙想百年前客家先民飄洋過海自家鄉來到花蓮港的生命故事。花蓮太平洋公園,大石堆疊的石砌踏石,這裡就是過去客家阿公婆抵花蓮時的南濱舊港,美崙溪口的和平紀念公園,緬懷過去花蓮客家阿公婆在228事件中犧牲奉獻爭取臺灣民主自由的感人、辛酸故事。

花蓮客家子弟創新的金工手作,您可以提前向工作室預約手作課程,讓此次的花蓮行也能帶回與在地的連結。花蓮市區的劉記碗粿,雖使用福佬人的「碗粿」名稱,但品嚐一口後即會發現這其實就是客家水粄的作法。延續阿公傳統作法,自壽豐鄉豐田地區北上花蓮市開店,就是想讓在都市的客家人及外地旅客可以品嚐到這傳統的客家好味道。

太平洋公園

(北濱段)

太平洋公園現今指的是昔日的南濱公園與北濱公園,北濱地名來自撒奇萊雅族拔便社之名稱。漢人至花蓮開墾時將拔便改為「北濱」。現今北濱公園休憩設施相當完善,沙灘排球、滑板、單車競技場等,已成為花蓮人喜愛的休憩空間。

花蓮和平廣場

花蓮和平廣場位於花蓮中山橋北側橋頭旁。為紀念1947年花蓮地區因二二八事件喪命的受害者,根據當時的資料顯示,受難者名單內也包含許多客家籍鄉親。2013年相關單位重新於曙光橋東側旁空地重新規劃「花蓮和平廣場」。

米崙驛

此地原為1939年所設置之車站,1952年改為「美崙站」。1982年走入歷史,直至2021年成為「濱海自行車道」,並在美崙站舊址處打造一座木造涼亭,供運動的遊客休息使用。

劉記碗粿

豐田劉記碗粿來自壽豐鄉豐山村,超過50年以上的歷史。為了想讓更多人品嚐阿公的好手藝,於是在花蓮市開設「豐田劉記碗粿」。2018年參加「台灣第一碗- 最強碗粿爭霸賽」獲得全國賽亞軍。「豐田劉記」的這碗鹹碗粿偏客家口味,是客家「水粄」的作法。除純手工鹹、甜碗粿外,還有粽子、滷肉飯、粄條、米苔目等各式傳統古早味米食。

翼想天開 (創意金工、DIY體驗)

楊凱竹為花蓮重要的客家籍藝術家,擁有豐富的參展經驗並受邀參加過多場文化創意活動,近年來致力於在花蓮教授金屬工藝並推廣金工結合花蓮玉石創作。使用簡單生活、以質樸素材與空間佈置,呈現異想天開的綜合創作。2020年還獲選「花蓮縣縱谷客家文化拓延計畫客家人物誌」之名單。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