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天才床墊」如何預防壓傷,還能提供長輩精準照護服務?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1年10月28日03:18 • 發布於 2021年10月28日03:09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鄧桂芬 圖/Pexels
「天才床墊」如何預防壓傷,還能提供長輩精準照護服務?
「天才床墊」如何預防壓傷,還能提供長輩精準照護服務?

許多人買一張好睡的床墊,是追求睡眠品質的提升。不過你知道嗎?世大智科(SEDA G-Tech)研發的安心臥照護系統,不只提供高齡者一張好睡的床墊,還能透過AI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同時提供精準的照護服務。這是怎麼辦到的?

《康健》2021高齡國際趨勢論壇「精準健康,活躍長壽」邀請的講者、元智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徐業良在演講時,特別提到這套「WhizPad安心臥照護系統」說明應用智慧科技能夠實現精準高齡照護,而且也能減輕照顧者負擔。

身兼《Gerontechnology》國際學刊總編輯的徐業良指出,高齡社會有一個3G顯學,分別為老人學(Gerontology)、老人醫學(Geriatrics)、和老人福祉科技(Gerontechnology)。

其中,老人福祉科技(Gerontechnology)是1991年第一次在歐洲國家被定義的詞彙,也就是廣泛應用智慧科技來輔助高齡者的生活支援與健康照護,範疇包含有:健康、住家、行動力、溝通、休閒及工作等。而所謂的智慧科技,則是大眾常聽到的大數據、人工智慧及物聯網。

(元智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徐業良是《康健》2021高齡國際趨勢論壇的講者之一。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天才床墊」使用特殊泡綿 臨床實證可防壓傷

「智慧科技產品用來實現精準照護,在國內已經有發展。」徐業良研究團隊和寢具大廠世大化成合作,2016年創辦新創公司世大智科,將20年來在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的研發能量落地,以進行智慧科技產品的開發。被徐業良稱為天才床墊的WhizPad,就是他的團隊在世大智科的得意之作。

「使用者的需求很簡單,床墊舒服好睡就好,但照顧者需要的是能幫助老人家預防壓瘡。」徐業良說,WhizPad的床墊是利用世大化成的溫感釋壓泡綿製作,不只舒適,也能預防久臥壓傷,而且這是有科學實證的。

亞東醫院就曾招募254名加護病房(ICU)的壓瘡高危險患者使用溫感釋壓泡綿,分為實驗組及控制組,追蹤病患直到出院或轉出ICU。歷經1年的試驗,發現實驗組的使用者壓傷發生率下降88%,並能延緩壓傷時間約1倍。

世大化成副總經理劉育瑋補充,溫感釋壓泡綿是使用隨溫度變化改變軟硬度的釋壓材質製成,可提供身體包覆與支撐,而且也防水、耐燃、耐污染和耐清潔,包括台大醫院、台北榮總、台中榮總等大型醫院的癌症病房、加護病房、高齡病房或手術房等都有採用。

(被徐業良稱為天才床墊的WhizPad,除了好睡舒服,臨床實證可預防久臥者壓傷。 圖片來源 / 徐業良提供)

提供離床警示與睡眠狀況 幫助醫院和機構精準照護

除了預防壓傷,最值得一提的是WhizPad能預防跌倒,這靠的是床墊滿滿的感應裝置,以及行動網路App整合介面來達成。當人從起身到離床,會有「坐床」、「床緣」、「離床」3階段,感應裝置就能連接到App提供3階段警示。

「這樣一來,護理師還沒進到病房,就能知道病人正準備下床、或已經下床了。」徐業良指出,跌倒占醫院通報事件的第二位(20.4%),特別是在上下床移位的時候,最常發生跌倒。透過離床警示,就能精準預防跌倒的發生。

(WhizPad有「坐床」、「床緣」、「離床」三階段警示,可提醒照護人員,預防老人跌倒。 圖片來源 / 徐業良提供)

不只是離床的提醒,臥床狀態也能透過AI機器學習來判讀。徐業良解釋,長照中心的住民長期住在機構中,除了離床提醒,照顧者也關心住民的長期睡眠狀況。因此,WhizPad可蒐集個別住民的臥床時間和睡眠時間,再透過大數據比對個人常模的差異,讓照護人員能關注每一位住民的睡眠狀況。

徐業良舉例,長輩如果行動自如,能獨自上下床,WhizPad會將之歸類為「自由型」;若是無法自己行動的人,因為會被定時移到輪椅上,則為「規律型」;只能臥床者則被歸類為「久臥型」;當長輩住院時,就會被歸為「離家型」。

「當住民的生活型態發生轉變,也代表生理條件的變化,此時就應有照護的介入。」徐業良分享,住在榮民之家的一位失智症王伯伯某次被WhizPad警示,每天臥床時間超過常模的3小時以上,讓照護人員開始有警覺心,帶王伯伯就醫發現是蜂窩性組織炎所致,還好經過治療後很快就恢復如常。

此外,也有南部照護機構分享,以前照服員都是問老人家:「阿嬤昨天晚上睡得好嗎?」自從有了WhizPad,改說:「阿嬤昨天晚上睡得不好喔!我們今天來做活動吧。」徐業良笑說,這2個例子都是WhizPad提供精準照護的意義所在。

(WhizPad可提供機構住民的睡眠狀況,利用科技幫助照顧者精準照護。 圖片來源 / 徐業良提供)

連結藍芽照護產品 子女遠端看得到長輩的生理數據

成熟的智慧科技產品常被醫院和長照機構採用,但徐業良說,其實產品進到居家、成為長者每天生活很自然的一部份,才更符合長者及照顧者的需求。只是很多人對「高科技產品」的既定印象是很貴,更別說買機器人照顧家中長輩。

「但家中其實有機器人的,最常見的就是掃地機器人,因為從價格到通路,廣為民眾接受,」徐業良說。

為了讓WhizPad打入居家市場,徐業良團隊利用窄頻物聯網(NB-IoT)技術,可讓床墊的感應器直接連結網路基地台,不需靠無線網路(Wi-fi)就能直接上網使用,不易受網路環境影響。另外依照護需求,可接收市售藍牙照護產品,例如血壓計、血糖計、血氧計、或額溫槍等資訊,建立健康監測專屬系統。

這樣一來,遠住他方的子女就能每天在手機App上,關心長輩有沒有睡好?今天血糖、血壓為什麼變高?而長輩也能感受到子女的關心。

徐業良笑說,他媽媽就是最大「受益者」。徐媽媽為了讓子女每天打電話關心自己,每天主動量測血壓、血糖,不必孩子催她。而他跟媽媽的話題,也不再僅限於天氣和吃飯。

(世大化成副總經理劉育瑋。 圖片來源 / 鄧桂芬攝)

科技是配角 長輩快樂用產品才是主要目的

徐業良說,科技產品不能只是一項產品,而是必須要以照顧者需求與行為來進行設計,才真的會有使用者。因為科技的溫度來自於人,當長輩能快樂的使用它,才是老人福祉科技的最終目的,「科技只是配角罷了。」

劉育瑋表示,世大化成是泡綿代工起家,將泡綿運用於各式寢具和坐墊,只是過去侷限做睡眠產品,沒有特別拓展到長照領域。但台灣的高齡少子化趨勢使長照成為關注焦點,從科技來加值照護服務,逐漸變成公司的重點開發項目。

不過,想讓產品普及化,劉育瑋坦言,公司也得想著如何提供不同規格的產品設計,讓消費者有付得起的價格,或以產品租賃模式代替買斷,讓民眾仍能感受科技帶來的好處和便利性,提升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如果照顧者想要購買智慧科技產品照顧老人家,但在「產品使用價值」與「口袋夠不夠深」兩者之間搖擺不定時,徐業良提醒要注意以下3件事,並自我詢問,以避免產品買回家後不會用、不常用、不想用,最後擺在角落生灰塵,錢也白花了。

1.這是你熟悉的科技產品嗎?

2.你會需要長期使用這項產品嗎?

3.廠商有沒有提供售後服務,並幫助你理解產品的重要性?

(隨高齡少子化社會來臨,傳統泡綿大廠世大化成也決定轉型,從睡眠著手,以科技來加值照護服務。圖為可做呼吸偵測的照護床墊。 圖片來源 / 鄧桂芬攝)

延伸閱讀:

長輩在家跌倒,如何將傷害減到最小?

日本高齡學者飯島勝矢倡健康長壽3要素  「人際互動」預防衰弱不可忽視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