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正月二十天穿日,花蓮縣府客家事務處16日擴大慶祝,除了傳統祭祀儀式,還有客家藝文表演、女媧彩繪賽等,要鄉親「有做無做,尞到天穿過」,此外還設計客家百姓牆,讓民眾遊戲中不忘本,活動相當熱鬧。
「行三獻禮,拜。」
由官員擔任主祭,獻上傳統三獻禮敬天,16日在花蓮客家文化園區,舉行的天穿日祈福活動,聚集縣內9個客屬分會,超過上千位民眾參加,表示沿襲客庄農曆正月二十後,才要開始忙碌的尞天穿文化。
花蓮客家鄉親 黃信龍:「現在才要開始耕作,種花生、插秧就是現在才開始,(天穿日後)沒錯。」
花蓮縣長 徐榛蔚:「(活動啟用)我們從客語培訓,還有客語主持選拔出來的主持人。」
一整日的天穿日活動,除了有精采客家藝文表演,現場還布置一面客家百姓牆,根據姓氏找堂號,讓民眾覺得有趣。
民眾 周小姐:「(有)心啊!知道客家人(堂號)就是要了解啊,有那種很親切那樣啊!對不對!」
天穿日來自於女媧補天的傳說,到了現代更賦予環保永續概念,藉多元活動讓下一代能認識客家傳統。
小朋友:「有一天,天破了,(女媧)她就拿石頭去補天。」
家長 郭小姐:「(特別去)找一些影片給他們看,讓他們更了解什麼是天穿日。」
花蓮縣府客家事務處強調,今年除了持續推客語環境,還會特別加強青年參與客家事務,積極活化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