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加學生對表演藝術的認識,臺灣音樂館與實踐大學合作舉辦「解說式音樂會」,用演出搭配講解的趣味呈現,打破表演廳的莊重感,用輕鬆的方式,帶學生了解劇場如何運作及音樂曲目的創作背景,培養學生在藝術領域的涵養及興趣。
「先生,你要吃嗎?先生,這裡是音樂廳,有爆米花嗎?先生,我們音樂廳裡面,禁止飲食喔!」
舞台上兩位演員扮演著,在劇場裡欣賞演出的觀眾,兩人在場內,一下吃著東西、一下大聲說話。
「先生,小姐,我們音樂廳裡面,禁止大聲喧嘩喔!」
劇場工作人員看了趕緊上前勸導,用戲劇演出的方式,來傳達劇場注意事項,臺灣音樂館與實踐大學合作推出解說式音樂會,用不同的形式帶學生認識劇場。
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 楊東樵:「高中生在學習表演藝術課綱的時候,就是僅只在課本上面,那能到現場來的機會不多,找到這一個場地,給高中生一起來看,實際上看燈光的感覺,那個視野是不一樣的。」
將音樂的時代背景、故事,用戲劇呈現,帶著學生進入到音樂情境,也進一步認識到,臺灣不同時期的本土音樂。
實踐大學音樂學系系主任 宋正宏:「如果他們只是聽聲音,或是聽他們,可能不是很熟悉的語言,不管是台語也好,客家話也好的時候的話,他們可能沒有,那麼大的共鳴的可能性,音樂跟視覺上,兩個東西的氛圍的相加,才能在藝術上得到最大的感動。」
臺灣音樂館館主任 賴世哲:「比較輕鬆的,比較深入淺出的方式,一個解說式的音樂會,可以讓孩子們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之下,來認識臺灣的音樂家,來聆聽臺灣的樂曲,並且對,希望能夠讓孩子們,對於臺灣的音樂,或者劇場的表演藝術產生興趣。」
學生實際進入劇場,跳脫課本的知識,轉化為一場文化體驗,欣賞音樂也增進藝術涵養。